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养生,男欢女爱...一对贵族兄弟的巅峰人生(组图)

一条 0

2000年前的贵族生活,到底有多讲究?

南京博物院的展览

《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

让我们看到了汉代诸侯王的尊贵生活。

展览来源两座汉代王陵的重磅出土文物,

这两个墓葬的主人刘非和刘胜,

都是汉景帝的儿子,

其共同的弟弟刘彻就是汉武帝。








200多件展品个个经过精挑细选:

晚上有精美环保的“中华第一灯”

——长信宫灯用来照明;

宴饮有精细雕刻的铜壶,

可以分格烹煮的铜锅;

还有全国不足十套完整的金缕玉衣……

这些也展示出一种汉代态度:

审美、设计、实用,统统在线。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陈刚,

10多年前,就在大云山汉墓考古发掘现场,

现在,又是汉代文物大展的策展人。

一条采访了陈刚,

听他聊了聊考古、展览,还有盗墓。

“挖掘到这么多好东西,

就应该尽快把它转换成

可以供公众学习、欣赏的资源,

一直放在库房里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兄弟王》展览已经恢复对公众开放,

并将至少延期到2020年5月下旬 。

撰文 叶荔





大云山考古挖掘现场 摄于2010年


2009年1月,一个16人的盗墓团伙,往江苏盱眙市大云山山顶的一处洞口扔下了炸药。他们还来不及见期待已久的大墓,其中4人进到地下就再也没有出来。而凶残的同伙为了掩人耳目,把其中两人就近掩埋,另两人抛尸。

不久,搭载两具尸体的废弃车辆被村民发现,警方介入。而尸体鞋底的一种特殊的泥土,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细腻的青白泥,只可能出现在极高规格的墓葬中。

在警方着手调查命案的同时,考古队第一时间进驻大云山。



陈刚接受一条采访

“挖掘出这么多好东西,

很有必要向公众推广”


陈刚全程参与了大云山汉墓的调查发掘及资料整理 。他向我们介绍,从2009年到2013年,考古挖掘持续了近4年。历年盗墓贼对墓室的破坏,几度让考古队深感失落,但是也不断有惊喜和意外。发掘最高峰的时候,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近50人 ,从清理、钻探、绘图,到现场修复、文物保护,分工细致。



刘非墓出土的一组铜鹿灯



刘非墓出土的一组错金银铜虎


最后勘探发现,整个王陵内部面积为500米x500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大,主墓更是深达20多米,陵园内部则由3个主墓、11个陪葬墓组成,出土金银铜器等1万多件,被列为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墓主人确定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也是汉武帝的亲哥哥。刘非出生于公元前16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190年。

说起不断冒头的盗墓,陈刚坦言“我们都非常厌恶”,但这毕竟是法律层面的事。同时,他觉得如果这个地方有了盗墓,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就应该把挖掘和研究成果转换成可以供公众学习、欣赏的资源,“10年后能看到展览落地,非常有意义。”





《兄弟王》展览:

2个汉代王陵,1对贵族亲兄弟

从事考古工作十年后,陈刚逐步转型为从事汉代文物研究与展览策划的研究人员。经过两年多的筹备,他策划了一个全新的汉代主题大展:从大云山汉墓的1万多件文物中遴选出150组,再加上来自满城汉墓,包括明星国宝长信宫灯在内的80组文物。

满城汉墓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座汉代墓葬,陪葬品精美,发掘于1968年,也被列为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展览定名为《兄弟·王》,是因为这两个汉代墓葬的墓主人刘非和刘胜,恰好是一对亲兄弟,都是汉武帝的哥哥。同时,他俩又先后被封为诸侯王——江都王和中山王,作为汉代开国大帝刘邦的后人,享有奢华与权力。





在1000平米展厅中,两个王陵的精美文物穿插着出现,分《诸侯王权》《王室仪仗》《事死如生》《永生之梦》四个章节。每个部分都有重磅展品,一路看下来不会枯燥。

文物从考古现场,到最终能够在展厅展出,涉及研究、保护的方方面面。每个展柜温度、湿度、灯光的控制,也做了极高的要求。这次有很多文物是经修复后,首次展出。





“中华第一等”长信宫灯


跟随策展人陈刚看展,一上来,他就跟我们强调出这一点。“像刘非、刘胜这样汉代高级别的贵族,财力权力到位了,他们过世的时候,就会把跟自己生活有关的东西,都拿去陪葬。”

