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线女医生崩溃自杀:疫情背后心理问题井喷(图)

精英说 0

4月27日,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纽约市一名一线抗疫医生洛娜·布林(Lorna Breen)因压力过大,自杀身亡,年仅49岁。


图片来源自Getty

洛娜在电话里曾和父亲提及:医院每天需要接诊令人难以应对的大量新冠肺炎患者,因为过于繁忙,载着患者的救护车在医院外大排长队,连将病患从车内运送到床位上的时间都没有......

洛娜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有时一天会在医院待上18个小时,累了就睡在医院的走廊。她自己也曾感染新冠病毒,但仅仅休养一周半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洛娜的父亲说:“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崩溃了,但某种东西突然爆发,让她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图片来源自网络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国一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时刻关注疫情信息的普通人,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

人们被迫见证着日复一日的生离死别,内疚、悲伤、恐惧、焦虑、创伤,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可怕的病毒之后,一些真正的问题渐渐显现......



医生崩溃、护士自杀

疫情下崩塌的心理防线

疫情的突然爆发,让一线医护工作人员见证了从未经历的巨大灾难,工作强度和难度骤然加大,因此心理焦虑和恐惧也随之陡增。

早前,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意大利伦巴,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一名34岁女护士自杀身亡,死前被确诊为感染新冠病毒。

她的同事表示,由于害怕感染他人,这名护士在生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图片来源自网络

护士的突然自杀让意大利医院感到震惊和痛苦,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疏解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北大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新冠肺炎下,近1/6的医务人员有心理困扰问题。

回忆国内疫情十分严重的时候,一名武汉医生在知乎上留言,直言“压力很大”。

武汉一月下旬和二月上旬很严重,我2月到岗,然后就是连续6个24小时班,平均每天就只睡2-3个小时。越是疯狂工作越是压抑,越是压抑越要疯狂工作,直到身体和心理完全崩溃。不然我就压不住那种自毁的欲望。

文字节选来源自知乎

而意大利现在的情况比之武汉还要恶劣,这些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时刻面临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医疗物资的短缺,并且仍迟迟看不到黎明的曙光,这些负面的信息压迫着一个个普通的医护工作者,转变为难以消解的压力,侵蚀了健康的身心。



图片来源自网络

《护士进修杂志》期刊中,曾对2020年2月8-11日武汉市及外来援助护理人员中205名一线护理人员,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筛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发现一线护理人员的PTSD水平是(40.85±15.81分),远高于常人。

而所谓的 PTSD,指的是当高危人群,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人群,长时间被各种负面情绪侵扰和笼罩,极可能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一系列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比如脑海中反复出现事发时的负面感受,表现为做噩梦、回避社交、情感麻木、易激怒、警觉性增高症状、神经过度敏感等。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自伤自杀行为。



作为医护工作者,面对紧缺的医疗资源,他们不仅需要压制住恐惧的情绪,强迫自己像战士一样奋战到最后一刻。有时候还不得不作出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歉疚感,使得他们的精神消耗大大增加。

这时候,哭泣成为了宣泄压力的唯一途径。

一名医生在推特上含泪说:“一家医院不得不放弃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把呼吸机让给年轻病人,对那些老年患者只能用镇静剂,减少他们死亡的痛苦。我每天晚上都在哭,但第二天还要工作,这个世界已经疯了。”



图片来源自网络

类似的情形同样真实地发生在中国医生的身上,武汉疫情爆发期间,财新记者采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医生的时候,一直在一线奋战的他说:

“我有段时间经常落泪,那么多痛苦的病人住不进院,在医院门口哀嚎,甚至有的病人跪在地上求我收治他入院,但是床位已经住满了,我也没有办法,只能狠心拒绝,自己在一边悄悄抹眼泪。”





焦虑、不安、愤怒

普通人漫长的自我修复

疫情之下,隐形的心理压力带来的破坏力,或许已经超出了病毒本身的危害。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患者及患者家属,甚至是普通大众,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应激反应。

疫情期间,四川心理医生和方舱医院的十多位患者进行了一场近2个小时的心理共助会。

一位武汉的女患者分享了自己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她的父母在疫情中先后入院,自己也被感染,但因为是轻症,所以进入方舱医院之前独自在家隔离。

因为爸爸出现血压并发症,她只能冒着风险去医院排队就诊,看到人山人海的就诊患者,她因死亡的临近感受到深深的恐惧。甚至一度害怕没时间留遗言,脑海中盘旋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活下去”…...



