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宽航班限制 对美国让步?别急,读完!(组图)

美国之音/环球网 0

收到美国禁飞令计划 中国紧急放宽对外国航班的限制




在美国政府以中国违反两国航空协议为由宣布计划禁止中国航空公司飞往美国后的几个小时,中国改变了之前坚拒美国提出恢复美中航线业务的要求,同意放宽对外国航空公司飞行中国的限制。中国当局态度急速转弯非常罕见,中国网民称之为欺软怕硬。

星期三,美国特朗普政府表示,美国计划从6月16日开始禁止中国客机飞航美国,因为中国政府实际上禁止了美国商业航班恢复两国之间的客运服务,而中国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两国在1980年达成的协议。该协议的宗旨是确保有关规则在两国平等地适用于所有的国内和国际航班。

在美国政府做出上述宣布之后几个小时,中国主管外国航班飞航中国事务的中国民用航空局发表通知称,“可适度增加部分具备条件国家的航班增幅”,“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民航局2020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同时失效。”

中国网民对中国当局态度的变化发出嘲笑说,“不打脸就傲慢,被打脸就软缩”。中国当局过去几个月来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境外输入为理由严格限制入境航班数,导致主要是留学生的几十万滞留海外的中国人无法返回自己的国家,并导致强烈的民怨。

美国政府放话要完全禁止中国民航飞航美国的理由是,中国当局3月26做出规定,外国航空公司依据那个月早些时候的飞行安排每个星期只能有一个航班飞中国。由于当时美国飞航中国的三个航空公司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都停止了飞行中国的航班,因此,中国当局实际上就完全禁止了美国航空公司班机飞行中国,但中国的航空公司班机还是可以飞美国。

自坚持声言不会继续容忍中国肆意耍赖坑害美国的特朗普总统就任以来,美国行政当局在跟中国打交道和进行贸易交涉时越来越强调对等。以中国政府不遵守先前的协议禁止美国航班飞航中国为理由拒绝让中国航班飞航美国继续享受协议的好处是特朗普政府的最新采取的对等措施。

一位中国网民以讽刺的口吻评论中国当局面对美国强硬回应迅速撤退的局面说,“最滑稽的是,美帝放出(狠话)不到二十四小时,种花国人就直接受益了。人类有史以来力道最强的化肥,隔着太平洋都有奇效。腻害。美帝腻害,种花国也腻害。到底哪边更腻害还是天问。”

中国网络舆论管制当局迅速删除了中国网民的这些评论。

环球网:中国公布国际航班新政是对美国让步了?别急,读完

美国的航空公司终于被允许飞中国了。

6月3日,特朗普高调宣称,如果中国还不对美国航司开放,就要禁止中国的航班飞往美国。

就在10来个小时后,中国民航局宣布了新的措施。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有条件地适度放宽外国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线航班限制:从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选择一个具备接收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一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这意味着美国的航空公司都可以结束目前与中国之间零航班的状态。



美国的极限施压奏效了?但是不是有点来得太快反而感觉不真实?

中国连地摊都开放了,航线逐步放开是早晚的事。

至于面对美国的政治压力,实际上民航局巧妙地把球踢到了美国一边。

1

民航局的这个宣布还真是备受关注。

因为就在这一重要调整宣布之前10来个小时,美国刚刚对中国举起大棒——如果中国不让美国航空公司恢复中美航线,美国就要从本月16日开始禁止中国航班飞往美国。



拜托,美国航空公司没有被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完全是因为它们自己在2月份率先切断了飞往中国的航线啊。

而现在美国作为全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它的航班飞哪里都不会比执飞国内航线更危险。相比之下,中国又是疫情控制、复工复产推进得最稳妥的国家,数量庞大的海外留学生和华人群体有回国的客观需求,眼看着这么大块肥肉却吃不着,美国的航空公司心里有点苦。

甚至有美国学者威胁,美国应该组成一个国际联盟向中国施压,如果中国不听话,那中国航空公司也别想进入世界其他主要国家。

不久之后,民航局就调整了政策。

时间上确实有点巧合,对不对?

纽约时报在报道标题中直抒胸臆:中国让步了。



也有个别网友冷嘲热讽,是不是要靠美帝施压,留学生才能回家。

在下结论之前,有两件事需要先搞清楚。

第一,这是对特朗普政府要求的回答吗?

这实在不像是为了满足特朗普的要求而连夜赶制出来的。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此前就表示,在保持中国国内对境外输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会考虑适当增加航班。

此外,今天的《通知》写得很明确,民航局、外交部、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移民局等部门要为控制境外输入共同建立专班机制。

也就是说,这不是民航局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多部门统筹规划的结果。

总的来说,今天公布的新规并没有突破“五个一”规定,它更像是“五个一”的灵活运用,既考虑到恢复社会经济活动的要求,在疫情防控上也丝毫没有松懈。它与中国推动复工复产的稳健节奏是相一致的。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也颇有深意。

赵立坚在4日的发布会上说,本来双方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中方也已经宣布了有关政策调整,希望美方不要为双方解决问题制造障碍。

言下之意,很清楚了。

第二,这次调整满足了美国的要求吗?

