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2㎡豪宅走红 竟还有水疗房和私人影院?(组图)

借宿 0

那个卖苹果手机的公司也开始跨界拍摄纪录片了,事实上Apple TV+一直都是苹果生态中的重要部分。这次他们以家为主题,寻找拍摄了世界上9个完全不一样的家。之前看过很多「家」的改造类节目,而苹果镜头下的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在香港的家Tiny home

作为科技界的大佬,苹果在全球拥有数不清的「果粉」,但如果你认为苹果只是个卖电子产品的,那你可能是个假粉丝。

在今年新出长达5小时的广告片里,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和电影级画质让观众直呼「爽翻天」。

没看够?没关系,紧接着苹果就正式预定了首部纪录片剧集《HOME》,用苹果的视角记录下了9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家!



这档由Apple TV+制作的新系列纪录片,讲述了世界上9个不同地方的屋主,根据自己的需求,打造出了最有趣的住宅。

但里面却并不是纯粹讲住宅,每个建筑都述说着主人的故事,或温馨,或宏伟,或感人。

原来在每个人的心里,「家」的定义,真的不同。







对巴厘岛的Elora来说,「家」是独一无二且环保健康的。

而她打造的一栋栋天马行空的竹屋,就给予了她最大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而对于瑞典的Anders一家来说,「家」在寒冷天气里也能感受地中海气候的温暖。

父亲一手为全家人打造的温室自然屋把大自然邀请进了家里。

孩子们伸手可摘葡萄的快乐和妻子看见花儿绽放的笑颜就是「家」最大的意义。





9集里面有不同的冷暖人生。

但点开这部豆瓣8.9分纪录片短评,发现大家更称赞的还是香港的「国产变形屋」。

整个空间只有32平米,却被房子的主人玩出了豪宅品质,咖啡室,观景台,水疗室,私人影院甚至连休闲吊床都应有尽有。



在中国香港,那里有数不清的高楼和霓虹,曾经也是很多人逐梦的地方。

虽然香港有11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只有23%的土地得到了利用,730万人口都生活和工作在那23%里。

于是,这造就了许多人眼里的「家」,是那座拥挤城市里难得的方寸。



这一集的主人公叫张智强,从小在香港生活、读书、长大,是一个地道的香港人,也是一个典型的香港建筑设计师。

从小被香港的建筑影响,香港就是他看向世界的窗口,那些错综的高楼和矮房长久以来滋养着他的想象力。

他和香港的许多人一样,家很小,在拥挤的民楼里,只有32平米是属于他的。



可这难得的32平米里,藏着他对家的所有想象。

人们总是以几个房间来定义「家」,这样的方式未免太过局限,在他眼里,家是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可以随意变换。

所以他的家里做到了每一平米都充分利用,充分变动,最后呈现的这个家,也成为了他不断更迭后的最好作品。



他的家就像一把瑞士军刀,可以随意变换形状,好像永远探索不完还有没有什么新的可能。

整体运用的金属和玻璃材质,让整个房间变得大于实际面积,又凸显了质感。

虽然现在看起来十分的整洁和富有科技感,但其实,张智强已经在这个小公寓里生活了44年了。



1976年,张智强的父母带着孩子们搬到了这个公寓。

那个时候,他们并不是房主,只是个租客。



32平米的地方被分出了三个卧室1个厨房和1个洗手间,以及一个很小的客厅。

三个卧室里,父母住一间,三个妹妹住一间,剩下的一间父母出租给了一个外人补贴家用。

那时的张智强只能在每天等所有人都睡了之后,才能把客厅的折叠沙发放下来当作床睡。



到了张智强大学的最后一年,母亲终于提议把公寓买下来,三十年前这套小公寓只需要35万港币。

直到买下这栋老公寓,这才成为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张智强从建筑学院毕业之后,开始了对这所公寓的改造。



早期的张智强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在最早公寓1.0版本中,他把所有书本、CD、收藏物都放在书架上,再用白布遮住。



但在那个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有了对家里可移动家具的概念了,打开的部分不同,所用到的功能不同。

最初版本里,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只留下了空旷的一面,色调未完全统一,格局也显得单调过度。

连友人来他的家里,都直接说:「张智强,你这不像家,简直像个病房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房子也在不断的改动,直到2007年,房子终于迎来了大变身。

某一天张智强出差回家,发现公寓里马桶漏水了,因为是用海水来冲厕所,导致整个公寓都变得非常恶心。

整个房间都被毁了,但张智强反而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给房子全面改造了。



从头开始改造意味着他要重新构思,在香港如何把空间最大化利用是每个香港人的必修课。

他看着那些摊贩,每天在一平米的空间里进行大量的活动,清早摆摊,晚上收摊,心想:「摊位可以,家难道就不可以吗?」

看着他们每天不停的改变,张智强决定让「改变」成为家的主题。





最后的改造花了一年的时间,最终的效果也是张智强最满意的。

这栋拥挤的大楼,外面的人完全想不到里面竟然这样的别有洞天。

走进他的家,会发现仿佛到了一个太空舱,因为香港的天气炎热,金属的触感能让人在夏天更加凉快,阳光照射进来也会更加温暖。



进门后的左侧是一面巨大的光碟墙,上面摆放了三千张光碟,并且可以随时移动。

最初这面墙是有轮子的,后来他发现轮子会在地板上留下痕迹,就索性全部吊在了顶上。

也正是因为要吊在顶上,所以上方需要很多条轨道,为了美观,把顶做成了镜子,地面用了花岗岩板,把轨道藏进上方玻璃里。





右侧的书架摆台也是可以移动,它可以是一张两米长的办公桌,也可以拉出来做一张双用餐桌。

金属座椅一样隐藏在桌子下方,不用的时候它是墙面,用时它就拥有储物空间的椅子。

书桌旁不起眼的墙移开之后竟然变成了双面全身镜的衣帽间。





因为从小的体验,让他觉得床不必占用固定空间,于是他把床也隐藏了起来,白天整个空间都非常干净。

还可以邀请朋友来家里聚会,收起来的床架和放下的书架秒变私家酒廊。



做饭时刻,就把电视墙后移,拉下木板,拥挤的过道里面变身宽敞的厨房。

所有用具和冰箱家电等都被有序的藏在一个个金属门板后。



没有工作的空闲之余,还可以打开窗户躺在吊椅里看书。

摇摇晃晃的享受黄昏的余光。



太阳下山后,他最享受的时光终于来到,放下巨幕,播放一部喜欢的片子。

或是邀请好友一起边喝酒边看电影,享受私家影院时刻。



光碟墙的后面,拉开就成了宽敞的家族水疗馆。

与置物台的距离也是可以随意控制,想泡多久都可以。



在他的家里,布局方式仿佛真的是无限的,按照他目前的排列方式,就做出来了十种布局模型。

每每有朋友来到,他就拿出模型跟朋友讲解,别人顿时就能恍然大悟。

但大家最后的反应都是一样:「天呐,你也太会玩了。」



在他眼里,奢华并不是看家里有多大,而是在于家里的细节,对家里的利用,只要做好,家也能小而美。

每个人对家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有时候会发现,你想要的那种生活并不是取决于金钱,而是在于你的选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0634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