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迷幻的国度 一旦疫情爆发 后果有多可怕?(组图)

世界华人周刊 0




截至目前,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4314例,死亡117例。13亿人口的印度一旦疫情大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令狐空





贫民确诊

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情况计划主任迈克·瑞安曾经表示:

虽然美国已经成为新冠疫情新的“震中”,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对抗新冠疫情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未来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印度控制该病毒的能力。

可怕的是,他的预言正一步步走向现实,新冠疫情很可能成为印度无法承受之重。
       


     4月1日,印度最大的贫民窟塔拉维,报告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56岁的男子,由于病情加重在当天夜里转院时去世。

该男子经营着一家服装店,并没有海外旅行史。目前他的家庭成员已被隔离,他所居住的整栋建筑被封锁,里面大约有90家商店和300家住户。

印度的确诊人数一直在慢悠悠地上涨,为什么对这起确诊如此紧张呢?        


     因为塔拉维贫民窟居住着至少150万人,完全就是城市的级别。但它的面积仅约2平方公里,在逼仄的空间里集中这么多的人口,卫生状况可想而知。

著名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就在此选景,还记得一群少年在贫民窟躲避警察的画面吗?低矮的房屋连成几片,他们从屋顶跳到地面,在狭窄的小巷里奔跑,旁边是漂在河里的垃圾。      
 


     通常来说,我们形容密集的高楼大厦为鳞次栉比。而贫民窟就像是一条被厨师摔在地上,鳞片散落苦苦挣扎的鱼。

2平方公里,150万人,民众之间的距离可想而知。一旦防控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而截至目前,贫民窟塔拉维已经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2例。




迷幻国度

人们常常称印度是一个迷幻的国家,从这次新冠疫情的表现来看,确实很迷幻。

起初,印度人对这场疫情保持了一贯的迷之自信,他们超低的感染率也一度让人怀疑:莫非印度人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真的炼成了百毒不侵的体质。

直到3月21日,媒体报道著名歌手卡尼卡·卡普尔在回国后确诊,她不仅隐瞒境外旅行史,还连续参加了三场派对,与众多明星大咖和政界官员会面。  
  


▲歌手卡尼卡·卡普尔      和她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达到400多位。

一时间民众从淡定滑向恐惶,仅仅3天之后,印度才不过500例确诊,总理莫迪就宣布“封国”。

比起欧美那些国家来,印度这觉悟也太高了!但种种迹象表明,印度此举并非高觉悟,而是因为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印度总理莫迪      虽然印度的确诊数据很优秀,但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他们采取的是早期美国的检测方式,给穷人设置了一堆条件,为富人铺出绿色通道。

印度究竟有多少人感染,谁也不知道!因此总理莫迪发出了悲壮的呐喊:“如果我们在未来21天无法控制疫情,我们的国家和家庭将倒退21年。”

但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又很迷幻,在施行封锁期间,印度警察大展神威。




 见到违反规定的民众后,有的警察要求民众下跪,有的要求民众做深蹲,有的要求民众做俯卧撑,有的要求民众在地上滚,还有的直接拿警棍敲打民众。    
   


     为了加强教化的效果,他们居然还带着新冠病毒形状的头盔。当一个怪兽头突然出现在你的车窗,心脏不好的人真可能吓出病。        


     如何为返乡民工消毒呢?

警察和卫生人员让他们蹲在地上,一边喊“闭眼”、“闭嘴”的指令,一边手持水枪朝他们喷射消毒剂。        


     对于那些需要强制隔离的人,他们更是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盖个“居家隔离”的章。人性的是,这种章不会轻易掉色,只要盖上一次管够十四天的隔离。

       


     此事国籍互换,微博立马瘫痪。不知道西方媒体是怎么报道这些事情的?




问题重重

然而摆在印度人面前的,绝非遵纪守法那么简单。最现实的问题是,要填饱肚子。

当总理莫迪下发封城令时,只留下了4个小时的缓冲时间。而印度的城市与贫民窟共存,就像前面提到的塔拉维,它就在印度最繁华的城市孟买。    
   


     数亿贫民听到封城令后,为了避免失业断粮,立即收拾行装返乡。而留给他们的,却只有4个小时。

于是,我们看到了远超中国春运的“繁忙”画面。无数人像潮水般涌向火车站,虽然政府禁止坐在火车顶,但他们却想到了另一个方法:挂在车窗上。    
   


     火车没票了,他们又像潮水般流向政府安排的数千辆长途公交车。但这些车依然严重不足,许多乘客干脆坐到了车顶上。        


     还有许多人什么票也没有抢到,只能徒步行走数百里,甚至上千里回家。短短几天时间,已有20多人死在路上。      
 


     媒体上不时传来一些悲伤的新闻,四名人员冒险穿越高速公路,结果被一辆卡车撞死。

一名叫兰维尔的快递员走了215公里后,突然倒地猝死。警方鉴定后认为,他是因为太累去世的。        


     但这些贫民,除了离开城市别无选择!对于没有积蓄的他们来说,封城期间的失业真的会要命!