没有。

关键就在于,民航局为放宽限制还设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奖励和熔断机制——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旅客人数连续3周为零的,可增加到每周2趟航班;而阳性旅客如果超过一定数字,则将在相应时间内暂停航班。



根据这一规定,美国航空公司最多每周可以增加到2趟航班,

而这与美国航空公司“恢复每天往来航班”的要求相去甚远。美国“福布斯”网站在今天的一篇文章中说,美国运营商没有受到歧视,但他们要求的接入权限比目前任何国家都要多。

叨姐倒是觉得,美国方面与其想方设法压中国给更多“权利”,不如分点心思在国内抗疫上。如果刚复航就熔断,也怪不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航局走出了一招妙棋:你来可以,但你得先做好疫情防控。

2

国际航班“新政”一出,缓解了不少人对海外留学生回国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据教育部门4月初公布的信息,我国海外留学人员总人数160万,尚在国外的约有142万。在美国的有41万,加拿大23万,英国约22万人,德国、法国约11万,其中不少国家疫情仍然严重。

随着海外疫情加剧和回国航班减少,回国机票的价格暴涨的情况时有发生,原来几千块的直飞机票,现在可能要几万甚至十几万,而且一票难求。



困境不止于此。随着五六月份毕业季到来,签证有效期和房屋租赁合同到期,使不少今年毕业且打算回国发展的留学生,面临“回国”的硬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回国,还将面临合法身份丧失的问题。

另外,疫情严重时期,尤其后来外防输入形势严峻时期,国内也有些人对这个时候让大量留学生等海外人员回国,是否会导致疫情二次暴发感到担忧。

这些都让一些留学生及其国内家属感到沮丧。

即便困难重重,我国外交、教育、民航部门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对留学生等有回国需求的海外人员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比如在3月29日实施“五个一”政策的基础上,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受保障能力的城市,安排临时航班,协助海外公民回国。



在国内机场防疫处置严重超负荷、隔离酒店等可调配资源都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尚且想方设法为海外人员回国提供帮助,那么在国内防控压力相对减轻、防疫处置能力更强的现在,我们就更有解决这个难题了。

虽然欧美一些国家疫情仍然严峻,但我们国内已经基本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入境人员检疫流程,所有乘机抵达人员都能在全封闭流程中完成隔离观察和医疗,而且连隔离期的生活服务配套也趋于完善。

客观而言,我们也已具备了更好的接纳海外人员回国的能力。这无疑也是今天航空“行政”调整的背景之一。

3

3月29日开始实施“五个一”政策,同期安排临时航班协助海外公民回国,再到今天的国际航班“新政”,民航局在疫情期间的每次政策出台,都引起广泛关注。

原因何在?

首先一点,就是前面说的,国际航班通航与否和频次,直接关系留学生等海外人员回国的便利程度以及成本等问题。这是疫情暴发以来在国内一直备受关注的议题。

其次,经济层面的影响也较大。

数据显示,两三年内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航空市场。美欧等大型航空公司的不少盈利航线都集中在中国。

疫情期间,航空业所受冲击严重。中国减少或增开航线,直接关系航空公司的成本、盈利甚至生存状况。

而且,国际航班数量又关系着中国与外部交流的频次和密度,背后反映的是经济和贸易沟通频率和恢复程度。



还有,就是对于航权的关注。

在国际法中,航权被视为一种国家权力。这也是美国威胁暂停所有中国航空公司赴美航班的主要借口。

但美国运用这项权力的出发点,是如何对自己国内政治有利,是如何对维持本国航空公司收益有利,根本没把是否有利于抗疫、尤其国际抗疫大局纳入考虑。

而我们在制定抗疫期间各项政策时,首要的考虑是人的健康和安全。有效控制国际航班数量、缓慢有序恢复国际航班频次,不只是保护本国,也是为了保护其他国家。

把经济放在人命前头,是美国抗疫不力的根源之一。现在,它还想把这个已被证明失败的理念,借着航权等问题向外“推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时候推出国际航班“新政”?

