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母亲假扮成11岁少女 钓出了数百个恋童癖(组图)

英国那些事儿 0



*触发警告*以下图片中的对话内容可能会让人不适。


Roo Powell 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追捕恋童癖的道路。她是一位37岁的女性,在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在上六年级。



两年前,Roo的团队拦截了一位12岁初中女孩和一位40岁男性恋童癖的私信对话。

从对话中,Roo的团队发现,这名男性并不只是在和女孩对话,而是在虐待她,支配她,给她洗脑……他通过学校邮件找到她,引诱她拍下自己的照片和视频,再迫使她发送给他……



而这个过程,女孩的监护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发现。

Roo的团队知道,这个世界总会有这样的坏人存在,但是让他们非常震惊的,是这个恋童癖的老练——他寻找猎物的快速和诱骗幼女的驾轻就熟,让人不寒而栗。

Roo所在的公司名叫Bark,主要业务是利用人工智能对网络上有关诱骗和性侵犯的内容进行监测,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线上活动。因此,像这样的“对话”,他们还见过很多次。



事实上,在大众常用的社交媒体上,比如Snapchat, Instagram,有大量捕食者正隔着网线虎视眈眈,对儿童进行性剥削。

在2018年,Bark向FBI通报了99名恋童癖犯罪者,在2019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00多。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案例,代表至少有一名真实存在的儿童遭受到了侵害。



不过,出于对儿童的保护,这样的案例一般不会被报道。所以在受害家庭之外,更多的家长和学校对于这样的情况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

“当家长们想到恋童癖,他们更容易想到的是有人把他们的孩子直接拐走,不会想到网络上的无形虐待。”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和学校知道这样的事情存在,又不想伤害受害者家庭或者增加新的儿童受害者,Bark成立一个“特别小队”,让Roo负责领导,他们设计了一个计划来警醒世人——伪造年轻女孩的社交账号,记录下恋童癖接近她们的过程。

-他们最开始虚构的是一个15岁的女孩,命名为Libby。为了让账号看起来足够真实,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

首先是账号里发布的照片,肯定不能选用真实存在的青少年的照片,他们想出的办法是让37岁的Roo来做模特进行拍摄。



通过打光和修图,让她看起来年轻了二十多岁。



光是长相还不够,为了让照片的神态看起来更像“孩子”,Roo专门去买了青少年喜欢穿的衣服和首饰,向专家学习了青少年平时的“行为动作”和“说话方式”。





接着,他们给Libby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人设”,包括她的家庭情况,社交圈子,爱好等等,以让人物更丰满。



最后他们以Libby的身份开始在ins上发状态,都是年轻女孩喜欢发的东西,自拍,兴趣爱好,学习,生活……

为了保证真实性,团队还伪造了一些Libby的“朋友”账号来给她评论。



整个过程,都是在和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当地执法部门的合作下进行的。



无论是从账号资料,还是个人签名,状态中的tag,都能清晰的看出,这个女孩只有15岁。



就这样,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年轻女孩的账号就做好了……



然后在某一天,在摄像机的记录下,这个账号正式上线。





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依旧让人大跌眼镜。

在账号发布的第一个小时,有七名成年男性私信了Libby。九天的时间里,共有92名男性私信了她。



私信内容,不堪入目……有打探个人信息的,“你的内衣是什么码?”



有发自己信息和照片的,“我很老我41岁。”





有发各种性暗示性骚扰内容的……“我想知道如果你的XX在我的XX上会是什么样?”“真遗憾你不在这,不然我就可以好好惩罚你了。”





甚至还有充满威胁的……在拒绝给某一位私信者发自己的脖子照片后,他们收到了对方很多条愤怒的语音。“你这个挨千刀的XX,我会杀了你”“你觉得你能从我手里跑掉吗?”“你不能,我会把你脖子割断!”



这种私信,即使是成年很久的Roo在听到后,也感到心跳加速的害怕。可如果Libby是一个真实的未成年人呢?她能有勇气拒绝发送照片吗?

随着项目的进行,Libby收到越来越多的私信,私信太多,以至于整个团队不得不交替着扮演Libby来和这些人进行对话。他们还换了个大点的办公室,来记录和存放这些性骚扰者的信息和证据。



在收集信息的同时,他们又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15岁这个年纪有些尴尬,这些男性有可能会觉得这个年纪已经发育了,快成年了,从而“正当化”自己的行为。

他们会不会对更年轻的孩子下手呢?13岁?12岁?为了能够更加明确这些人的目标,他们又伪造了第二个账号——11岁的女孩,Bailey。



他们同样是用技术手段处理了Roo的照片,虚拟出来的Bailey是一个怕黑的小姑娘,还没到自己的青春期,也没有恋爱过,看起来完全就是小孩。



在经过和之前一样的准备过程后,他们发布了Bailey的账号,



并且开始计时……



27秒之后,Bailey收到了一个点赞,点赞者的头像是男性生殖器官。

1分零7秒,Bailey收到了一条私信,私信内容:嘿,你多大了?



但实际上,无论是帖子还是个性签名中,都明确写着,这个女孩只有11岁。

没过几分钟,Bailey又收到了一张生殖器照片。



还有私信问题:"你现在有胸了吗?”



