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个世纪的蘑菇,怎么突然就毒死了17个人?(组图)

SME科技故事 0



气温回暖,雨水增多,又到了野蘑菇放肆生长的季节。前人用血泪经验告诉我们颜色鲜艳的蘑菇往往有毒,但是外表朴素的蘑菇就可以放心食用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少外表“老实”的蘑菇其实很“要命”,比如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这个在北美被称为“天使之翼”(Angel Wings)的蘑菇。

就像这个外号所描述的,这种光滑洁白的扇形蘑菇就像落在腐木上的花瓣,美丽、脆弱。它们看起来很精致,特别是在日落时分迎着斜斜的夕阳时。



“天使之翼”蘑菇

对于“采蘑菇的老司机”来说,它们无比神圣,就像从天国降临,因而有了“天使之翼”的外号。它的学名为贝形圆孢侧耳(Pleurocybella porrigens),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森林的针叶树等腐木上。

这人畜无害的外表,又有如此高端的外号加成,同属于侧耳科的可食用平菇无论是外形还是名字都无法与之相比。

而且相对于平菇,“天使之翼”又薄又脆,这也难怪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天使之翼”都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美味。尤其在日本,这种蘑菇十分受欢迎,当地称其为sugihiratake(スギヒラタケ)。



长期以来它们与人类的胃很和平地相处着,然而它形象的崩塌也十分突然,这与发生在日本的两起神秘的食物中毒事件有关。

第一起事件发生在2004年9月和10月,有多达55个人因为食用了这种蘑菇导致食物中毒,涉及了日本的9个县。其中17人在6周后死于急性脑病变,这是一种以大脑病变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死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且大多数都曾患有肝脏或肾脏疾病。这是唯一一起由“天使之翼”蘑菇主导的大型食物中毒事件。

第二起事件发生在2009年,当时一名曾接受血液透析的65岁男子在食用了这种蘑菇后,同样死于急性脑病变。

这两起事件的发生使得“天使之翼”的可食用性受到了质疑,安安心心吃了几百年的蘑菇,怎么说有毒就有毒了呢?

于是乎食用“天使之翼”倒有了玩俄罗斯轮盘赌(Russian roulette)的感觉。所谓俄罗斯轮盘赌,简单来说就是在左轮手枪的六个弹槽中放入一颗或多颗子弹,参与者轮流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头,以性命为赌局。这像极了“天使之翼”的“凭运气中毒”。



俄罗斯轮盘赌

当然我们不提倡迷信,但是目前在它身上仍存在诸多谜团。人们还无法完全确定为什么它会影响患有肾脏疾病的老年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只在2004年发生了大型死亡事件。

日本静冈大学的研究人员河岸洋和(Hirokazu Kawagishi)表示,这种蘑菇通常要在水里煮一分钟左右才能吃。它非常美味,而且在食物中毒事件之前,他每年都吃这种蘑菇。

有趣的是,中毒事件发生后,尽管日本卫生部发出了警告,在日本及美国的一些地方,仍有很多人喜欢吃这种蘑菇。

也许你会疑惑,烹饪蘑菇的时候不应该将这些毒素消灭了吗?事实上真菌毒素通常不会被高温破坏。当然是有例外的,比如属于牛肝菌的见手青,其毒素可以经煮沸后高温分解。



见手青


由太田(Ota)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将他们在日本东北和北部地区采集的蘑菇提取物分别在90°C及100℃的条件下持续30分钟,接着以1毫克/克的剂量注射在实验小鼠身上。

结果表明注射的10只老鼠中有7只在24小时内死亡。这些老鼠被怀疑死于红细胞损伤和肾衰竭引起的休克。而在加热至100℃的提取物中未见毒性作用。

不同于一般的真菌性食物中毒,“天使之翼”对人类的影响直到13到39天才会被注意到,这极长的潜伏期也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通常在食用蘑菇后的13到18天,患者开始出现亚急性震颤、四肢无力,然后出现意识障碍和癫痫症状,并伴有高烧。发病后3-8天,大脑图像显示其大脑皮层有明显的弥漫性病变,而患者通常在癫痫发作后10天死亡。

