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调查 中国经济重启 真的吗?假复工要不得(组图)

德国之声/环球时报/钛媒体 0

复工大潮重启中国经济 真的吗?

怎样平衡好恢复经济压力下的复工,与抑制新冠疫情大面积复发之间的关系,是中国领导层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在官方数据渐显乐观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和被逼作假的无奈。


"复工?口罩都没有怎么复工?"一位中国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杨先生这样说。他目前手下有1000多名建筑工人,50多位管理人员。他刚刚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筹集到了600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先让30位管理人员复工。每人每天用一个口罩,只能支撑不到一个月。

像杨先生公司旗下的管理人员如果真的能每天拿到一个口罩,还算是"幸运"的。据了解,这个中西部省会城市的一家国有银行管理层,每人每周只配发两只一次性医用口罩。之前所谓这种口罩只能用3至4小时的说法已经彻底被推翻,官方如今传播的消息是,口罩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复工的努力。中国官媒新华社3月初援引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了的信息报道称,96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及所属子企业管理总部(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等经营指挥体系都已于2月3日前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各级子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截至2月26日,中央企业所属4.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为91.7%,扣除按要求延迟复工的企业后复工率达到97.9%。

经济数据不容乐观

虽然上述数据只囊括了中国央企的复工情况,但从最新公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2月份中国农历春节结束后的这个月,经济运转情况并不乐观。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40.3,大降10.8个百分点,为2004年5月有数据以来最低;服务业PMI降幅高达25.3个百分点,仅录得26.5,为2015年11月调查启动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两大行业PMI均创历史最低,拖累财新中国综合PMI仅录得27.5,低于1月24.4个百分点。

作为中国上海市政府的"明星项目",美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在中国属于新冠疫情下第一批复工的生产类企业。疫情爆发之前,上海就已经出现过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抢购潮,主要原因是其囊括所有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后,不到人民币30万元的价格与其性能的对比。

如今,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大力复工的推进下,许多客户已经拿到了订购的车辆。可根据中国"财新网"的最新消息,目前已经有车主反馈,部分在中国制造的Model 3车辆控制器硬件代码与环保信息随车清单上标注不一致,被"减配"。特斯拉为这部分车辆安装的是HW2.5控制器硬件,原本应当安装的是HW3.0。而特斯拉汽车最具吸引力的一大卖点--自动驾驶,正是需要这个控制硬件的配合。

就此,特斯拉中国回应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于2月10日复工,因供应链问题,部分国产Model 3安装了较低版本的车辆控制器硬件。该公司称,待供应链恢复,将为这部分车主免费更换新硬件。

习近平的左右两难

根据中国官方发布的各地复工统计数据,截至2月中下旬,各地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超90%,江西、山东、江苏、辽宁、广东等地已超80%,福建、上海、贵州复工率超过70%。在30个公布企业复工复产进度的重点城市中,有16个城市规上企业复工率超过70%,广州、济南、厦门、青岛等城复工率已超过90%,领跑其他地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现,在2月中旬,官方公布的广东省复工率还不到最新公布数据(91%)的一半。同时该报援引中国工业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称,目前中国16家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中,已经有84%的企业恢复生产。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工人回到工作岗位。

对于中国的领导层来说,如何平衡好复工降低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保证病毒不会大面积复发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决策层的一大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一方面表示,要根据疫情分区分级推进复工复产,.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其他地区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继续抓紧抓实抓细。"

机器空转算复工?

最高决策层复工发展经济的决心,以及疫情仍然未过的现实让中国许多地方官员不得不在统计数据上造假,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由于中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活动是以用电量来衡量,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工人无法复工的情况下让机器空转,造成复工的假象。

该报援引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收集的数据报道称,全中国焦化厂的生产水平仍然远远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时期。尤其是在中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相关产能的回复率还不足之前的三分之二。焦化厂是专门从事冶金焦炭生产及冶炼焦化产品、加工、回收的专业工厂。生产出来的冶金焦炭是炼钢的燃料;回收、加工的炼焦化学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领域中。

星展银行收集的数据还显示,中国最大的6座燃煤电站的煤炭消耗量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一些经济重地,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在内,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复工。以出口型经济为导向的广东省,复工率更是只有大约45%。这与中国官方宣布的超过90%的数字有很大差距。

疫情冲击与全球化

德国经济也和中国紧密关联。许多德国企业目前已经预警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原因是生产所用的许多产品和零部件都来自中国。就此,德国政界已经开始酝酿推出扶持政策,增加对企业的补贴和税务优惠,帮助其渡过难关。

