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混血美女留学生回国选秀 遭谩骂上了热搜(组图)

北美留学生日报 0



微博实时搜索#仲菲菲微博评论,你会看到针对一个普通女孩儿的一千条辱骂声。

波士顿的大学本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学的是反恐专业。

因为参加《创造营2020》这档中国内地的选秀节目却受到键盘侠群嘲,键盘侠甚至想要营造出“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浩大声势。

仲菲菲到底做了什么,要在网络上被公然“处刑”?



质疑仲菲菲的人主要针对她中非混血的基本人设——

父亲是非洲人,母亲是辽宁鞍山人。

仲菲菲在中国长大,国籍是中国,自我认同也是中国人。就这样,还是逃不过骂声一片。









(仲菲菲微博评论)

看完仲菲菲微博下方的评论,很多人都想加入“键盘侠”的骂战之中。

前阵子,刚刚报道过在美华人因疫情受到歧视,甚至遭到攻击。

没想到,当弱者网暴起别人也毫不逊色,忘记他人是如何对待我们 。



仲菲菲这个话题越炒越热,更多的人为这个女孩儿鸣不平。

“美的标准并不统一”、“我们应该更包容”...

此类评论立刻占据了上风,原本不起眼的女孩儿,一下子被这个“设定”炒到了热搜上。


的确,仲菲菲被骂相当无辜。

但在疫情的关键时刻,出现“种族歧视”令人不得不怀疑背后的是否有人在造势。



这种猜测并非无中生有,只是一切都太过巧合。

下面是网友对现有证据的一些总结:

1.关于仲菲菲的“评论”,最早的一条是19年11月25日,整整半年过去,这件事情又被翻了出来。



2.发布“种族歧视”言论的账号,男女都有,不仅仅是男士。

3.在仲菲菲上热搜的时候,前三都是娱乐类型的营销号,几乎是在同一晚集体声援仲菲菲。





(时间跨度很小,几乎是同一时间发布)

4.现在有据可查的是——

辱骂仲菲菲的微博账号并非都是旧号,也有刚刚注册的“新号”。

包括两个2020年2月20日注册的号,和一个4月6号才注册的账号。

看到这里,是否有人在故意带节奏。

利用大家疫情期间关于“外国人”、“歧视”等话题的敏感推波助澜,尚不好判断。



5.但大家再看看2月4号的另一件事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4月8日在例行发布会上用了近3分钟的时间回应台湾地区对他的人身攻击,称他“受够了”。

台湾网民已经持续骂了他3个月,民进党当局官员也参与其中。

甚至还有台湾明星加入骂战中。



谭德塞作为WHO总干事,曾经多次拒绝台湾地区加入WHO,遭致岛内不满。

而且他黑人的身份,又极易引起歧视。

很多人在疫情期间,借这件事情,对谭德塞本人人格做出攻击,被骂黑鬼,甚至遭到“死亡威胁”。



这件事情对控制疫情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牵动着各方的情绪。

疫情政治化很容易导致情绪的爆发,有人力挺谭德塞,有人反对他的政策,有人持中立态度。

而由谭德塞牵扯出的“种族歧视”又是一种政治正确,应该被所有人斥责鄙视的行为。



就在当晚,两个月前被骂的仲菲菲,被提上了热搜。

6.热搜上的阵营分的很清楚,各个营销号各有各的角度,有人讽刺男性;有人嘲讽黑人;有人不断抛出质疑...

随后,矛盾激化,争吵力度不断上升。

7.仲菲菲的名字,不断被强调的“反恐专业”,这些都成为这场舆论战中的热点被传播。



(图源:英剧《公关》)

英剧《公关》中就有借“种族歧视”炒作的桥段。

因为发表了歧视黑人言论被抨击的肥皂剧明星,选择和想要转型的童星一起合作。

这支视频对她来说也是个大好机会,能洗白自己的种族歧视,是一次互惠互利的合作。



(图源:英剧《公关》)

评论区的水太浑浊了,一切都隐藏着太多的不确定。

为什么在疫情最关键的时刻,在谭德塞被推向风口浪尖的时刻,仲菲菲被推了出来。

的确,评论区很多人的呼声都是真心实意,希望这个普通的女孩儿可以抵御网络暴力,能够出道。

但是,一个综艺节目,要去蹭疫情的热度。

这种做法不得不说,极其卑劣。

8.还有网友扒出了仲菲菲的背后的公司,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公司。

选择力捧仲菲菲意味着选择了“混血”这个点。

接下来,是否会再掀起什么舆论战也是未知。



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中国也成为了被歧视的群体。

我们在反对歧视的时候,更反对利用歧视炒作的危险。

种族这个东西在欧美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无底洞的存在,作为人口基数庞大的华人群体,多多少少在生活上都会感受到歧视,这归根于历史的问题是无法消除的,与其花个50年来讨论还不如理性对待比较实际。

在豆瓣吃瓜组,爆出这么一个事情,一位叫做Wending Mai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特意给教职员工发信件:“代表14亿中国人道歉。”



其实,歧视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群体。

即便是在自己团体的内部也有人“歧视”自己的身份,很多人说:

“站着好好的,怎么就下跪了?”

利用“歧视”到达自身的目的和“歧视”本身同样令人深恶痛绝。



有调查显示:

疫情期间,短短的两周内收到了1135份关于亚裔仇恨的事件,其中有38.6%的人是华裔。

在报告的人中有14.1%的人因为戴口罩被歧视,有89.5%的人因为肤色而被歧视。



歧视,切切实实存在于每个群体之中。

没在其中的人并不能体会到歧视,尤其是“种族歧视”带来的伤害。

前阵子日报接到爆料,疫情期间,美国留学生在家收快递的时候。

收到快递员冒名顶替替中国人签字的现象,而且还在姓后面加上了新冠病毒。





疫情爆发,有人在制造“种族歧视”,有人真正的“被歧视”。

电影《战狼2》中有这样的一幕,中国劳工在非洲长期工作,有些人在当地娶妻生子。

但因战乱,这些中国劳工要全部撤退,很多人因为亲人在而不愿意走。



但在现实中,非洲有无数被中国劳工遗弃的“留守儿童”。

据悉,在阿代罗生活的村子里面,就有20个混血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亲都是中国的劳工。在工作期间和他们发生关系,但是结束工作后,却选择独自一人回国。

 

他们中间很多人,在中国已经娶妻生子。

 

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他们所面临的可能是重复母亲的人生,在贫穷中度过一生……



有人在真正的受苦,而有人只是借热点消费痛苦。

舆论的水太深了,有时候正义也会被人利用。

每个群体都有带着有色眼镜的人,歧视走不远,利用“歧视”大做文章的人,更是另一种恶。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1058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