很简单,到时候了。

在稳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力促复工复产,已经成为国内疫情形势逆转后的主要议题。

3月份以来,从上海迪士尼乐园部分恢复营业,苹果、宜家等在华店面渐次恢复营业,到湖北等诸多省市逐渐降低风险级别,鼓励居民消费各项措施相继出台,再到宏观经济层面刺激投资和鼓励外资来华等的政策投放,恢复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努力,一直都在稳步推进。



在此背景下,虽然国外一些国家疫情还在持续,但在可控情况下适当增加国际航班,也成了配合和促进国内复工复产的当然之举。

况且,在这次航空“新政”出台前,我们已先后与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试行了“快捷通道”或“绿色通道”。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条件下,那些国家航空公司可以申请执飞中国。

这个经验,到目前为止被证明是现实和可行的。

换句话说,中国是在国际疫情依然严峻的艰苦条件下,摸索着拿出了一个有序和适当恢复国际航空往来的可行性方案,兼顾了自身和国际社会对严控疫情和恢复经济的双重考量。

图片均来自网络

美国之音:特朗普的中国留学生禁令褒贬不一




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某些一流理工科院校毕业生的签证禁令,引发美中科技与教育界的热议。各方人士对白宫的这项政令和两位国会参议员推出的《安全校园法案》褒贬不一。

特朗普总统5月29日发表文告说,美国将禁止与中国军方有牵连的中国公民持学生和学者签证,进入美国大学攻读研究生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

这份文告说:“中国利用多数是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部分中国学生,以非传统的方式获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因此,在美进行本科以上学习或从事本科以上研究、过去或现在又与中国军方有牵连的中国学生或研究人员,都很可能被中国政府利用或招募,这特别引人关切。”

媒体早些时候援引匿名美国官员的话报道说,所谓“与中国军方有直接联系”的中国高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七所高校过去曾经长期隶属国防和兵器工业部门,素有“国防七子”的说法。

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积极获取美国敏感的科技与知识产权,部分目的是为了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和军事能力,“对美国的长期经济活力和美国人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关注美中关系发展的学者和分析人士表示,这显示美国越来越多的的政客认为,美国对中国学生开放大学校园的政策,正在帮助中国培养最优秀的科学家;这些人学成回到中国使得中国更具有竞争力。

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对美国之音说,美国的许多政客相信,美国正在“养虎为患”,美国大学不应该帮助北京与华盛顿竞争。戴博认为,这种观点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这些专业门类的中国留学生,毕业之后回到中国会把学到的专业知识贡献给中国军方,这将伤害美国的利益。

“其实很多北航、南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学生,与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是毫无关系的。当然,其中可能有些人是军人或者有军人的使命;目前特朗普行政命令可能会影响到3千到4千在美留学生,”戴博说。

支持特朗普总统行政命令的人士对美国之音说,特朗普行政当局考虑限制来自具有军方背景大学的中国学生来美国大学攻读研究生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是经过审慎考虑和权衡的”;因为北京威胁动用军事力量,胁迫它国和以武力解决分歧的做法,破坏了全球的安全与稳定。

曾担任五角大楼负责中国事务高级官员的唐安竹(Drew Thompson)说:“中国利用军力威胁其邻国,任何国家都不应帮助中国军队提升其能力。 在中国放弃对台湾及其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使用武力之前,欧洲和亚洲国家也应限制向中国军事组织(包括其大学)转让技术。”唐安竹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的访问研究员。

熟悉美中教育交流的人士对美国之音说,许多美国人不知道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科学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的程度”。

白伊丽(Elizabeth Bowditch)曾在美国国防部设在加州蒙特利的国防语言学院担任“文化意识”教官。白伊丽表示,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国公民获得F或J签证来美国大学攻读研究生,这项政策削弱了美国东道主大学进行尖端研究的能力。

“美国大学校园里,担任研究生研究助理的人,不成比例的都是国际学生,其中许多都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其结果是,美国将不再能够从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的贡献中获益,这将是科学、创新和研究的巨大损失,”她说。

不过,五角大楼前中国事务官员唐安竹认为,特朗普总统文告宣布6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政策,不会对美国大学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与仍有资格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总数相比,受影响的学生人数非常少”。

中国一位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表示,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强烈反对特朗普政府目前的这项做法。他认为,特朗普总统刚刚宣布的这个行政命令,不是一个理智的做法,甚至违反了自己所称的“让美国更伟大”的理念,是“非常短视和没有战略眼光”的行为。

这位要求匿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材料物理学家对美国之音说:“我本人与很多本专业领域的美国学者有接触和交流,也在美国大学做过访问教授。美国同行们经常对我说,美国许多知名大学的中国学生和学者都为他们的学科和大学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这位中国科学家认为,美中科技、教育交流不仅为美中两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对世界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也是美国一直提倡的。“特朗普总统不应该忘记,美国的科技领先历史上受益于二战时期德国、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科学家移民美国后的贡献,”他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调查数字显示,截止2017年,在美国高校获得理工科(STEM)博士学位的外国人,有72%的人获得学位10年后,仍然留在美国。所有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多达90%的人选择了留在美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文告,指责北京利用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的部分中国学生,以非传统的方式获取美国的知识产权。他说:“在美进行本科以上学习或从事本科以上研究、过去或现在又与中国军方有牵连的中国学生或研究人员都很可能被中国政府利用或招募,特别引人关切。”

