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第一句:回国吗?回国吗?回国吗?(组图)

Mirror微申 0

2.27,美国出现第一例不明来源的社区传染。美股暴跌至史低,低过 2008 年次贷危机。



CNN 报道截图

一开始事情总是不引人注目。身处加州,熙熙攘攘的上学路上,能容纳千人的 lecture hall 里,宿舍楼下浩浩荡荡的罢工人潮中,音响震天的 night bar 里,美国没有人在意区区一例社区传染。

那晚我彻夜失眠。或许是因为我身为武汉人的缘故,所以对疫情的开端和走向有着十二分敏锐的嗅觉,以及强烈的即视感——此时的美国,如同 1.23 封城前的武汉的翻版,只是武汉正在痊愈,而在这里,一切才刚刚开始重演。一直想到天亮,我给爸妈打了个电话:

"我想回国。"



That's a Question

在听我讲完美国从上到下都满不在乎的态度之后,爸妈和我达成了认知上的高度一致:美国疫情才刚刚开始,两周之内会急速恶化。我离学期结束还有三周半,这学怕是上不安生了。

“先观望,做好准备。如果严重了,先试试能不能保住 i20 status,不然再入境就成问题了。实在不行考虑回国,严重的话,下学期不要上学了,final 也可以不考。”——这是我和爸妈的初步总结。



陆续确诊后学校的 strike

2.29 ,周围没人在意,我却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回国牵扯到的问题过多,我戴上口罩,脚不沾地地飞奔去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Scholars 和 Housing Office。而后,在讨论中扫除了几个选项,弄清楚流程,我面前的选择变得简单了:

为了安全和安心 gap 回国,或者赌一把,为了 i20 和学业留在美国。

3.9,在预测的两周内,不出意料,确诊的数目一天天增长。即使知道真实的感染数目远不止于此,我却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预测而感到轻松下来。



局势一天天更加紧张,top 高校一个接一个地停课并开始网课。次日,下午消磨时光的某个瞬间,邮件提示突然响起——网课终于也轮到我们了。

回国的决定,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当我决定回国时

我在思考什么

过了最初的激动之后,朋友圈开始大量涌现回国的想法,其中夹杂了大量对于回国的迷茫。

粗略归类,朋友圈的心态大概有两种:一是 “终于停课了,保命最重要”,再一是“在家上天价网课,太坑了”。不同的人对于自身安全系数、经济得失等等问题都有不同的考量,相比于之前干脆的二选一,网课的推广给 “回国” 这件事增添了更多的机会和风险。



一个人,第一年,在异国,在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要自己做出决定实在是太难了。两周以来,我的心底始终相信回国才是最符合我本心的选择,但那一丝焦虑和自我怀疑始终在临门一脚的关头拦住我。

我始终在寻找一个说服我自己回国或不回国的决定性理由:

首先,在做决定时,我有三个大前提:

1.在哪里才能活下去?

——如果我不幸感染,我所在的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我怎样保证自己能获得治疗?我和家人有没有能力承担治疗的时间、精力和开销?所在地的后续疫情走势及其次生社会问题(如经济问题,社会动荡程度)会有多严重,是否会对我造成影响?

2.我愿不愿意牺牲学业?

——我的学业和未来发展会因为回国网课/gap 而受到影响吗?在我做决定的时候,网课又会成为一个多重要的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它们会对我造成负面的后果?我愿意承担这份后果吗?

3.我的底线是什么?

——我对未来的形势有什么预见性的思考?跳出之前的思维,我还有别的方法可供参考吗?我对这件事的底线和 last resort (最后手段)是什么?

在这两个前提下,回国 / 不回国又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Option 1 - 回国:

——回国使我感到安全吗?我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到那时还能回国吗?我是否准备好了做长途飞行,并且能接受在旅途中被感染的可能性?回国之后如需隔离,隔离的流程是什么?隔离之后,我(尤其是我身为湖北本地人)准备栖身何处,且如何生活?

