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太原公交不让导盲犬上车,狗狗倒地哭泣(组图)

英国报姐 0

今天微博上的一个新闻,让人看了真的非常生气。事情发生在太原。一位交警假扮盲人,带着导盲犬想要上公交车。结果在车门口就受到了司机的阻拦,说狗不能上车。不论盲人如何解释太原固定导盲犬可以上公交车,也没有用。



并且,司机和一部分乘客,还联合起来奚落带着导盲犬的盲人。



“万一咬到人我怎么负责?”

“我就问你下不下!”

“让你不要坐,非要耽误大家时间”

简直让人气愤到极点。

根据新闻描述,被赶下车的导盲犬最后还趴在地上哭了。





去年在知乎上见到一个问题:目前中国人民生活的便捷程度是不是世界第一?



下面赞数最高的回答,是一位残疾人的儿子。

他说自己曾经试图开车带自己的父亲去商场买鞋。从停车到进入商场有好几个入口,每一个轮椅都没法挤进去。最后只能收起轮椅,背着父亲进入商场。



那一次,他给自己父亲买了4双鞋,因为他觉得以后不可能再带父亲来逛商场了。

中国人民生活便捷吗?

我想,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家境中产以上,住在城市里面,那便捷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肯定是不差的。

我们有这么发达的电子支付,有高铁网络,网上购物这么方便…



直到,你和那位答主一样,身边重要的人成为了残疾人,你才会去有意识开始注意,我们生活中对残疾人不利的地方。

比如满是陷阱的盲道,这个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比如缺少坡道入口的建筑物。尤其是很多商场,公共区域,为了加强安保各种铁栏杆石柱子,坐轮椅的顾客根本进去不了。



也难怪在中国各大城市里面很少能见到残疾人了。



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残疾人设施的普及,相信报姐不必多谈,大家已经知道的很多了。

欧美的公交车、地铁大都有针对轮椅的优化。尤其是大巴车,有专门的工具把轮椅抬上大巴。整个过程残疾人都不用下来。



(图源:montreal gazzet)

日本的盲道,都修进了建筑物里面,是盲人可以依赖的导航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摆设。



其实对于盲人的便利,还远远不止于此。

比如美国有很多电影院有专门针对盲人的辅助设施。他们看电影的时候会带上专门的耳机,里面是由专人制作好的辅助音频,会在电影没有台词的时候描述电影的画面。



(图源:Youtube)

美国的导盲犬也会有专门的看电影训练,比如下图训练师拍到的导盲犬学习如何看电影(的时候不发出声音)



(图源:reddit)

这些设施,让很大一部分残疾人不需要帮助,就可以一个人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

报姐想要指出上面那个例子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它不是一家盲人电影院,而是普通的商业电影院,主要客户是普通人。而不是一家专门给盲人放映电影的电影院。



这就是他们对待残疾人的理念:盲人首先被认为是普通人,有权力也应该和其他顾客参与一样的项目,做一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去帮助他们做到这些。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群体特殊对待。



而让残疾人便利地生活,仅仅只是文明社会对待残疾人的第一步而已。让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与普通人在职场上公平竞争,不受歧视,才是更高的境界。

报姐在YouTube上follow过一个美国的残疾人,可以说真的被他的生活经历所震惊到了。



这位老哥Tommy Edison从出生开始就是盲人。美国有专门的盲校,里面教授的课程和普通学校是没有区别的,也可以照样申请大学。而如果家庭选择,孩子也可以上普通的公立学校。

Edison的母亲就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小学,她的理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认知障碍,所以可以上普通小学。结果,Eddison就和正常孩子一样从幼儿园一直上到了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Edison现在应该是中年的年纪,推测他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四五十年前了。

他所有的教材都是盲文,和其他孩子的课程一致。并且他是一边上学,一边学习盲文的。

四五年级之后,他有一个专门的盲文老师帮助他学习。模式是这样的:他每天用一台盲文打字机写字,写文章(对盲人来说盲文打字机比普通打字机容易很多)。然后这位老师就把他的盲文转录成普通文字,交给科任老师打分。