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主任亨利·赫茨菲尔德(Henry Hertzfeld)对美国之音表示,虽然不能代表其他人发言,但是美国大学和教授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担忧,而且也意识到这些是很重要的担忧。

赫茨菲尔德告诉美国之音,自己与中国高等学校的交流和接触,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我们在研讨会上所交流和接触的内容,都是与政策和法律相关的,并不是技术性的交流;目的也只是试图与我们在其它国家的同行们接触,以便能够达成一些更好的共识。 ”

熟悉美中学术交流的中国科学家和大学教授告诉美国之音,特朗普总统此次发布的对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和科研人们的签证禁令,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是更加具体和“精准”地针对了具有军方背景高校的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美中两国根据当时达成的签证互惠安排,自2014年11月11日起开始向对方国家公民颁发10年多次入境签证。特朗普总统2016年11月当选后不久,美国开始收紧对中国公民签证的政策。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家徐珝教授,对美国之音讲述了自己的美国签证经历。他曾经持有多年多次入境美国的访问签证,2017年8月计划再次来美国时签证过期,便向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续签,希望按照政策能够得到10年有效、可以多次入境的访问签证。

“签证官在问过我的专业背景后,要求我补充申请材料,主要就是要我提交近期发表的科研论文。我按照要求提交了论文等补充材料,等待了几天之后通知去取签证。签证是给了,但不是10年签证,只给了1年有效期,” 这位上海交大的教授说。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19年11月1日的一份报告说,2017-2018 学年美国共有超过100万持学生签证的外国学生,在全美国各高等学校注册入学。其中将近一半(497,413人) 在科技、工程与数学(STEM)等学科就读。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研究报告,为国会参众两院议员提供立法辩论需要的数字和咨询支持。

在特朗普总统发布文告禁止军方背景中国留学生来美读研的稍早,美国国会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 R-Arkansas) 和玛莎·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 R-Tennessee),5 月 27 日联合推出了《安全校园法案》(SECURE CAMPUS Act),法案将禁止所有欲在美国“ STEM” 领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公民获得来美签证。

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表示,这两位参议员的议案,禁止所有中国人来美国攻读科技、数学、工程(STEM)领域研究生。“这个法案的偏见太大,是有害于美国的”。

“我们必须分辨,对中国留学生的怀疑,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他们全都是间谍,这太过分了,而且没有证据。他们只是拿出了议案,但是没有拿出证据给我们,”戴博说。

设在德克萨斯州的阿比林基督大学课程设计总监方柏林(Berlin Fang)也对美国之音表示,即使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项法案如果获得通过,也会对美国造成伤害。“因为大多数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从而促进美国的竞争力。许多美国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可能会对此提出抗议”。

方柏林说:“应该注意的是,许多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是自费,而不是中国政府赞助的。这种一刀切的方法会使他们受到很大伤害。”

另一方面,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9年11月18日公布的报告,中国连续第十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地,2018-2019年度中国在美国的本科生、研究生、非学位生和参加毕业后实践培训(OPT)的总人数是36万9548人。

熟悉美中高等教育交流的人士说,如果两位国会参议员推出的《安全校园法案》得以通过,不仅对美国科技人才竞争力造成伤害,而且还会给许多严重依赖国际学生学费的美国院校造成财政损失和困难。

曾参与过美中教育交流项目、并曾担任美国国防部“文化意识”教员的白伊丽说,二线和三线学校,特别是公立大学,依靠支付学费的国际学生来维持经费。目前,中国公民在这些学校的本科生中占有突出地位。

“虽然他们不受这一新政策的影响,因为该政策只适用于研究生;但许多人可能会决定去他们感到更受欢迎的国家学习,”她说。

美国之音联系国际教育协会,希望提供特朗普总统文告和两位参议员的《安全校园法案》,可能会对美中教育交流造成冲击程度的评估,该协会婉拒了美国之音的请求。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成立于1919年,与美国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合作、并代表美国在世界各国推展教育交流项目。

国际教育协会2019年11月发布的《2019开门办学报告》(2019 Open Doors Report)说:“国际学生占美国高等教育总人口的5.5%。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4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5%。”

美国之音电邮美国国务院,希望国务院对特朗普总统行政命令对美中教育交流的影响,以及美中教育交流政策如何调整做进一步说明。国务院教育与文化事务局一位新闻官回复说:“您的这些问题,应该去问白宫。”

特朗普总统的文告6月1日起生效。特朗普责成国务卿根据相关立法,决定是否吊销目前持相应签证、并符合文告限制范围且已在美国的中国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的签证。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2026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