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美国出必杀 华为可能会输 但中国一定赢!(组图)

悲了伤的白犀牛 0

近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陡然加速,最新的"芯片禁令",成为了华为不可承受之重。可能是因为前期的存货已经耗尽,也可能是此次的管制规则破坏力实在太强,华为方面的表现失去了以前的"云淡风轻",不再淡定地说"不受影响"、"无需延期",而是被迫承认,"我们的业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国商务部出台的"规则修改"仅仅是针对华为一家企业,这美国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道德和法制的面具,也放弃了无意义的周旋,开始真刀真枪地开干了。针对一家私营企业,一个超级大国接连利用外交、行政、立法等一系列手段进行打压,这是史无前例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应该是很难善了了。和很多分析师认为"双方的对抗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同,我认为美国政府与华为之间的这场压迫与反压迫斗争很快就会走向结局,有一个了断。

然而有一个问题是公共的:美国到最后会杀死华为吗?

我认为:会!

01

如果美国持续当前的压制力度,被迫与全球科技体系脱轨的华为,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会迅速失去竞争力,而对于一个科技企业而言,失去创新力、失去竞争力无异于死亡。

观点很悲观,但这就是事实,因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分工的谎言下过了太久好日子了,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安然无恙地独立生存下去,其实不光中国企业,全球大部分企业同样如此,只恨我们对全球化分工的警惕来得太晚,还没来得及形成自己的"核威胁"。

华为会倒下。

但,这就是结局吗?我认为远远不是。

华为再牛逼,一年收入也不过千亿美元,而且利润率极低,赚的不过是产业链中下游的辛苦钱,美国绝对不是眼红华为的这点利益,也不是忌惮其发展壮大,华为在中国是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但放在美国的那群科技巨头中比较,也不过尔尔。

美国的目标并不是华为,美国真正的目标是正在试图弯道超车的中国科技体系,以及背后的生产体系。华为只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一个桥头堡,打掉这个桥头堡,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今天的情形跟当年鸦片战争的开始有几分类似:1839年林则除在虎门销烟,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并承诺不要再贩卖,英国人把中国人的禁烟行动看成侵犯私人财产,觉得不可容忍,于是,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出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的机动舰队从印度出发到达中国海面,远征军封锁广州等处的海口,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但并未真正发起进攻。英国人当时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跟今天美国人想的大抵相同,都想着通过"封锁"、"限制"等手段逼迫对手投降。

02

那接下来,今天的事件会怎么演变呢?会跟当年鸦片战争那样,英国船舰沿长江长驱直入,把满清政府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吗?

在今天的事件中,国内科技体系和经济体系将受到多大的影响,甚至,中国大国崛起的进程会否就此改变?

或许,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美国这次突然发难的原因。在去年4月,英国不顾美国的警告,决定使用华为的设备来建设5G网络,此事引发了美国政府高层人士的一场大辩论:美国为什么没有一家能够与华为竞争的公司?

这场辩论似乎让美国政府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过去,美国的政治家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如何修复美国有形的基础设施,而忽视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而等到5G时代来临,才发现后者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时,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不光是5G,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区块链、高能物理等诸多领域走在了前面。

当时在美国国内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

『美国公民:"我们为什么在这个领域里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

美国政客:"因为他们偷了我们的先进技术,我对此确定无疑!"

美国公民:"可是如果中国人的技术是从我们这里偷走的,为什么我们没有同样水平的技术呢?"

美国政客:"呃……我才不管呢!我要吃双层芝士汉堡!" 』

这个段子揭示了一个真相,美国政客常常把"中国正在偷窃、转移我们的高新技术"挂在嘴上,但事实是中国人不可能拿走美国人自己也没有的技术。

当时有美国公知对美国政客进行了讽刺——"如果美国公司有了一项先进技术,那是因为美国人脑子聪明、有创造力;可是如果一家中国公司有了比美国更先进的技术,那一定是中国人从美国偷走了那些技术……这套逻辑太有意思了。"

慢慢的,在种种不愿意接受的事实面前,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随着中国扭转人才流失的趋势,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科技竞赛将更加激烈,美国要采取行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企业习惯于把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已降低成本、获取更高利润,这直接造成美国制造能力的缺失,远离技术一线,没有人看到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没有人愿意为其投资。

而那些对技术饥渴的国家捡起了美国认为落伍的技术,并充分利用市场、政策的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把那些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今天的华为、今天的中国。

