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没完,一场席卷70亿人的新危机来了!(组图)

水木君说 0

原以为2020只是开局困难,没想到中国陪着世界打疫情下半场的时候,才知道:

今年是一关比一关难。

随着各国疫情水深火热,封城令、封国令接连下达后,粮食也成了“老大难”。

越南宣布停止出口大米;

塞尔维亚停止葵花籽油和其他农业物资出口;

哈萨克斯坦停止小麦、胡萝卜、糖和土豆等农产品的出口;

埃及宣布未来3个月停止各种豆类产品出口。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战斗民族俄罗斯都每周评估情况来决定是否出台粮食出口禁令了……

联合国粮农组在前些日子忧心忡忡地呼吁,疫情可能会引发粮食危机。




并且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

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已经开始“告急”。

甚至有部分国家已经面临“粮荒”,只能维持几个月了。

作为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的中国,会受到影响是必然的了。



(来源:新浪财经)

要不要囤粮,成为大家心头迫切的疑问。



(来源:知乎)

几天前,农业农村部坐不住了,直接发声。

仅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的存储量足够我们一年的用量。



这些量,还没有算上我们秋天要收获的粮食。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听完这个消息后,相信大家都会松一口气。

危机当前,中国为了粮食安全所做的准备可不是,这么一点点。

有件事,真的该曝光了!

未雨绸缪,谁也及不上中国

把时间倒回2月初,武汉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10天的速度震惊全球。

可是到了2月末,还有一个“平平无奇”的粮仓准备开建的消息,淹没在一众中国速度的赞叹里,无人问津。

在四川成都,128人用了15天建好了9万吨粮食浅圆仓。

什么概念?简直是粮仓版火神山啊!



(来源:微博)

别眨眼,可以先感受一下,大国粮仓的建设速度。



(来源:微博)

这个粮仓可不是画面里平地起高楼,彷佛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可以简单做到的。

一个粮仓,前期一系列审批手续就够繁杂的了。

但中粮这次复建,紧急提上日程,2月24日就拿到了国家的复工批准。

那时候正是疫情凶猛之时。

可复工申请获批的同一时间,第一批工人22人抵达建设工地自行隔离,紧接着,第二批45人,第三批25人……

截至3月4日,128人陆续抵达工地,准备复工。

在网络上可以查到的一个几年前的竞标方案里,一座20万吨的粮仓平常的工程进度赫然写着513天。



折合一下,这次量级的粮仓也应该是150天出头才能做完的工程量,而且还要人手充足。

可这些工人,凭借着电力等基础设施部门的配合,硬生生压缩了10倍工期不止。

要知道,他们是一批隔离好了一批进去复工,不是128人同时在线劳动。

这个难度,级别就不是入门了,应该属于“登天”。

真是不怕工程量巨大,就怕中国基建狂魔们不怕。

哐哐哐,15天,整完了。

快到来不及上啥热搜,就等着危机一来,“深藏功与名”。

而且更绝的是什么,这座粮仓是来屯大豆的。

大家应该知道,中国的大豆非常依赖进口,可是榨油和饲料又少不了这个粮食。



不禁怀疑,中国不是高瞻远瞩,而是提前拿到了2020的剧本。

粮仓建好了,粮食屯好了。

时间早在粮农组发出预警前,就已经做得稳妥了。

如今的气定神闲,不过是早有准备。

这样多粮食放着,有人就会问,一段时间不吃会不会坏了。

之前我国粮仓的仓房一般是运用生石灰等,达到密闭、防鼠、防虫的目的。



有专家说:“一年下来损耗一成不说,味道也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全世界共有。

其他国家想的是,要不,咱少囤点粮食;中国想的是,我该怎么解决掉囤粮的弊端。

以成都的粮仓为例,2013-2016年内先后安装了300台空调,目的显而易见,延缓粮食的变质。

这还不够,黑科技都搞起来,什么“多用途保温密闭门”,什么“粮仓通风道投药箱”,什么“粮仓虫害检测报警装置”,统统安排。



(来源:中新网)

粮食的损耗率牢牢控制在0.43%以内,品质宜存率100%。也就是说,坏粮基本忽略不计,粮食的口感得到了保障,不会有受潮的味道。

我们可能对此知之甚少,但很多国家的专家都专门过来一看究竟,毕竟粮仓好建,玩出花样来就难了。

为了让我们能吃上安全可口的储备粮,一看国家就是花了大心思大手笔的。

进口补给给保存好了,家里的地也春耕在即,化肥得安排一波了。

我们的耕地面积并不多,土壤肥力有限,要想增产,化肥是首选。

要知道,根据世界粮农组判断,合理使用化肥后,增产效果可以达到40%-60%。

我国农民一半的农资成本都在化肥上。

为了粮食的产出可以供养更多人口, 中国就自然成为化肥使用大国,一年总用量高达5900万余吨。

可以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化肥,都在中国的土地里发挥作用。



效果好,用量大,那么化肥的原材料就必须准备齐整了。

这个时候,作为原材料之一的石油就成为农业刚需。

前一阵子,石油价格暴跌25%。

中国的84艘巨型油轮抛锚启航,向着抢购石油,出发了。



1.84亿桶石油,满满当当,平平安安,被中国搬运回来了。

回头去看,这些石油除了稳定国内的油价,还能为耕地的化肥提供助力。

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又是修粮仓囤大豆,又是抢低价石油保障春耕,是不是我们粮食也不多了?

不,我们到现在,还没动过囤着的粮食。



未雨绸缪这件事,谁也拼不过中国。

几年前,朱镕基总理曾说,即便在全国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我们的全部储备粮也能让我们吃2年。

国际上粮食安全标准是每人每天1斤粮食,中国却达到了每人每天2.5斤粮食,并且仍在上涨。

“吃,吃2倍的。”

祖国妈妈你是把我们当猪养吗?