面对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面临的挑战,中国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张榕博在"中国日报网"上发文称:当疫情爆发,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是"孤岛"。他指出:疫情只是一次性冲击,全球供应链的秩序早晚会恢复, 但对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而言,我们更应当加看到的是,中国与全球之间关系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当全球疫情爆发,中国的稳定、容错能力,以及像产业驱动齿轮具有的刚性与韧性,保障了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转。

环球时报:疫情已是一劫,假复工更要不得

 随着复工潮的拉开,一些企业和基层公务人员反映,部分地方存在着复工数据造假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已经是一次严重的外部冲击,一旦这种复工不复产的弄虚作假成为一种风气,将对我们的经济产生更加致命的影响。

  由于疫情的影响,惯用的统计指标无法完成,现在基层多用企业用电额度加总和街道用电抄表总量相对照的方法来统计当地满员复工情况,这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统计途径。然而,一些企业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公共部门催促复工和提供复工激励的刺激下,虽然开了门但不生产,用办公室开空调和车间开设备空转的方式冲电量指标,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骗取政府提供的复工补贴。

  经济增长的韧性最忌外部性不期变量的连续性打击。按照新冠疫情将会对中国造成0.2%-0.5%的增速损失估计,加上去年贸易战对中国经济造成的0.2%-0.4%的增速损失在今年仍然有影响,二者合起来的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伤害可能要达到0.5%-0.8%之间。这将会使中国经济在去年6.1%的增速上预期下滑为5.3%。要是再加上复工后企业和部分地方为了获得激励而形成的假复工损失,参考0.2%-0.4%的损失额度,那中国经济在2020年,不管余下月份如何努力,经济增长都有放缓到5%或者以下这种自1993年以来的最低增长数字的可能。假复工做法实在要不得。

  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不仅在于它是一个产业全覆盖的经济体,而且还在于中国千千万万个厂商实体,更在于千千万万个新时期建设者的诚实努力。目前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尽快遏制这种假复工的行为:

  首先,发展多元化指标,使复工统计落到实处。基层干部和相关企业管理部门的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复工复产统计数据的用电伏功率和总功率对照逻辑基础上,参考企业用电量、用气量、银行流动性票据结算频率,以及物流动态遥感指数等,结合多维度的数据信息作为复工的补贴激励参考,从机会成本和边际收益对等的方向上让激励达到最优。

  其次,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等的监督。一方面,我们国家处在骨干行业里边的龙头企业,处在产业链上下道工序上的核心企业,处在创新领域寻找技术转型升级的前沿企业千万不要成为假复工的同行者或者盲眼人,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保证我们的重要环节不出现假复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这些企业平台性作用,对与他们相关的企业进行复工倒逼和监督。

  最后,借机清除“僵尸企业”,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假复工的企业中,也不乏一些本身就经营不善、效率低下,借机骗补贴的“僵尸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一经发现要重罚,清除顽疾。中国经济在去年人均GDP越过了1万美元,用发展经济学统计区间来度量,已经走出了中等收入陷阱且两只脚迈进了发达经济的门槛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一样了,如何实现质的提升,政府和企业如何共同合作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我们国家在新成长阶段的新任务。这次疫情也是对我们企业诚信体系的一次考验,诚信复工也应该被纳入到我们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中。

  除此之外,一些相关部门和基层干部也要克服复工中的形式主义,对于企业复工过程中的困难要有切实的了解和针对性的解决,对于复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科学问责,免除企业复工的后顾之忧。(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

背景报道:全国复工调查:50%已复工,70%尚未恢复招聘

随着疫情防控出现好转趋势,进入3月后,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已经陆续展开,年后招聘也开始陆续进行。3月5日,百度发布复工搜索大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复工相关资讯热度环比上涨678%,复工已经成为当下网民关注的绝对热点。从各行业复工数据来看,全国各行业复工比例已经陆续接近节前水平。

多地线下复工率已超50%


伴随着复工复产,人们关心的五大类话题分别为生活服务、复工保障、办公需求、交通需求等。




与此同时,企业虽全面复工,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大部分企业要求员工分批次回到公司,所以整体线下复工比例仍然处在逐步恢复阶段。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多地线下复工率已超过50%

从传统行业来看,由于行业工作性质不同,各行各业的复工比例也各有不同。近一个月,金融、汽车服务、餐饮服务、酒店和商超为五大热门复工行业。

据百度统计的复工数据显示,以上五个行业复工率均超过七成,复工所需的生活服务基本得以满足。




其中,多地金融业复工率超95%,保证了经济生活得以正常开展。沈阳、宁波、重庆、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排名前列。

疫情带来的风险尚未完全消失,为了减少接触,复产复工时,私家车出行增多。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汽车服务业复工率均超过95%,沈阳市再次位居榜首。

