塑料瓶建大楼 剩菜捏碗 烟蒂做空气净化器 太牛了!

Pinterest优选 0

居里带大家看看一组餐具,这可不是普通的餐具,至于其中的玄机,居里先卖个关子,请往下看。

 

 

你绝对想不到,这一组餐具的原材料,其实是你每天都在丢的垃圾:食物残渣。

 

没错,就是你每天吃剩下的果皮、海鲜壳、骨头。



制作这些餐具的人,他的名字叫:荒木宏介。

 

刚才放出的图片,是他2013的毕业作品《剩食器皿》。

 





聊荒木宏介之前,我们得先聊聊这所学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这家学校很傲娇,只招收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这种招收方式全球只此一家。 不光如此,它家的学费也很傲娇,两年100万。


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个顶个的牛X,乔纳森·艾维(苹果首席设计师)、克里斯托弗·贝利(巴宝莉前创意总监)、詹姆斯·戴森(这位就不必说了吧)。

 
詹姆斯·戴森

荒木宏介当年读的,就是这所学校。 在一次作业中,教授布置了一个设计作业:以“活着”为主题,做一系列的设计。 这个主题,挺发散,也挺虚无的,大概搞艺术的都这样吧,荒木宏介也被难住了。 有一天,荒木在做饭时,望着那些厨余垃圾,他的脑内就像过了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整个脑袋。
 

那些被他丢了的厨余垃圾,不就是“活脱脱的生命体”么? 荒木的生活变了,以前,他出入皇家艺术学院,现在,他出入当地的菜市场,有时候还喜欢盯着家里的垃圾桶,一看就是大半天。 


和垃圾对视两年,荒木悟道了,达到了看垃圾不是垃圾的境界。 他把对垃圾的研究,变成了自己的毕业专题《剩食器皿》。 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

首先,荒木将剩菜烧成木炭,这样才能更好地再利用和创造。 


然后,他把搜集到的骨头、筋腱,放在一起熬啊熬,就熬煮出一锅粘合剂。 最后,把烧成炭的剩菜和熬出的粘合剂混合,捏出石器的造型。 看起来简单的几步,造就了一个个简洁又实用的餐具。
 

《剩食器皿》后,荒木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在探寻垃圾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随后推出的《Anima》系列和《Anima - memorial service》系列里,加入了Urushi(日本漆)。
 

这些曾经被抛弃的所谓的“垃圾”,在荒木的手中,散发出沉稳高级的质感。
 


在中国,有个人也在默默地进行“垃圾再利用”。 黄谦智,台北人,一个不得了的学霸。
 

哈佛大学建筑博士,同时是中国台北东海大学、交大大学的教授,26岁就进大学教书,28岁开始创业。 从大学开始,黄谦智就一直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深耕。 他的创业内容,自然是与环保有关,简单来说,就是普及可回收垃圾的再使用。 


很难懂? 其实不难,居里带你看一个他曾经做过的作品,你就明白了。 这个作品,堪称惊世骇俗。 在台北,有一栋名叫环生方舟的建筑,远看平平无奇。
  环生方舟远景

 近看你会发现它的玄妙,它的外部全是由150多万个废弃塑料瓶建成,这些瓶子是向市民募捐得来。
 

瓶子间的搭建,没有用一滴粘合剂(因为不环保),而是用了中国古老的建筑技术孔明锁,就是用卡榫把瓶子扣在一起。 

接在一起的瓶子很坚固,几个壮汉都踩不塌

在防火、防水方面,环生方舟完全符合全球的建筑法规。 在黄谦智的计划中,这栋环生方舟最多可使用一年,但它却在人来人往的注视下,傲立了8年。


路透社、《纽约时报》、BBC为之兴奋和欣喜,《国家地理》还帮黄谦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纽约时报》对黄谦智的报道 他的办公室,是一个由垃圾组成的世界,桌子、椅子、灯都是垃圾回收再造。 从毕业到现在,黄谦智的环保之路,一直就没停过。 


他和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造出了使用太阳能的“环生零耗机”,能对垃圾进行艺术化的处理。 把垃圾扔进去,等几十分钟就能得到一块块设计感强的六边形砖。
 
用星巴克杯子压出的砖

黄谦智的事业和人生,已经和垃圾密不可分。 这些椅子,是用衣服纤维做的,
 

这个空气净化器,竟然是用烟蒂做的,
 

这面装饰墙,用的是纸壳和塑料瓶。 


他的作品,遍布全球。 5500个汽水罐、2000个宝特瓶,50000片CD和DVD,打造了上海这家极具现代感的耐克旗舰店。
 

垒叠塑料瓶,将之变成了曼谷机场旁边的转运站。
 

丝线和塑料瓶的缠绕,成就了这个前卫的装置艺术,靓绝米兰。 



黄谦智对垃圾情有独钟,他曾说过:“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它们一样可以很性感”。 

 

垃圾,已经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 有数据统计,一年有100亿吨垃圾被产出,请注意,这只是一年的产量哦。

 

并不是所有的垃圾都能回收利用,很多垃圾都会被填埋到地下或者深海中。 那有一天,地球上没有土地,没有深海可以填埋垃圾的时候,该怎么办?

 

而且,这种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慢慢浮现。 有太多太多的水源因为我们的垃圾而变坏,有太多太多的动物死于我们所扔的垃圾。



所以,当居里看到像荒木宏介、黄谦智这样的设计师时,真的觉得很庆幸。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只在做一件事:赋予垃圾另一种可能。

在全球,也有人像他们一样,正尝试着把垃圾变废为宝。

来自香港的KaCaMa工作室,就制作了一款用磨碎的塑料瓶盖碎片当填充物的凳子。



瑞典艺术家Nicklas Hultman喜欢捡厨房和街上的垃圾,把它们拼接成一件件  艺术品



这是葡萄牙的织物艺术家Vanessa Barragão 用工业废弃纱线,编制的大型地毯。



 

这些人正在用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去发掘垃圾更多的用处。

垃圾的使用时间被拉长,废弃的数量就在慢慢减少。

 

这样的理念和设计一旦被接受,真的会应了那句歌词: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哦对了,以后千万别骂你恨的人是垃圾了,因为垃圾可值钱多了。

 

图片丨网络、微博@黄谦智_Art撰文、编辑丨比安卡

END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195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