他还有一个“行动老师Mobility Teacher”领着他转遍了学校四周,让他有一个人能在学校里活动的能力。



这么多工作,就为了这一个学生和其他人一样。

初中的时候,他转到了一个更大的学校。和其他同学一样,他有自己的密码箱用来放自己的东西。

Edison没有因为是盲人就受到任何优待,老师还是一样会叫他,他每天收到的作业也和别人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他不能上课记笔记,因为他的那台盲文打字机的声音实在太大了。



(图:高中时期的Edison)

上高中的时候, 因为是私立高中,所以没法让政府指派盲文老师帮他转录作业,所以Edison学习使用了正常的打字机。

高中是寄宿制中,Edison和普通孩子住在一起,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朋友们带他周末出门,一起喝酒,一起过年轻人的生活…



(图源:YouTube)

在他的叙事里面,最让报姐触动的,是他每到一个新的学校,学校的老师都会和他说:我们以前都没遇到过像你这样情况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

学校默认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有接受一样教育的权力。以这个为基础,再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因为他是盲人,就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而且是在四五十年前的美国。



也正是因为平等的教育,让美国的残障人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和国内盲人主要就业是按摩和音乐不一样,美国盲人的就业多样性要高很多,律师、程序员这样的工种里面,盲人也能胜任。

彭博社跟踪采访过Jack Chen,他是谷歌法务部门的员工,住在纽约。



他每天拄着盲杖坐地铁,换乘、最后达到工作地点。他的主要工作是给谷歌的各种产品进行法务评估。比如一个新的笔记本电脑出来了,他要评估这个产品在隐私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有没有法律问题,有什么风险。



(图:办公室里面的Jack)

Jack Chen说:总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盲人在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其实老实说,我很难想到一些真的困难,因为我都已经习惯了。我有很多克服看不见问题的方法。比如看电脑和手机的时候,可以用读屏软件。

Jack所说的读屏软件一般操作系统,比如IOS/WINDOWS都会自带,可以把屏幕信息全部读出来。这样就可以使用大多数的app了。这一套系统大多数国内用户也能用到。

一位网友描述了他看到的盲人同学使用Ipad的样子: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盲人女同学。我有一次看她使用ipad。屏幕是全黑的,她凑近ipad听声音。她每操作一次,siri都会回复。她按屏幕的速度很快,我看不出她在做什么。”



谷歌、微软等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准则,其中之一,是要给残疾人制作专门的辅助设施,保证他们能用自己的产品。



2017年,微软的一位软件工程师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盲人编程的方法。

他自己就是盲人。在讲台上,他通过各种语音的帮助,飞快地输入程序,很快就完成了一个能说“Hello World”的小程序。



根据一份2016年我国的残疾人研究问题报告,我国目前的残疾人就业现状非常严峻。残疾人就业率只有17.79%。这个数据在美国,是30%-40%左右。

而且中国盲人人数最近一直都在下降,因为产业升级,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教育条件的残疾人很难得到聘用。



报告中罗列出来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是:就业渠道单一,仍然以音乐行业与按摩师为主。其他比如心理咨询、客服等虽然有增加,但还是极少数。

其次,就是就业层次很低。主要原因是盲人几乎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盲校虽然理论上来说与普通学校一样,但实际上教学质量堪忧,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绑定孩子未来的职业生涯:调音与按摩。文化课只是敷衍。

我国的盲人的确可以参加高考,也有翻译成盲文的高考试卷。但一来,接受盲人学生的大学实在屈指可数,只有少数专业对盲人开放。



二来,参加这个考试的人,每年也就两位数

2019年,全国,只有10个人。





一个社会包容残疾人,从经济角度来看,可能是不划算的。但是,很多国家仍然会选择去做,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是文明社会的本质原因。

知道这很老套,但是伯尼桑德斯曾经说过:衡量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富翁,有多少核弹,而是看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残疾人。

如何对待?就是把他们当做是普通人,有权力去做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因为残疾有困难,尽力去帮助他们:设立盲道、找人翻译盲文作业、帮助他们上课…

而不是把他们定性成只能做特定工作的、残缺的非正常人,从一开始就规定好了他们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残疾人设施疏于建设,因为社会潜意识里就没觉得公共区域是残疾人应该出现的地方。



对盲人的帮助,不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怜悯和施舍,而是我们维护社会公平,保证人人平等的一种根本要求。

诚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肯定比不上美国。

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方面,还是希望我们所有人,可以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尊重。

就从允许导盲犬上公车开始。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3507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