——我是否会因为回国而被取消 i20 和 F-1 签证?我是否需要办理新的 i20 和 F-1 签证?又该怎么办理?如果被取消签证,8-10 月开学重新回到美国的概率有多少?我是否愿意承担不能回到美国的风险?

——我的住房/生活资料是否会产生合同和经济上的纠纷及损失?我愿意承担这些损失吗?

Option 2 - 留在美国:

——在美国,周围的环境使我感到安全吗?本地政府有有效的作为吗?本地群众有防护的意识吗?有潜在或已确诊的病例吗?

——我是否有足够的食物?是否有足够的口罩等关键性物资?是否有避开聚集性人群的条件?是否有面对次生社会问题时可供栖身的庇护所?如果我住在宿舍,那么根据学校政策,宿舍还能住吗?



被买空的洗手液货架



保学业,还是保命?

经过资料搜索,询问学校各处及对于自身现状的评估后,其中有些问题我已经有了答案:(此处内容仅为个人情况,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及措施请咨询本校 oiss 及结合自身情况讨论)。



1.首先是签证问题:

能否留在境内?什么时候我能回到美国?

——如果要 gap 的话,I20 会被中止,15 天之内必须离境。自行网课?转学挂名?开医疗证明?这些取巧留在美国的方法,至少于我,好像都不太行得通。风险在于,鉴于现下的疫情和美国对中的旅行禁令(加之我是湖北护照),我要做好秋季都没法回到美国继续学业的心理准备。

如果在 3-4 月回到国内,8 月再重新回到美国,持有中国护照的同学依然有可能面临被拒绝入境。一旦在国内停留时间超过 五个月,F1 签证将被取消。

因此,回国的后果可能是有去(短时间内)无回。

2.其次是学业问题:

如果我选择 GAP,会对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吗?

——Oiss 的工作人员笃定地回答了我:“不会。”事实上,gap 是很常见的,除了可能会延期毕业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学生可以用任何理由申请 gap。具体的 cancel quarter的流程,只需要咨询 oiss 的工作人员即可。

此时我庆幸我是 quarter 制度下的学生,学期即将结束;semester 的学生学期刚刚过半,此时要做放弃学业的抉择,只会比我更加焦虑。

如果我选择上网课,又会对学业产生什么影响?

——纵观各大高校的网课通知,“四月” 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大多数学校的口径出奇地一致:学生应该做好四月份不能返校的准备——这句话传递出来的讯号是,四月之后,是继续网课还是重回 in-person 的教学模式,学校还在观望。



线上舞蹈课—图片来源Catherine.C

对于想回国的留学生来说,四月之后学校的政策是现下如何做决定的关键点。首先,没人能确定自己的学校在学期末到来前恢复线下授课的几率有多大。或许我可以做出预测来赌一把不会返校——毕竟中国学生手上已经拿好了疫情重演的剧本——但未来的事情谁也不敢打百分之百的包票。

我是愿意留在美国,以应对随时可能变化的政策,还是愿意回国上网课赌一赌,还是干脆 gap,一了百了?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希望回国上网课,风险又有多少?

——如果一旦在学期中需要返校,那么鉴于可能的旅行禁令的限制,我只能赌输。不仅依然需要 GAP 掉这一学期,还会额外浪费时间精力和高额的学费。如果幸运,学校不再恢复线下课程,那我则需要承担跨国网课本身的风险,时差、网络状况等都将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留在美国对学业影响最小,留在国内则或多或少会对学业造成影响。

3.再者是基本生存环境:

如果选择留下,我能否维持基本生活条件,保持自己不被感染?

——于我来说,很遗憾,我没有信心。我校的宿舍和食堂依旧开放,但集体居住环境让我感到十分不安。由于合同限制,从三月起,我还没来得及在校外租房,没有自己的庇护所,厨房和洗手间。

在加州,本地政府和周围的人几乎没有防疫的意识,依旧举行大型集会,学生春假去境内外各地旅游,没有人戴口罩。虽然这里的大环境友善,天天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我还没有被歧视过,但一旦事情恶化,人群开始恐慌,我觉得情况难以预测。



医疗是另一个大问题:我仅仅购买了学校的保险,也不认为我一旦感染,本地有足够的医疗资源能够治愈我,甚至收治我。

如果选择回国,住房有什么问题?

