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后疫情时代”,回不去的全球观光大进化

转角说 0



病毒重创全球观光旅游,即便未来疫情趋缓,原本习以为常的旅行模式可能也难重返。图为以色列航空。 图/美联社

「好想出去玩...但还能去哪裡?」病毒重创全球观光旅游,即便未来疫情趋缓,原本习以为常的旅行模式可能也难重返。欧盟在13日呼吁会员国「逐步开放国境」并採取防疫配套措施,期望最快今年夏天能适度恢复旅游。但是疫情持续多个月,虽然许多国家逐渐解封、恢复经济,但不只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的有效疫苗尚未问世,各个产业对未来前景多数仍十分悲观——距离完全复甦,恐怕还需要耗费数年、甚至无法全然恢复。

近期有欧美国家提出了「免疫护照」(Immunity Passport)的概念,拟推行「拥有病毒抗体者」的通行护照,作为自由旅行通关、甚至工作健康证明;不过实务上仍还有许多窒碍难行的地方。观光产业陷入一片衰退、裁员的浪潮之下,全球正试图找寻新方向。在这波疫情中,旅游观光业到底面临多大的生存危机?国际间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全球的旅客们,在未来将会迎来何种全新样貌的旅行模式?

▌无法踏上旅程的「孤独星球」:全球旅游业有多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预估,疫情过后全球的国际旅客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恐会减少三分之一,从14亿人降到10亿人,但在各国的解封进度不一,以及第二波疫情再次袭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之下,这样的估计或许已是乐观。

若以航空业为例,国际航空电讯集团(SITA)的报告则残酷指出,截至4月,全球航班数量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80%,欧洲更大砍了90%以上;全球超过9成人口,都处于因疫情而无法自由旅行的限制状态。旅客、航班的大量减少,直接冲击了整个观光产业链。



图为因为疫情旅游大减班,停靠在阿拉巴马的美国DELTA航空飞机。 图/路透社

5月,德国的大型跨国旅游集团Tui宣布:将删减公司8,000个职位——相当于集团员工总数的15%——以减少成本。Tui表示,按照目前观光业的衰退走向,未来恐难以恢复到原先的规模,即便疫情结束,删减的人事职位也可能不会再重新开放招募。

除了航空业,有「背包客圣经」之称的老牌旅游杂志《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也因为疫情与产业冲击,陷入经营困境。成立于1973年的《孤独星球》,过去撑过911、大萧条等旅游业的衰退潮,但其实在疫情之前就已因为网路时代崛起,类似的旅游资讯搜索平台遍地开花、竞争激烈,已有衰退之势。武汉肺炎疫情的正面痛击,又让经营遭遇重挫。

4月时,《孤独星球》宣布将关闭起家大本营墨尔本,以及伦敦的大部分业务营运。「对于孤独星球大家庭来说,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艰难的一天。」总经理皮卡德(Piers Pickard)当时如此表示。虽然往后仍会持续出版,但在未来旅游产业的不确定性下,《孤独星球》能否再度过眼前难关,仍充满未知数。



除了航空业,有「背包客圣经」之称的老牌旅游杂志《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也因为疫情与产业冲击,陷入经营困境。图为疫情期间法国戴高乐机场的商品贩售区:旅客专用防护装备。 图/路透社

▌旅游解封怎麽解?「旅行泡泡」与「免疫护照」

对于生计收入大量减少的观光旅游业者来说,能尽快恢复旅行与贸易往来,是当前最为关切的重要目标。目前,国际间多数国家也都已经针对「旅行解封」进入了下一阶段的讨论。

5月初,纽西兰与澳洲两国总理透过视讯会议,共同商议推出了「旅行泡泡」计画,希望让疫情控制得宜、政治与民间关係又紧密的两国,近期能为民众免去出入境隔离等旅行限制,在两国之间建立如同被泡泡安全包覆的疫情快速通关「旅行区」。此外,从两国点对点的航班开放为起点,希望能逐步扩大到邻近区域中,疫情控制良好的国家。