在展览现场,光是各种形制的大小灯具就有10来件,占据了中轴线的最佳位置。让人忍不住脑洞大开:一个熬夜看书的汉代贵公子,会是什么模样。

而大大小小的展柜,花了很大篇幅,去重现这两个兄弟的日常生活,像他们吃饭喝酒用的东西,宴请时候布置起来的陈设,听的音乐,身上戴的装饰品,美容、沐浴、调理身子的器物,都一一陈列出来,看点十足。

以下是我们从200多件文物中,精挑细选的10件。



1. 长信宫灯

刘胜王后窦绾墓出土

一踏入展厅,就可以看到中心轴线上的一件国宝文物——长信宫灯。整个造型是宫廷侍女的形象,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用了当时最顶尖的鎏金工艺,通体发亮。因为刻有“长信宫”三个字的铭文,就有了这个名字。





长信宫灯上过中学历史教科书,几十年来一直是汉代文物中数一数二的代表。

当汉代人坐下来翻翻竹简,把这件宫灯平放在地上,聚拢的光束照下来,高度刚刚合适,而且开口宽度还可以调节。





这盏灯还有一个环保主题,灯油在里面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可以经过体内去循环;用了一阵后,也可以拆卸下来清洗。

陈刚告诉我们,这件国宝明星的日常行程非常满,他每次看到它都是在不同城市的博物馆。而这次有幸从河北博物院借展到南京,展览前大家组装摆放时发现,每个部件都严丝合缝,设计、浇铸的工艺水平,都非常高超。“要静静地看上个至少十分钟,才能领会到设计的精巧,和汉代文物的美妙。”



2. 鎏金铜鹿灯

刘非墓出土

这是目前汉代考古发现中,唯一一组以麋鹿为造型的灯具。通体鎏金,自上而下由圆形的灯盘、灵芝仙草形支架、鹿座三者组成,这三部分可以拆解分离。



整个灯盘的中心落在鹿嘴巴中间的位置,底部除了4个脚落地,鹿尾又进行了一个艺术加工,成为另一个落地的支点,整体姿态优美、结构精巧。



3. 朱雀衔环杯

刘胜王后窦绾墓出土

这件文物的整个造型非常独特,中间是朱雀,衔着一枚可以自由转动的玉环,挺立在一只小神兽的背上,而这个匍匐神兽的双足又紧扣住两个高脚杯。朱雀的颈部和腹部,两个高脚杯的杯身上镶嵌有10来颗绿松石。



最为神奇的是,出土时两个杯内还存有朱红色印记,考古学家据此推测,双杯是用来盛放化妆品的。



4. 错金银嵌宝石虎噬熊铜镇

刘非王后陈羽墓出土


汉代的贵族交际场合,来宾都是跽坐在席子上的。在起身落座的时候,席子很有可能会被挪动,所以古人就在席子的4个角上各放1个镇子,称为席镇。

这组席镇的设计制作格外考究,1组4个,两两相同,主题造型是两个动物相互撕咬。



“这种动物相互撕咬的主题在西汉出现,不用说,必定是从遥远的草原文化中吸收来的灵感。”

特别奢侈的是,就在每个小小的铜镇上,嵌有玛瑙、绿松石共计50颗宝石。陈刚回忆当初考古队在一个没有被盗扰过的角上,发现了这几枚铜镇,“当时清洗出来一看,整个人傻眼了。”



5. 长毋相忘银带钩

刘非妃嫔墓出土

这是在刘非的一个妃嫔墓出土的,一件非常小的银质“合符型带钩”,带钩可以掰开成两半,也可以合上,像一个符一样。





上面浇铸了4个字“长勿相忘”,就是“长相思,不要忘记”的意思。

它出土的位置,大约在墓主人的腰间。在所有的陪葬墓中,这位叫淳于婴儿的妃嫔,她的墓室级别不是最高的,但唯独她“佩戴”着这样一件小小的信物。从这里可以联想许多,刘非和妃嫔之间的男欢女爱。



6. 铜分格鼎

刘非墓出土


这件三足铜鼎器是汉代人用来烹煮的食器。外表看着就是普通的鼎,而在鼎的内部,以四块隔板与一个圆筒分割出了五块独立的区域。

这说明2000多年前的人,就知道把食物或汤料分开烹煮,就像我们现在的九宫格火锅、鸳鸯火锅一样。这也是目前考古出土的唯一一件西汉时期的铜分格鼎。



7.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刘胜墓出土

这是一件用来装酒的铜器,从盖子的顶端,口沿到颈部,一直到底部的圈足,装饰纹样形成一个整体。



仔细看它的表面,纤细精致的错金丝和银丝互相并联,能够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金属细工工艺。壶身上还有铭文信息,其中“撎于口味,充润血肤,延寿却病,万年有余”等文字内容,与饮酒、养身文化息息相关。