03

回到上面的问题,国内科技行业在这次风波中将受到多大的冲击?或者直接点,中国科技行业会被美国压制得一蹶不振吗?我认为不会。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遵循一个"道",道法自然,已经形成的趋势很难因为一些别的干扰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以5G为例,要建立一个完成的5G发展体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不光是技术层面,还有人员层面,生态链层面,美国过去曾经为了一时的利润增长把技术交了出去,如今要追上已经很难了,当今美国国内已经找不到一家同类公司与华为在5G上平等竞争,而在中国,一整套产业链都已经齐备,包括软的东西(技术、标准),硬的东西(工厂、员工、原材料),中国已经具备所有这些条件了,哪怕华为倒下了,人还在、技术还在、知识还在、供应链还在,只要稍加引导,下一个华为可能很快就能崛起。

美国政府如今正在做的,就是试图把已经持续30年的技术空心化局面扭转过来,他有可能做成这件事,不过其难度就像让一辆处于巡航速度的坦克突然调转方向,这最大的可能就是造成翻车。这场角逐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了。

今天,最聪明的美国人都进入了对冲基金公司,用所学到的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理论去研究股价波动,他们以为金融仍然是操纵世界的唯一杠杆。"当美国把精力都放在金融工程上的时候,中国等国家却在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技术。"这是一条美国民众的评论。

04

那当下之际,国内的科技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当下的风波,或说危机?

从此事件中,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国内科技行业清楚地认识到"所谓的全球化分工是有前提、有条件的",经济服从于政治,当政治产生分歧,经济全球化就失去了基础。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存在与美国一样的问题,美国是主动将低端的生产制造环节转移给我们以节省人工成本,而我们是将高端的研发、设计环节依赖于西方国家以节省研发成本,比如撇除华为这个"异类",我们过去在芯片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少,我们繁荣兴旺的智能手机制造业都是建立在购买高通芯片的基础上。因此,及时认识到这个真相对中国科技行业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认识到这个真相后,我们不是要去放弃社会化分工,相反,我们更应该去加强社会化分工,前提是在同一意识形态下。在特殊时期,我认为国内产业链应该摒弃过去的过度竞争的意识,而建立起良好的竞合关系,因为美国的目标不是华为,而是中国,华为倒下了,美国很快又将瞄准下一个打击对象,逐个击破。



国内科技行业需要做的是尽快摸清自己的"家底",无论是已经成型的成熟产品,还是技术方案,或是实验室产品原型,我觉得我们需要尽快"攒齐"一套相对完整的科技体系,包括硬件方面的关键零部件,软件方式的应用/系统,还有以我为主的知识体系,比如,能否成立我们自己的IEEE,等等。

以上所谈并不是要闭关锁国、独自发展,而是建立我们融入世界的底气,用一句流行语说"我们要有掀桌子的能力,也要有不掀桌子的修养"。中国有14亿人口,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只要我们沉得住气,脚踏实地,按照自己的方向把产品做好,把市场做好,没有人能把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关上。

05

更关键的一点是,美国并非铁板一块!我们最大的助力来自于这句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天,美国政府以强大的科技实力(也许还包括武力实力)逼迫其他国家的企业一起放弃中国市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失道"行为。

美国当前在全球的IT制造产业链中,其实并不占主导权,它也不可能搞定大部分的技术,比如,在台积电的芯片制造工艺中,美国技术的含量不到10%;荷兰ASML生产的光刻机中,只有光源是美国的。但美国凭借着一贯的霸权主义和所谓的长臂管辖,硬生生要求这些企业都必须放弃中国市场,这些非美国企业的内心,愿意吗?

今天的中国是23%的半导体最终消费国,50%的手机品牌持有国,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甚至这种优势还在持续扩大。试想,欧洲、日本、韩国的企业会甘心放弃这个巨大的市场吗?别说国外企业呢,就算是美国国内的科技巨头都不愿意放弃啊。

所以,可以预料,在巨大的市场的诱惑下,欧洲日韩的企业肯定是想尽各种办法绕开美国技术去寻求与中国合作,到时候很可能会形成两套技术体系,一套是"中欧日韩台",一套是"美欧日韩台",至于那一套会发展壮大?这归根结底还是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较量。

美国政府与华为之间的这场压迫与反压迫斗争很快就会走向结局,但中美之间的对于全球科技体系领导权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8298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