与此同时,印度的卫生状况也世界闻名。      
 


▲图片来源于抖音博主刘墉(干净又卫生)

他们似乎对工具有深仇大恨,能用手的就绝不用工具。比如徒手捏去蛋糕上的异物,手蘸酱料抿在槟榔叶上,还有纯手工压制的冰棍。

更不用说用手抓饭的习俗,痛饮恒河水的神圣,畅喝牛尿饮品的豪迈。    
   


     由于信仰的原因,传统的印度人不在室内修厕所,因为这样“不洁”、“亵渎神明”。在2017年的世界厕所报告中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印度人没有实现“厕所自由”。

印度流行病学家阿什拉夫表示,通风不良的公用厕所,可能会气溶胶传播。他因此悲观地估计:“缺少洁净的水和干净的厕所,可能导致多地大暴发。”        


     至于医疗情况,那就更不用说了。随便翻看印度防疫的图片,到处是没戴口罩和戴着自制口罩的人群。像呼吸机和重症病床这样保命的贵重品,全都严重不足。

这个人口密度是中国3倍,人均经济却不到中国1/4的大国,注定是全世界疫情防控的关键!




贫富对立

经济落后、卫生糟糕、医疗不足,以上随便一个问题,都可能使疫情失控。但最严峻的问题是,印度巨大贫富差距下的大量贫民。

作为湿婆神的坐骑,牛在印度拥有神圣的地位。牛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与汽车、三轮等交具工具和谐相处。

猴子也很常见,经常拖家带口到街头溜达。开车前一定要注意,搞不好你车后就有一只猴。      


▲图片来源于抖音博主刘墉(干净又卫生)

但令人细思恐极的是,这些动物似乎嫌富爱贫,极少到富人区转悠。

富人区的街道干净整洁,根本看不到各种动物。高档的自助餐厅、进口超市、大商场应有尽有,和西方的发达国家没啥差别。 


▲泰姬陵     无论是朝霞还是夕阳,泰姬陵都那么美。

但在不远的小河边,就是刺眼的垃圾堆。        


     而整个印度,就好像泰姬陵与河边的垃圾堆。三分繁华,七分脏差,共存于一幅画。

绵延了数千年的种姓制度根深叶茂,虽然经过了现代文明的冲刷,仍然深植于很多民众的脑海中。

有8亿底层人民,连数字身份证都没有。缺乏数据的支撑,各个地方邦政府又如何管理这么多的流动人口呢?        


     更何况他们还有“达利特人”,也就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的数量相当庞大,大约有1.67亿人,相当于半个美国。

这么多的穷人,谁能保障他们的权益呢?        


▲印度富翁对印度公立医院的看法

一个印度医生悲悯地说道:

“你能洗手是一种特权,说明你家有自来水;有免洗洗手液是一种特权,证明你有足够的钱;可以足不出户也是一种特权,证明你有能力不去工作。 

“防止新冠病毒传播的大部分方法都适合富裕人群。根本上,这是一种由能够在全世界到处飞的富人传播,最后害死数百万穷人的病症。”




穷病当诛

从感情来看,对印度相当反感,因为近代的印度总是和中国对着干,无论是领土、经济、太空,还是军备,甚至主动挑起过战争。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印度的做法也很不地道。在中国前期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禁止向我们出口口罩,还禁止出口棉花。        


     虽然槽点满满,但在无视国界的病毒面前,衷心期望印度人能够挺过难关。尤其是那些穷苦百姓,印度的富人们已经通过种姓制度,踩着他们的肩膀登上了金字塔。

而更大的悲剧是,富人们霸占了医疗资源,多数穷人连检测的资格都没有。穷人们似乎已经注定,要为到处“飞行”的富人买单。        


▲ 印度种姓制度

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一条新闻:有7个印度的村民返回老家后,当地医生要求他们自我隔离14天。但这7人都没有单独的房间,为了不连累家人和别的村民,他们竟然自愿住到树上隔离。

对比那个满天飞的宝莱坞女歌手,就会发现:虽然他们贫穷,但他们更值得尊敬。        


▲图片来源于看看新闻

世界上最可怕的病,就是穷病。这种病我们也曾经患过,所以格外感同身受。

根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数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发病、患病、死亡都很高。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经常暴发。

“高的年份天花发病多达4万例、麻疹发病950万例。血吸虫病病例总数达1200万。传染病死亡在全死因中占第一位,结核病死亡为成年人死亡的第一位。”




     而现在的中国,却可以把新冠病毒这么凶狠的敌人打到笼子里。两相对比,才会明白此生不悔入华夏的含义。

虽然平常总是调侃恒河水,但此时我却希望恒河水有效,保佑印度人避过这场灾难。

因为灾难的定义过于可怕,就像北野武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9863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