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后浪》的槽点不是一点两点,是一桶(视频)

三寸日光 0






“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 哔哩哔哩青年宣言片《后浪》




既然你点开了本文,说明你多半已看过这个叫作《后浪》的短​​​视频​​​——它是B站借“五四青年节”之名,献给1.3亿B站年轻人(用户)的“情书”,在这个“五一”假期获得了现象级的传播,成功“出圈”。

它的台词写得很煽情,找了台词功力一流的“老戏骨”何冰来朗诵,成功赚足眼泪和感动、点赞和转发。

但是,任何事情都应看两面。不否认它有聪明之处,但同时,它的槽点,也不是一点两点,是一桶。

就来,吐吐槽吧。

PS. 鉴于现在写文章很容易被炮轰“片面”、“不全面”,我感觉有必要特别交代下:我不是没看到《后浪》的优点哦,我只是此处省略了一万字——考虑到大家在朋友圈、在各种群里已经看到很多表扬的话,我就说点暂时还没看到别人说的吧。


1

先看这段:

“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这段话显然是有逻辑问题的。

“后浪”有的这些好处,“前浪”不也都有吗?所以,有什么好特别“羡慕”的呢?若“前浪”愿意,也同样可以尽享这一切文明成果啊!(当然,归根结底,学习本身,还是一件有阶级门槛的事儿,这需要另一篇文章来说了。)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显然不是独属于年轻人的事儿,也用不着放在这里“被羡慕”。

难不成,我40岁了,就不能再学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甚至看个电影、旅个行,都不能够了?

暗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儿,这是不好的。

我们应该鼓励的学习态度,应该是我们古人的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暗示看电影、旅行是年轻人才干的事儿,也是不好的。

我爸妈70多岁了,现在每年都要出去旅行好几趟。(当然,今年可能会受点影响。)我要是跟他们说,你们年纪大了,快别出去旅行了,我猜他们一准要骂我不孝顺。

2

“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还好,脚本没有写“所有人”,不然槽点更大。

可即便是用了“很多人”,也依然有“理想化”以及夸大之嫌。

事实上,能够从小就自由探索自己兴趣的,并不是大多数人。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下,面对应试压力、竞争压力,大部分孩子都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自由探索个人兴趣。他们的父母,也往往跟着疲于应付。

根据一份发布于2017年的《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显示:

我国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长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日本的3.7倍,韩国的4.8倍。并且,这份数据还指出,有91.2%的家长有过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其中每天陪写的家长高达78%。

如果自由探索自己兴趣的时间和机会都并不多,又何来“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不惑之年”,我想,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大可能。因为,它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我的很多读者,二三十岁年纪,还经常跟我说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目标是什么。

有点年纪阅历的人,大凡都会同意:人要抵达真正的不惑之境,哪怕是明白自己真正的喜好,没有足够的知识、经历、足够的反省思辨能力,是不可能的。知识的积累,价值观的确立,阅历的获得,唯有时间才能真正赋予。

3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在今天真被打破了吗?还是说,在年轻人中,壁垒就被打破了?

如果有些社会学常识,就会知道:人,不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首先就很难打破阶层壁垒。

从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不会和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人,穿同样的裤子,听同样的歌。

就好像,“快手”的世界和“知乎”的世界,几乎是两个平行世界。

而只凭相同的爱好——比如当下无数年轻人都喜欢的职业,“网红”,也是“干不了杯”的。

不说别的,“快手”上的“网红”和“知乎”上的网红,大概就是“苹果”和“香蕉”的差别了。

这两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估计这辈子也没什么“干杯”的可能性。

不要说“快手”上的年轻人,就不是年轻人。如果“后浪”是以年龄来界别的,他们也是“后浪”。

所以,再来看看这句话——“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就会明白,社会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了“选择权”。

无疑,时代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别说现在的“后浪”,就是我们70末这代人开始,也有了比前辈多得多的选择权,我们深感庆幸。

但是,我们也仍要看到,依然还有为数众多的年轻人,还游荡在“快手”上靠比谁更能吃面条、喝啤酒以及各种奇葩事来谋得关注。

我们也仍然还有数百万农村孩子,并没有选择不做留守儿童的权利。根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697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4.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首先,以上说的几个“变成”里,有哪一个是和“专业态度”有关的吗?

在这里,我就不去争论是否有必要把学术的、经典的、传统的,都变成大众的、流行的、现代的,我只想说:

这几个“变成”,和专业态度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世界观”的问题。

这套世界观首先认为,有必要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其次,即便这几个“变成”在一些人看来都是必要且必须的,那么,在这么做的,能这么做的,也并不都是年轻人。

这个“赞歌”,不适合只唱给“后浪”听。

5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

讲真,看到这句话,我不是特别get到点。没太看懂。

但我记得2019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54%的“95后”想当网红,这也是广大“00后”最向往的职业。

为什么想做“网红”呢?因为有名气,收入高。收入为什么高呢?主要是靠“带货/卖货”。直播这两年的红火,又让很多网红们纷纷开始在往“导购主播”转型。

这当然也是一种“事业”,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当如此高比例的年轻人都在梦想走进直播间当一个“明星级sales”时,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硬核实力的建设。说到底,你见过哪个国家是靠丰产sales强盛的呢?