类似的旅行解封概念,也出现在欧盟的讨论之中。13日,欧盟向会员国呼吁尽快商讨「开放国境」的政策,视各国的状况循序渐进地扩大开放范围,让欧洲今年的夏日假期能如期展开。欧盟的提议虽获得旅游业者的肯定,但因不具强制约束力,仍须视会员国的合作协调而定,逐步开放之后要如何避免第二波疫情爆发?如何预防感染者入境?种种现防疫的细节考量,也成为各国头痛的现实问题。



5月初,纽西兰与澳洲两国总理透过视讯会议,共同商议推出了「旅行泡泡」计画,在两国之间建立如同被泡泡安全包覆的疫情快速通关「旅行区」。图为纽西兰的机场,实施防疫社交距离的座位安排,有打绿勾的位置才能做。 图/美联社

比如:智利、德国及美国等国家,日前就都提出了「免疫护照」的概念,让经检测、确认其体内「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民众,获得「通行许可证」,即可复工甚至自由旅行。

儘管这仍是不尽完善的概念,但相关说法却已立刻受到WHO及权威医学杂志《刺胳针》反驳,认为依照目前的医疗进度,除了无法确认出现抗体者是否会二度感染,现在也尚未开发出有效疫苗,若仅依靠检测即开放通行,可能会让各国的第二波疫情再起。加上许多国家的检疫能量有限,无法让人民普遍接受检测,有疑似症状、实际上未受感染但无法接受检测者,是否也会被视为「染疫患者」?同时,藉由护照区分肺炎患者,是否会导致「疾病歧视」问题?「免疫护照」的实施,可能让原先社会上就因疫情而产生的对立,从种族进而到阶级——谁拥有检测资格?是否会出现富者优先的问题?——等变得更加複杂,或是将出现新的冲突模式,为修复中的国家内部带来更大打击。

若以中国现行已经推行的「数位绿码」为参考,官方得以掌握人民的健康状况、途经地点等,让旅行自由笼罩在监视的阴影之下,就牵扯了「老大哥正在看你」的隐私权争议。WHO建议,若要採取类似方式,应该在疫情受到控制、「有效疫苗开发出来后」,进入某些特定地区出示「接种疫苗证明书」,藉此保护其国家人民的安全。



智利、德国及美国等国家,日前就都提出了「免疫护照」的概念,让经检测、确认其体内「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民众,获得「通行许可证」,即可复工甚至自由旅行。 图/路透社

▌航空业的「新常态」

铜板飞行俱乐部(Dollar Flight Club)依照过去影响航空业的近代国际重大事件——比如:911、2008年大萧条——预测,之后航空业可能会出现大型公司整合、廉价航空被吞併,并且减少航班数量,这也代表着票价可能相对会提升,搭飞机变得更为昂贵。但在疫情过后的短期之内,航空业者也可能为了先刺激消费者回流,因此採取「先降后升」的机票票价策略。到2021年为止,票价相较2019年可能降低35%,随着消费者信心重建,到了2025年票价则会回弹上升27%。

除了票价起伏外,在国际航空电讯集团提出的〈新常态报告〉中,也分析了疫情后搭乘飞机的新样貌。不仅是体温检测等将成为基本检查,病毒大流行也将加速航空业「数位化」,从领取机票、过海关到上飞机后,整个飞行旅行可能变得与其他人「零接触化」,以减少病毒传染的可能。

像是以「人脸辨识系统」来确认身分,取代过往领机票、过海关使用的自助触控萤幕机台;登机后,机组人员不再提供指引座位的服务,且不得使用机上娱乐设备、上厕所禁止排队,所有的食物跟饮料需要另外包装,送餐流程简化甚至取消,来降低机组人员与乘客的近距离接触。许多航空业者——像瑞安航空(Ryan Air)——日前公布恢复航班时程表的同时,就推出了自己的「新常态」政策,强调会增加机舱的清洁与消毒频率,期望能让消费者信心更快速回流。



病毒大流行也将加速航空业「数位化」,从领取机票、过海关到上飞机后,整个飞行旅行可能变得与其他人「零接触化」,以减少病毒传染的可能。图为迦纳的机场进行旅客防疫检测。 图/路透社