餐饮行业复工进展顺利,北京已有超九成餐厅开业,上海、广州、宁波、深圳等城市营业率均超过80%。

线下消费需求逐渐回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商场、超市正逐步恢复正常运行。目前,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沈阳等城市商超营业率均超过80%

在云办公这件事上,南方省份更积极,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广东省是云办公最勤奋的省份。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省份紧随其后,南方省份占TOP5中的三席。

除此以外,科技抗疫是疫情发生以来大家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相关新兴产业的关注度也在近期飙升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热度环比上涨超过100%。这些技术在疫苗、药物研发、病毒研究、防控等领域的应用尤其受到关注。

娱乐餐饮旅游复工比例垫底,仍有3成职场人未返城




智联招聘春季求职竞争周报(2.24-2.28)显示,随着疫情爆发得到进一步控制,各省市鼓励企业防控下有序复产复工。根据本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14.5%的受访者于2月24日复工,目前未确定复工时间的企业占比35.2%。

从具体行业来看,在从事娱乐/体育、酒店/餐饮业、教育培训、度假/旅游业的受访者中,还未返岗工作的占比均超过6成。这些行业的服务场景主要为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




智联招聘简报也指出,截至2月28日已经有72.8%的职场人已经返回工作所在地,还有近3成依然没能返城。在还未返城的受访者中,34.9%表示年前已经离职,另有29.3%的职场人还在家中等待公司复工的通知,而28.8%由于当地社区和交通的管控而无法离开。




复工员工:仍担忧经济形势与健康


智联招聘简报指出,有序复工后,企业采取的防疫措施主要集中在发放防疫物资、日常健康检测、卫生消毒,分别占比35.5%、34%和21.1%。回答“没有任何措施”的受访者仅占4.5%。




而对员工来说,经济环境、个人健康、收入情况为疫情期间办公的主要顾虑所在;此外,对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可能导致的个人发展、工作业绩与失业问题的焦虑也进一步困扰着职场人。




七成企业招聘工作未恢复,普通员工岗位缩招


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各行业人员返工与招聘也正在进行中。智联招聘春季求职竞争周报(2.24-2.28)显示,招聘需求与求职数量都在进一步环比上升,人才市场在本周环比回暖趋势进一步提速,这反映出人才市场在进一步回暖。

与上周相比,复工后第四周的招聘职位数环比增加21.43%,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速为35.05%。该周报也指出,今年的招聘动作在疫情影响下虽有延后,但目前招聘需求还在不断向高峰攀升,预计接下来几周人才市场也有望保持反弹。

钛媒体摘录了周报中几项数据:

1、7成企业招聘工作未恢复,缩招对象集中在普通员工岗位,应届生招聘规模保持原有水平的企业不足一半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整体招聘规模有所缩减,分别有34.1%何36.5%的受访企业表示“缩招”与“不确定招聘规模”,而招聘计划不变的企业仅占两成。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72%的企业表示复工后招聘水平还未恢复正常水平。52.7%的企业表示想等到疫情过去再说,另有36.3%和28.6%的企业表示大批务工人员还未返岗、公司经营状况不好,17.6%则直接取消了招聘计划以节约成本,进行自保。




在缩招的企业中,缩招岗位主要集中在普通员工,占比高达60.5%,其次是28.9%的一般管理者。中层与高层管理者由于在人力资源市场结构中本身占比较小,招聘需求的收缩程度也较轻,资深专业人士岗位基本不被波及,也证明这个角色也是可替代性最低的。

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32.5%的企业对今年应届生的招聘计划还不确定,表示应届生招聘计划“没变化”、“有所增加”的企业整体占比45.2%,但应届生受到的疫情冲击整体好于社招人群。

2、复工第四周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875元/月

本周企业平均招聘薪酬为8875元/月,较上周环比下降1.42%,从环比增速较快的行职业来看,近期人才招聘需求规模扩张快的少有高薪领域,主要以生产制造行业等为主,因此整体薪酬水平环比小幅下降。




3、小微企业招聘需求环比上涨突出

如图所示,规模在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与20-99人的小型企业在招聘职位数和简历投递数较上一周涨幅明显。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分别为22.77%与27.79%,投递简历数也分别上涨37.83%与38.33%。小微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虽受到疫情影响,但复工后一个月内韧性明显增强。




4、房地产竞争热度最高,通信行业崛起

在复工后第四周,热门行业排行仍以房地产、证券期货和投资行业为首。房地产行业不仅处于热门,人才招聘需求也比较高。

疫情防控期间,通信行业的复工复产对于全国企业都有良好带动作用。

此外,去年启动商用的5G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医疗行业数字化升级,实现远程医疗、信息和数据共享等多种功能全面落地,通信人才需求量进而增大。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450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