——房租还要交吗?走了的话行李放在哪儿?我一度担心我就算离境也要继续交房租(虽然我觉得,该跑路的时候破财也得消灾),但好消息是,在我校,一旦 gap,宿舍只需要交违约金就能取消合同,使我避免了承担过多的经济损失。

我庆幸还没来得及在外租房,因为自租房势必产生更多的合同和租金的问题,但我需要找租房的朋友或专门的公司放置行李。除此之外,对于我的室友来说,她也需要考虑:我走了之后,房间里还会不会搬进来陌生人?在疫情下,这个人会是可靠的人吗?她又需要离开吗?

因此,留在美国,我认为我没有能力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就我个人情况而言,回国人身安全更有保障,但对学业会有影响。留在美国很难保证自身安全,但对学业影响不大。



或许读到这里,你依然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所有的信息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收集,而只有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我们才有底气做出决定。两周以来,每天大脑飞速运转让差点崩溃——我甚至去看了校心理医生。但她对我说了同样的话:我不是你,我可以听你倾诉,但你需要收集信息,然后自己找到答案。

所以,在事情的最终,在漫长的两周之后,在所有问题有了客观的答案之后,于我而言更更更更重要的是:

“是什么阻挡着我做决定?我遵循自己的想法了吗?如果我还是在犹豫,那坚持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令我感到 shameful 的事情吗?而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回国 = 逃兵?

我知道做出决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二月底,从第一例传染出现的时候起,我和我的室友就开始购买酒精、洗手液,设立消毒区域,区分室内外的服装。我们戴上口罩,去非去不可的记 attendance 的课,其余时间宅在寝室里。



疯狂囤货

这些举措极大地使我们避免了一周后全美断货,确诊数量激增,人人担忧却无可奈何的窘境。时至今日,这些措施变得更加必要。可是那时寝室之外的世界一直让我怀疑人生:除了我,身边没有人焦虑,网上却又人人在焦虑。

一开始,在学校里,仿佛所有人——包括我的朋友们——都觉得我在大惊小怪,觉得回国是一件过分夸张的事。至于美国同学,更没法指望他们对疫情有着什么深刻的了解。

焦虑之外,我还多了份侥幸心理:万一不回国,万一改网课,或者到时候严重了再回国也不迟吧,何必要偏偏 gap 这一个学期呢,把自己弄得不尴不尬的?



三月初,我还在犹豫中。我隐约能感觉到,想回国的不是我一个人,但不是每个想回国的人,都能得到支持。

那时,在我认识的人里,只有湖北的同学们都说大事不妙,早早脱身;扩大范围,或许有很多人觉得形势紧张,需要观望;当然,还有好大一部分觉得完全没事儿的人。有人开始申请夏校,有人已经在当地找到实习,当我提起自己打算回国时,他们大多表情一言难尽,仿佛我是个逃兵。

Peer pressure 的大环境下,每人都只能暗暗地存着心思,生怕自己说出要回国的想法会被人笑话;也或多或少因为和我一样的原因,犹疑着做不出决定。



但在两周的反复思考里,包括在年初亲眼目睹了武汉的苦难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进入大学,身为成年人,需要关注社会时事,并对自己的未来走向有前瞻性、预防性的思考和准备,才不至于在问题来临的时候迷茫无措,并且错过许多本不该错过的机会——有时候它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再也买不到的洗手液和酒精,比如三天前那张比现在少 5000 块钱的机票。

观望固然重要,但是观望的程度和底线,则需要每个人自己揣摩。学业还是生命,前途还是健康?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选择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相同。而在形势发生变化时,改变并不可怕,坚持本心也并不应该被嘲笑和怀疑。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580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