▌奢侈旅行与背包客穷游的两极化

疫情期间,国际出现数起邮轮大规模感染事件。拥有鑽石公主号与至尊公主号的「公主邮轮」集团,除了在4月已经取消阿拉斯加的邮轮旅行,5月更进一步取消欧洲、跨大西洋等大部分的夏季航线。但微妙的是,其他的大型豪华邮轮公司,却也预计从6月~8月开始陆续恢复航班,或是透过延长票券的有效时间、兑换未来航班等方式重启产业运作。

北欧旅游与SPA研究所NIT的市场研究人员更表示,根据业界消息,「2021年的游轮旅程几乎全数订满」。与大众当前想像这有所落差的是,邮轮旅游爱好者对于该观光产业,未来的防疫安全执行能力,似乎颇有信心。但豪华邮轮的复甦,也可能透露了未来旅行更加两极化的趋势。

除了疫情过后,势必需要加强防疫设备,以安定高端消费者信心的奢侈邮轮,成为上层阶级偏好的旅游方式,也可能出现更具规模的「私人包机」、「度假村全包」等旅游方式;但相较之下,因为疫情冲击经济、失业率提升,许多一般民众不只取消疫情之前原先预定的行程,未来可能更难以负荷国际旅游价格,以国内与邻近区域为核心的公路旅行、背包客等,则可一般大众考虑的旅游方式。



疫情期间,国际出现数起邮轮大规模感染事件。拥有鑽石公主号与至尊公主号的「公主邮轮」集团,除了在4月已经取消阿拉斯加的邮轮旅行,5月更进一步取消欧洲、跨大西洋等大部分的夏季航线。图为染疫的至尊公主号。 图/美联社



图为至尊公主号上的游客。 图/美联社

▌世界越乱心则慢?在地深度、放慢环保的未来旅行

Tui集团的CEO 尤森(Fritz Joussen)预言,未来将会出现「陆上旅行的复兴」;Tui 将因应此未来趋势, 提供更多「在地化」的旅游方案。尤森也乐观表示,人们仍然对度假非常感兴趣,虽然今年旅游产业的消费人潮,因为疫情较晚出现,但在未来逐渐开放后,民众累积的旅行热忱,也将会维持得更久。现在集团的中国分公司已展开国内旅行、航班的业务,未来等欧陆逐步解封并开放国境,再将同样的营业模式运用在欧洲的消费者身上。

不仅是「陆上旅行」复兴,在疫情的影响下,也让过去旅游业对环境、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出现了转机。

从澳洲野火、威尼斯岛下沉倒数...等震撼国际的极端气候灾难,让气候变迁在过去近年成为了全球高度关注的社会运动议题。在「瑞典气候少女」葛莉塔(Greta Thunberg)的登高一呼之下,全球许多青少年更纷纷站上街头,展开跨国的大规模游行,愤怒质疑政府、企业採取的环保政策。



Tui集团的CEO乔森(Fritz Joussen)预言,未来将会出现「陆上旅行的复兴」;现在集团的中国分公司已展开国内旅行、航班的业务。中国今年五一连假虽遇疫情,但仍有游客前往万裡长城观光。 图/路透社

根据2018年一项研究表明,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佔全球总量的8%,其中航空飞行佔最大份额。葛莉塔也因此提出了「搭机可耻」(Flight Shaming)的行动,呼吁人们尽量改搭乘相对排放量更低的运输工具——像是船隻、火车等——进而减少对地球的伤害。

即便气候变迁的讨论热度,因为武汉肺炎爆发相对减弱,但由于疫情让人们减少外出、交通需求降低,过往的各种污染问题也似乎暂时得到缓解。在疫情过后,改变过去以搭乘飞机为优先考量的国际旅游模式,考虑对环境更友善的「绿色旅行」、或是深度在地化的旅游模式,也可能成为人们的旅行倾向。

虽然多数国家的生活、经济已在恢复当中,但全球疫情发展仍未获得全面控制,即便「开放国境」、「解除旅游封锁」对遭受打击的观光产业而言,是当前极为关键的决策方向,各国仍需谨慎地防范第二波疫情再起,并在大流行过后,迎接全球观光重生下的转变与进化。



图为日本京都,因为疫情的缘故游客大量减少;但此前京都长久以来,也饱受旅游观光负荷压力太大的问题。 图/欧新社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5/17/9465243.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