图片来源自视频截图

后来妈妈病发,许多亲朋好友都打电话过来询问,然而,外界的关心问候对她来说成了一种负担:“是一种焦虑,会让人更感觉恐怖不安”。

在隔离期间,她不想和任何人说话,甚至把手机关了,整个人沉浸在不安和恐惧中,无力挣脱。



图片来源自视频截图

而医院之外,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通过这样一个心理共助会的平台,她们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的触发点,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和关怀,可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自我治愈。



图片来源自视频截图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秘书长吴坎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心理应激反应通常会有4个阶段。

首先患者及家属会产生被冲击的感觉。

然后下意识地想要否认现实状况,比如患者会觉得为什么是我不幸患上了新冠肺炎,这样的概率为什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而医生则会觉得,为什么发生在我们医院里?

之后会愤怒,这个阶段一般出现在事件发生的第5天到1个月之内,患者和家人会对无可奈何的现实状况感到焦虑和愤怒。而这个愤怒通常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性,一般就是无力救治的医护工作者,或是协调不能的政府部门等等。

第四个阶段是讨价还价,尝试认清现实,说服自己。在这个阶段,他们时而接受现实,时而逃避否认。如果一直不能接纳事情的发生,就会陷入死循环,不断磨耗心理承受能力。

而在这其中,约有5%-10%的人会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严重者,可能伴有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等。



图片来源自网络

以前的心理学家认为,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只发生在亲身经历过创伤的人身上,但现在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产生一种替代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疫情期间,壹心理为民众提供了公益心理援助专线,通过电话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而根据壹心理的统计数据显示, 81.33%的热线求助电话来自湖北以外地区。

那些和疫情非直接相关的来电,说明了在肆虐的病毒之下,隐藏的生活问题逐步激化、发酵,这种心理危机不仅仅只存在于患者家庭。



图片来源自网络

袁女士一直从事服装行业,自疫情爆发开始,她就被迫待在家里,中止工作。从2月初开始,她开始感到每天晚上无法入睡,整个人变得暴躁易怒,头发也大把大把的掉落,精神憔悴。一开始她以为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到医院检查才被告知,已经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除此之外,很多原本患有抑郁症的人群,因受到疫情影响,与外界的接触减少,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使他们的心理情绪更加消极,抑郁症状不断加重。



图片来源自网络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表示:“我们怀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将别人的痛苦慢慢变成自己的痛苦,将别人的伤害慢慢变成自己的伤害,这就称为替代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此我们中的很多人,即使自己并没有在疫区生活、工作,但通过新闻信息等渠道,也可能会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甚至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


如何应对疫情之后的心理创伤?

面对疫情,不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过分关注疫情信息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可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呢?

学会与“哀伤”告别

对于在疫情中经历了失去的人们来说,首先需要与“哀伤”告别,因为疫情的特殊性,许多生命在离世后直接由医院送至殡仪馆,家人无法跟随陪伴,成为了一种遗憾。

疫情结束,家人和亲属可以举行一次小型的告别仪式,在亲人的陪伴下,将内心的思念和悲伤通过仪式的形式表达出来,为沉痛的情绪找到一个宣泄口。

如果迟迟无法走出家人逝世的阴影,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援助,进行心理疏导。


图片来源自网络

学会陪伴和倾听

心理援助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倾听,这种陪伴和倾诉是相互的,人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表达和倾诉自己内在混乱的情绪。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感觉藏在心里,当你感到心情低落或沮丧时,不妨找亲人和好朋友聊聊天,他们的陪伴可以很好地帮助你稳定惶恐不安的情绪。

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当人们的内心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拒绝和外界的沟通,很难快速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社会关系当中,从而产生社交退避。更加孤僻,不愿意说话,不想交流,对生活缺少热情和关注度。

这种情况下,独处有时候并不能带来“自愈”的结果,反而可能因孤独感到更加惶恐不安,因此需要每天跟家人、朋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给自己安排一些交际活动,比如烹饪、跑步、逛街、打游戏等等,帮助自己去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逐渐恢复对生活的热情。

认识生活的意义感

彭凯平教授认为,帮助恢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自己我们的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哪怕只是看一本书、偶遇时一句简单的问候、烹饪时一个新奇的想法,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都有着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能够意识到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很重要。


图片来源自网络

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外部突发事件带来的情绪波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正视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最简单的是恢复正常作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因为睡眠和饮食极易引发情绪问题,比如:焦虑、愤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惫等等,这些负面情绪的累积对正常心理而言是一种磨损。

其次,要允许自己有情绪的波动和表达,打电话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保持和外界的沟通,不让自己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反而拥有周围人温暖的陪伴和支持,这样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走出心理误区。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我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时,这并不是脆弱的象征,而是意味着更细腻敏感的心绪和更为深刻的共情能力,在这样的时刻,没有什么比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更加重要,没有什么比一个安慰的拥抱更加温暖人心。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418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