8. 琉璃编磬

刘非墓出土

编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大型组合类敲击乐器,比青铜编钟要更早出现。编磬,一般是石质的,声音特别清脆。而像这样成套的琉璃质地的编磬,只有在大云山刘非墓出土过。

展厅里展出的4块,表面因侵蚀的缘故变成了灰白色,没有风化的地方还能看到半透明的质感。



这一组总共20枚,复原起来的话,从左到右按由小到大排列。现场的复原图看起来非常壮观。



9. 错金银博山炉

刘胜墓出土


博山炉是西汉时期贵族们中间非常流行的一种熏香器皿。这座博山炉分炉盖、炉盘、底座三个部分,炉盖可以打开,里面放置熏香。





炉盘的上部和炉盖,铸出了山峦叠嶂的效果,仔细看会发现有一些神人、神兽在上面飘荡,代表的是汉代人心目当中的仙界。



10. 金缕玉衣与镶玉漆棺

刘非王后陈羽墓出土


汉代人认为金、玉这些高等级的东西,如果覆盖在人的身体上,人是不会腐朽的;把形魄保存好,在另外一个世界才有可能永生。这就是穿“金缕玉衣”这种殓服的缘故。



大云山汉墓出土的这件金缕玉衣是刘非的妻子下葬时所穿,1000多块玉由金线连接而成。目前,我国考古发掘出土并经完整修复展出的金缕玉衣不足10件。



金缕玉衣之外,刘非王后还有一具“镶玉漆棺 ”,拿金银玉贴满,不惜成本。

这座刘非王后的玉棺,还解了一个谜。以往人们猜测玉片附着在木棺的外壁。而在大云山汉墓现场考古队员发现,运棺木及漆皮尚未完全腐朽,玉璧、玉片以髹漆方式附着在木棺的内壁。这也帮助修复专家更科学地完成了玉棺的修复工作。

全国修复完整的镶玉漆棺,目前就两件。1件是本次展览的这件,另一件是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棺,现在在徐州博物馆展出。





刘非和刘胜的“生活圈”

公元前100多年,刘非和刘胜这对兄弟,坐拥最顶级的王室贵族身份,但其实他们没有多少交集,两个人的陵墓也相隔甚远,一个在中原,一个在江苏。

他们性格怎样?有怎样的人生?爸爸、弟弟先后当上了皇帝,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暗花纹鎏金鸟形籥铜戈,刘非墓的一件兵器


15岁走上人生巅峰的刘非

公元前154年,刘非15岁,遇到了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同为刘姓的几个诸侯王叛乱,父亲汉景帝的帝国岌岌可危,就是“七国之乱”。

尽管年龄很小,刘非在这时候主动跳出来,支持中央政府打击叛军。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就给了他一个非常高的待遇,叫“赐天子旌旗”,意思是可以在某些时候使用皇帝的依仗规范,在整个西汉时期,只有两个诸侯王得过这个称号。





挂在马身上的银质装饰片


刘非墓车马陪葬坑里,留下40多块巴掌大的嵌宝石银质装饰片,根据展览上的复原图,我们可以想象马车出行时,身上挂满了高级的银片,这种规模,不是靠钱多就能拥有,而是要到等级达到最高,才能享受。



刘胜墓出土的酒器


早早看透人生的刘胜

《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场时说,“我乃中山靖王之后。”说的就是中山王刘胜。

司马迁也记载过一则刘胜的琐事。刘胜有一个被封为赵王的哥哥,经常主动去处理各种王国的公事。一次赵王碰上刘胜,就当面质问,“你每天做王,怎么能这样碌碌无为?”刘胜就回他:“做王就是要这样子吃吃喝喝,干这么多事情干嘛?让下面的小兵干不就行了。”

跟哥哥刘非相比,他没有参加过平定七国之乱,但是轮到他封王的时候,他已经看清这些纷争,所以他大概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不务政事 ,一心就做一个只顾吃吃喝喝的王。



历史剧《汉武大帝》中陈宝国扮演的汉武帝刘彻

亲弟弟当上皇帝后,

两兄弟的人生迎来转折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即位,就是汉武帝。当自己的亲弟弟当上了皇帝,他与刘胜、刘非两位哥哥的关系,顿时微妙了起来:本来是手足,一下就变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王 。