在发布内容的五分钟之内,有人通过ins给Bailey拨打了视频电话。“我看不到你。不要害羞。”对面的男人说道。



两个小时内,Bailey收到了15条私信,其中有一半可以被指控“传播淫秽内容给未成年人“。

而且经过比对,Roo的团队发现,11岁的Bailey所遭到的操纵,骚扰,虐待程度更为严重,对方提出的要求也更多。多个男性给她发送下流的照片和视频,言语上的羞辱与骚扰比起Libby更为不堪。





在两个半小时内,Roo共接通了7个视频电话(她没露脸),没接20多个视频电话,和17位男性进行了私信交谈,看到了其中11个人的生殖器官,其中多名男性要求她拍摄裸露上身或者下身的照片。

面对这些内容相似的大尺度私信内容,整个团队都陷入了沉默,有成员实在是忍不住,愤而离开了办公室……



在一周的测试时间内,共有52名男子与Bailey进行了接触。



除了Libby和Bailey,Roo的团队还伪造了一些账号,虚拟出来的人物都是十几岁的女孩子,她们无一例外都收到了不堪入目的私信。

每天晚上,特别小队都会把这些聊天记录和照片整理,组织和打包,发送给执法部门的联系人,而所有关于儿童性虐待的内容,则会打包发给国家失踪与受剥削儿童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Bailey的账号是公开的,但是其它有些账号是私密的,可是依旧会被成年男性骚扰。也就是说,即使用私密账号也防不胜防。



为期九个月的项目,多个账号,数不清的私信。即使是团队里的成年人,在长期看到这些内容也感到痛苦和备受煎熬。面对充满诱骗,虐待甚至威胁的文字,他们会焦虑,会害怕,甚至会大哭。

可是如果接收者真的是一个未成年孩子呢?她会怎么样?不敢想。



线上的性虐待是一方面,另一个恐怖的方面是,它很可能发展到线下……

虽然根据Roo团队的经历来看,这些网络捕食者大多距离当事人很远,只是通过言语来进行性虐待,但也有一些人会提出线下见面的要求。收到最多这样要求的,是15岁的Libby的账号,不断有人约她出去玩。

其中有一个,是28岁的男性名叫Keith。他一直引诱着Libby和自己上床,表示并不介意对方年纪小。





他不停的给Libby发着自己的视频,把一个未成年少女的“贞洁”当作自己必须掠夺的宝藏。



经过认真的讨论和思考,团队决定,既然Keith想见Libby,那就让他“见见”。反正已经掌握了他线上的犯罪证据,那么在线下,如果他敢来,就把他绳之以法。

团队联系了执法部门,在24小时内准备了“见面计划”。



但是问题又来了,通过技术让一个37岁的女性看起来只有15岁并不难,但是让她在现实中扮演15岁就比较难了。

不过Roo还是尽力了……她用了很多化妆品,戴了一顶帽子,穿着宽松的粉色毛衣,想看Keith会不会出现。





结果是,他大摇大摆地出现了,看起来非常淡定。



这名28岁的男子Keith把Libby约在了一家酒店大厅。刚坐下没多久,他就开始问Libby“要不要上楼”。



Roo扮演的Libby表现得很紧张,她问道,“我们能先出去走一走吗?”Keith拒绝了,问她,“为什么不上楼呢?”Roo说,“我不知道,我有点紧张。”Keith:“我们上楼吧,不要紧张。”



Roo:“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我很紧张。”Keith:“每个事情都会有开始,我不会催你的,我们就上楼聊聊天。”



Roo提出疑惑,“我15岁你真的OK吗?”Keith支支吾吾的想要含糊掉这个话题,“Emm...我从来没有做过,但是……所以嗯……”



即使面对对方一脸不愿意的表情,他也非常强势的引诱着“Libby",“我很温柔的,我会让你舒服的。”



Roo企图拖延时间:“你饿了吗?”没想到引起了对方的不耐烦,“不要躲了,跟我上楼吧。”



面对Keith强硬的态度,Roo感觉套不出更多内容了,最终执法部门进入,抓捕了这位恋童癖罪犯。



Roo安然无恙的走出来,惊魂未定的和同事们拥抱,所有人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名37岁的成年女性在面对捕食者也难以招架。如果真的是15岁的Libby,她该怎么逃脱?

Libby和Bailey是虚拟的,但是有成千上万个活跃在社交平台的孩子并不是虚拟的。这些性罪犯想要性虐待或精神虐待一个孩子,不需要她/他现实见面,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操控对方,一步一步让对方坠入深渊。



通过扮演孩子,Roo也与这些角色产生了共情。她说如果自己真的是一个年幼又敏感的孩子,那么很大可能,会把这样的虐待经历藏于心底,因为害怕被责怪或者被羞辱。所有的痛苦,都只会放在心里,满满自我消化。

而这种“隐瞒”,只会让后果越来越严重。



通过与执法部门和政府合作,Roo所在的特别小队多次举报成功,抓捕了多位恋童癖罪犯。他们的公司Bark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了多位罪犯,在整理了足够多的证据之后进行了举报。







虽然看起来很大快人心,但残忍的事实是,这样抓依旧只是杯水车薪。无论Roo的团队再努力,执法部门再配合,对于孩子们的保护依旧不及家长/监护人。

因此,想要真正保护好孩子,还是需要家长们的关注。

为了能让更多人相信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在思考后,Roo的团队决定公开自己的真实面目以说服别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不是编造演绎的。希望家长们和老师们可以保持警惕,保护孩子。



同时,针对网络上对孩子的性虐待现象,Roo最终给出的建议是,家长应该尽早、尽可能频繁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知道他们所用的app,知道他们所联系的对象。同时,确保孩子与自己的关系是充满信任和爱的,这样当面对危机,孩子们可以有勇气向自己寻求帮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352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