自2004年以来,日本已经进行了许多次尝试来阐明“天使之翼”中毒素的作用机理。目前已确定的潜在病原体包括维生素D类似物、脂肪酸和糖类。

2011年脇本 (Wakimoto)所率的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凝集素和几种细胞毒性氨基酸,包括6种新型氨基酸。而这6种氨基酸都起源于一种高活性的氨基酸前体,被称为Pleurocybellaziridine,这种特殊的氨基酸在蘑菇中的含量达到惊人的5.75毫克/克!



新发现的氨基酸为相关研究指引了方向。有研究人员将这种化学物质分离后应用于小鼠的大脑,发现这种物质对脑细胞周围的髓磷脂具有破坏作用。而中毒患者的脑组织也存在髓磷脂损伤的现象。

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食物中毒的患者出现了脑部疾病。髓磷脂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并提高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速度,而髓磷脂的损伤与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相关。



髓磷脂是神经元外侧脂质

这也是首次发现与大脑病变有关的真菌毒素。不过这种化学物质是否足够稳定,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进入受影响个体的大脑,仍然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问题之一。

由此看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患者大多患有肝脏或肾脏疾病。肝脏与肾脏作为氨基酸的分解与处理场所,在损坏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分解氨基酸。

于是细胞毒性氨基酸可以随意地在人体内转移,穿过脑血管屏障,引起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症状相似的脑部疾病。

当然这只是“天使之翼”蘑菇中众多毒性化合物种的一种,有研究表明“天使之翼”也含有氰化物等有毒物质。

就像植物中的化学物质,同一种蘑菇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因为时间、生长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含量相差10倍的变化并不罕见。

那么2004年中毒现象的爆发是否因为当时毒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呢?当然这也是目前的一个谜团。

美国常青州立大学(Evergreen State College)的一名退休环境化学教授和真菌学家迈克尔·w·贝格认为,2004年秋天日本的天气对于天使的翅膀来说是最理想的。

较以往更早到来的台风为这种蘑菇创造了完美的生长条件,所以它比平常早一个月出现,而且大小是正常大小的三到四倍,在这种异常情况下,导致细胞毒性氨基酸Pleurocybellaziridine异常高的浓度。

同时大量的蘑菇增加了它的消费量,这可能也是在2004年流行期过后很少有相关蘑菇中毒报道的原因。贝格指出欧洲也曾观察到因为进食大量的食用菌而导致的食物中毒现象。

虽然在“天使之翼”的毒性上仍存在诸多谜团,不过这一事件得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蘑菇的毒性。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例数占全国食物中毒总例数的12%,但是死亡人数占到了35%。这也就是说在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有高达1/3的死亡是由误食野生蘑菇导致的。野生毒蘑菇无疑是我国食物中毒的头号杀手。

事实上虽然我们被教育过很多辨别毒蘑菇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要辨别蘑菇是否有毒还是很困难。除了看上去很美味的“天使之翼”,看上去与食用菌十分相似的部分鹅膏菌往往含有剧毒,它可以说是真正的食用菌代表。



剧毒的块鳞青毒伞

所以说靠颜色、外形来辨别食用菌并不可靠。事实上先辈辛辛苦苦驯化培育香菇、金针菇等菌类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了。

避免毒蘑菇中毒还是要靠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路边的野蘑菇也欣赏一下就好,不要轻易尝试。



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无毒蘑菇颜色朴素?大错特错!中国医药报. 2018.4.23.

Monica Wilde. Angel wings fungus. Angel of death? Monica Wilde Forager. 2018.7.31.

Bethany Halford. The Angel’s Wing Mystery. Cen. Volume 89 Issue 13 | pp. 38-39. 2011.3.28.

Pleurocybella porrigens. Wikipedia.

Michael W. Beug. Pleurocybella porrigens toxin unmasked? North American Mycological Association.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448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