七国之乱之后,汉武帝也渐渐不再信任这些同为刘邦后人的诸侯王,也深知不能再给予他们太大的权力,像货币铸造、军事权力都开始收归中央,也就进入了真正的中央集权时代。

这时的刘胜,过的再也不像他15岁时候一样意气风发。

诸侯王的名字里还有个王,但实际上,不过就是个拿取朝廷税收俸禄的一个高等贵族而已。史书对刘非生命最后阶段的记载,就是整天吃吃喝喝,到了43岁就去世了。只有那些金银铜器,男欢女爱的信物,记得他是个生活滋润的贵族中年。

而不管帝国怎么天翻地覆,刘胜继续“乐酒好内、碌碌无为”,安安心心地当一个讲究吃穿用度的小王。按史料的说法,他的一生竟然拥有多达120多个子女。





墓门处的铜铺首 大云山汉墓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汉代墓葬的话,你心里会略微高兴一点。因为汉代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一个厚葬的时代。”陈刚这样谈起自己的考古心得。

20世纪以来,我国有好几个非常重要的汉墓考古发掘大事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回顾。其中马王堆汉墓和满城汉墓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发掘,而另外几个则是近十年来特别重要的。





考古队员清理满城汉墓中庭


满城汉墓:

2000年都没有受到盗墓贼的光顾


1968年, 全国正在举行“深挖洞,广积粮”的国防工程建设。无意中,挖掘大军发现了一个气派的墓室。在郭沫若的主持下,满城汉墓得以完整挖掘,被誉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因为开凿得非常隐蔽,建成之后2000年都没有被盗墓。

它是往山里横向挖洞,再在洞里开凿若干个房间。从墓道进去之后,里面两个相对大的房间,一个是中庭,一个是后室,用来放棺木。

中庭用来摆放墓主人日常宴饮、社交的器物,按照他活着时候工作、生活的场景进行布置。这次展览的展品大多出自这里。



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帛画局部

马王堆汉墓:

女尸、帛画,与诸多未解之谜


与满城汉墓差不多同一时期,湖南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因为一具尚未腐烂的女尸而引起了轰动。

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画面内容也令学者们捉摸不透。现在,马王堆的一些文物因为太珍贵又太脆弱,已经被列入了禁止出国名单。





大云山考古现场

大云山汉墓:

从曹操那个年代就被不断盗掘

在大云山汉墓中,考古队员曾经找到过一把木尺,上面的刻度恰好与东汉晚期的度量衡一致。也就是说,在刘非下葬后不到300年,就有盗墓贼看上了这块藏金埋银的宝地。

刘非墓竖向开凿,从山顶往下挖了20米,再在墓坑里面开凿出空间,最中间放置最为重要的棺木结构,称为“黄肠题凑”埋葬制度 。

古代盗墓贼就从山顶的最上方,也就是墓坑的顶端处开始一直往下挖掘。当陈刚所在的考古队挖到现场时,整个岩坑的开口处都被盗过了,一批又一批盗墓贼,都是盯着中间棺木那个结构去的。



刘非墓编钟出土现场

幸运的是,核心区一圈外回廊,上下两层,基本上保存完整。展览现场能看到大量的兵器 、乐器、餐饮用具,也多是从这个地方出土。

同时,考古队员也发现,整个大云山山顶就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的王陵区,里面除了埋葬江都王刘非,他的王后、妃嫔们,还埋了很多江都国的官员。



刘贺墓出土的大量金饼


海昏侯刘贺墓:

带动全民考古热

刘贺可能是史上最悲催的帝王:只当了27天皇帝。但是他的墓葬的考古发掘曾经引起现象级的全民热议。

2016年3月 ,首都博物馆海昏侯考古成果展的展览现场,成百上千的观众预约看展,只为一睹这位短命的汉代人,是如何富庶。有观众幽默地留言:“不是人太多,而是被那些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给晃的,耀眼的金光中是我贪婪的目光。”在豆瓣上,观众给6集的《海昏侯》纪录片打了8.7分的高分。

事实上,海昏侯墓的挖掘,也是由于居民举报在现场发现了盗洞,考古队才决定进行保护性发掘,能保存下来,非常幸运。考古工作者也借机不遗余力地向大众科普,考古的专业度和复杂度,和盗墓不可同日而语,希望能够阻止更多粗暴的盗墓破坏。



随着盗墓系列影视剧的热播,墓室文物的大众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无论是海昏侯刘贺,还是江都王刘非,依然留有很多悬疑,等待考古、历史工作者深入探究。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993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