话说回来,国家没有巨大的危机感,国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一场疫情,中国人在粮食上的安全感,彻底藏不住了。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我们国家一开始,在粮食产量上并不占优势。

中国的面积大,可耕地面积却不多。

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8.6%的情况下,中国还要养活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的自己人。

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挨饿,是我们老一辈人切切实实,埋在心底的隐痛。

大量进口固然是一条出路,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是我们中国的作风。

耕地既然有限,我们就开始在农作物本身能不能增产上做文章。

杂交水稻,是袁隆平给出的答案。



水稻是种娇贵的作物,生长要求很高。

可这种适应性更强的水稻,被世界称作“东方魔稻”,可以在丘陵、山区等各种环境下种植。

增产有了保障,也就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的饥饿问题。

在某次接受采访的时候,袁隆平曾动情地说,不会再有人挨饿了。

吃饱只是第一步。

走出了第一步,国家又开始考虑如何让大家吃得更好更均衡。

那时候北方的冬天,都是白菜和萝卜当家作主。要想在冬天吃到水果和新鲜蔬菜,无异于天方夜谭。

国家决定让寿光开始仿照东北的大棚来种蔬菜。

可没人信靠晒太阳就能在冬天种出其他季节的蔬菜来,而且建一座冬暖大棚,要花7000块钱。

7000块钱,可以在当时的寿光农村,建一栋房子都绰绰有余了。

派人去劝农户认可大棚后,当地政府咬牙拿出2亿元的补贴和数千万的贷款,鼓励家家户户这样搞大棚。

目的就是要让中国人在冬天也可以吃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短短几年之内,寿光就种出了很多在冬天本来不可能出现的黄瓜、番茄等果蔬。

国家搞的大棚蔬菜,对新技术的执念有多高呢?

晒日光的大棚,在寿光都已经更新到了第七代。



国家把种菜这个农活,硬是玩出了高科技和国际范儿。

地里的菜需要阳光需要湿度需要水分,用手机上的智能软件一操作,都可以安排得明明白白。



(来源:新京报)

寿光出名,还是因为去年的一场洪灾。



利马奇台风带来的暴雨,让许多大棚毁于一旦。



(来源:澎湃新闻《围观》)

大棚里的蔬菜还没采摘,也跟着遭了殃。



直接后果是,寿光当地的蔬菜价格井喷式的增长。

香菜涨到接近30元一斤。黄瓜从几毛,涨到了6块。



寿光一涨,全国的蔬菜都开始了波动。

吃菜太贵可不行,国家立马又启动应急修复机制,展示了另一种“中国速度”:

1个月之后,寿光道路和房屋基本重建,受损较轻的大棚开始又一波长着绿油油的蔬菜;

5个月之后,所有大棚的修复工程胜利在望,新大棚的蔬菜已经上市流通,进入家家户户的餐桌。





(来源:澎湃新闻《围观》)

吃得饱是基础,吃得好是追逐。

中国人的餐桌始终丰富多彩,不过是国家对于这六个字的身体力行。

也许我们不曾想到,一点小小的口腹之欲背后,承载着多少年、多少人的奋力前行。

就算偶有体会,也不过是国家轻描淡写的一次稳定价格,就带过去了。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这种不需要担心饥饿,反而困惑吃点什么好的日常幸福,真的并非人人都唾手可得。

中国人的幸运,再也藏不住了

中国人到底有多幸运?

好像每一次危险时刻,总是有人挺身而出,为之化险为夷。

饥饿时,有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年近九旬的袁隆平现在还不肯退休,思索怎么让娇贵的水稻在盐碱地上“接地气”。



如今在青岛的万亩海水稻已经试产成功。



我国有十几亿亩这样的盐碱地,多1亿亩地的海水稻种植,粮食产量就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

这样即便耕地有丰年荒年,收成不好的年份。我们依然可以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甚至我们还可以反哺世界,让更多人和饥饿,不再打一个照面。

军事落后时,钱学森哪怕被监禁了十几天也要赶回来。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曾用百年的耻辱证明了它的残酷与公正。

面对一片空白的祖国核事业,他说,“搞导弹,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之后,“两弹一星”在60年代相继上天,证明了中国有了捍卫自己的底气。

哪怕是现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为数不多。

可就是有人,替我们领先几十年来,挺直腰板。

疫情汹汹时,我们又被两位勇敢的老人保护得很好。

武汉封城前一天,中国的数据是589例(含死亡17例)。

放在现在的世界疫情报告里,这样数据的国家,你需要翻两页才能看见。

放在今天的欧洲,这数据激不起任何水花,国际新闻都不会报道。

可“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率先释放信号,确定人传人风险,提醒大家没事不要去武汉。



这位84岁的老人在武汉的一线奋战了2个多月。

回到广州后,还是一直工作,为我们做出疫情里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李兰娟院士如临大敌,随后提议封城。

一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封城,这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隔离事件。

一个提议的背后是“只顾性命,不顾声名”的勇气和魄力。



以15家全球顶级研究所建模推测,如果不封城,在疫情爆发50天后,中国感染人数就可以超过70万。



……

回顾历史,似乎我们的每一步都踏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彩蛋时刻里。

大到核武器,小到一粒粮食,危急如疫情来势汹汹,我们普通人从未因此犯愁,也从未因此羡慕其他国家。

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他的幸运时刻。

这些时刻不像思念心爱的姑娘、惦念家中的父母、离开久住的故乡那样突如其来,它更像是一种沦肌浃髓的、与生俱来的,本能。

因为,何其有幸,我们就在最好的国家。

资料来源:全国产经平台、知乎信息、微博信息、抖音信息、网络信息

未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123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