6

“更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这,简直堪称无原则的年轻崇拜了。

一个人是否能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和年龄并无关,而和ta的三观、思维方式、思考能力,甚至是情绪控制的能力有关;

除个体因素之外,也和一个社会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度有关、以及,和这个社会整体体现出的“讨论习惯”有关。

年轻,并不必然就是把一切错误挡在外的“护身符”。

我们最近已经发生太多价值观撕裂的事情,看看微博就知道,不乏满口粗话,以谩骂代替讨论的年轻人。他们当然不代表全部,但是势强口众,不可小觑。

就在“1.3亿年轻人使用的”B站上,我随便打开几个不同类别的​​​视频​​​,也会看到各种粗俗弹幕。

比如骂女诗人余秀华的,“真的是脑瘫哦”,“你看你那个熊样子”,“废物有什么资格说中国男人”。

比如骂美国亚裔女演员Awkwafina的(她刚拿下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大奖),“驼背”、“卖菜的”、“辣眼睛”、“爷吐了”……

比如骂方方的,“老巫婆”、“老妖婆”、“长得就贼眉鼠眼的”、“狗东西”……还有更恶劣的我就不例举了。

甚至,骂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某情感博主的:“你懂个屁”,“真特么的放屁”,“给爷爬”,“小姐姐会拉粑粑”……









好吧,不用再举例了。因为不胜枚举。

人当然可以“表达自我”,提出批评意见,但是,有教养的人不会以这种人身攻击的粗鲁方式;有思考习惯的人,会以讨论的方式,摆出观点、放出证据。

这些,不是中老年人才会犯的错误,青年人同样会犯。它,值得一个社会里所有人的警惕。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尊卑与职别。

7

“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就这短短一段话里,槽点也不是“一点两点”。

首先,“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这是我最要反驳的一句话,因为,它包含着赤裸裸的年龄歧视。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它特有的美,并不是只有青春的肉体才最美。每一种美,都不可被替代,更不该被强行排序。

不是只有50过的刘嘉玲才可以比20岁时美,是我们这个社会“女人四十豆腐渣”的年龄歧视文化,让很多人心里觉得“40岁的女人就成了渣”;是“老了没用了”这样的民间流行说法,让很多老人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再发光。

看看我们社会里存在的年龄歧视吧,相亲市场里,女生三十以上就被称为“剩女”,绝大部分女性35岁、男性40岁以上,再想跳槽换个好工作,大抵都会被嫌弃年龄大。

在一个很多男人女人都纷纷恐慌衰老,担心被时代抛弃的环境里,我们难道不更该抵制年龄歧视,而去倡导更包容、更自信的年龄文化吗?

中年人的阅历、经验、智识值得被社会尊重和奖赏,老年人的人生智慧也应该被看见、被尊重。

年轻不是绝对正义。赞美年轻,也并不必以“踩低”的方式去“拉高”。赞美“后浪”,不需要与“前浪”对立来立论。

至于说,从“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强行推导出“这个世界会因此而更喜欢中国”,是既缺乏逻辑,也缺乏常识。

世界会因为什么更喜欢中国?

我认为不外乎两个基本点:态度上对世界友善;“实用性”上,能为世界创造价值。

友善、为世界创造价值,这是特属于年轻人的两个特点吗?显然不是。

此外,年轻人,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哪个国家都有,按照这个“年轻=美=喜欢”的逻辑,岂不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同样招“世界”喜欢?

如果光靠“年轻人”就可以让世界更喜欢中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那就鼓励大家都生孩子好了。

8

“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说到小说,写词儿的这位大约是没看过比如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然,ta可能会说,这是外国的小说,外国青年的烦恼,不是我中国青年的烦恼,尤其不能代表我今日中国青年的烦恼。

说到电影,写词儿的这位可能也没看过世界电影史上为数众多的经典“青春片”——这个类型片,大体有几个共同关键词:残酷、迷惘与疼痛——当然,ta可能也会说,这些“忧伤迷茫”的青春片都是国外的,只有外国青年才迷惘忧伤呢。

我们中国从今往后的青春片,将“不再是”,“而是”。

想到这一点,我的小手心直冒汗呐。

这套说辞,不止是让文艺创作者不要再拍“青春之忧伤迷惘”,还在暗示青年小伙伴们:你们以后可不许再“忧伤迷惘”了哦,也不许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哦……

哎,写到这儿,我突然好同情这些“后浪”啊,就因为这么一个充满商业营销味的​​​视频​​​,突然间就连忧伤迷茫都不再OK了呢……

好吧,原谅我想象力的确不够,若果真按照这个逻辑演进,我是很难想象出“不再忧伤迷茫”的青年人,会有怎样的未来。大约是,“无所畏惧”吧。

还好,常识告诉我们,青年人的忧伤迷茫不会停,一如他们的激情、冲动,也不会停。

9

最后再简单唠叨几句。

我并不反对在“五四青年节”时热烈的赞美青春,呼吁关爱青年,我只是觉得,不必用如此“前后浪”对立/对照的方式,客观上制造出一种“踩低拉高”的尴尬。

在我们赞美或者贬低某一个人、某些事情时,也不宜极端化、绝对化。多元多面的看待世界,比单一化、片面化地“压缩”世界,更值得鼓励和提倡。

尤其,在五四青年节这样的日子。

这是我为什么要在这一片赞美声中,坚持泼这瓢冷水的原因。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468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