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永居条例冰火两重天 西媒:游戏规则将改变(图)

多维新闻 0

中国司法部公开的外国人久居条例意见稿在互联网掀起不小的风浪,其引发的舆论震荡毫不亚于眼下这场全民抵御的白色“战疫”新冠肺炎(COVID-19,俗称武汉肺炎)。

然而,就在国内舆论“过江千尺浪”之时,国外主流媒体鲜有评论。仅有的零星报道不是转发或再编辑中国官媒通稿,就是非主流的小众媒体才不吝啬笔墨。究竟是何原因让国内外舆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态度又如何?




居住在中国深圳,与中国人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外国人。(饶永霞/多维新闻特约)


红墙外质疑与观察

RADII网站2月28日报道,“外国人在中国的公民身份”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当中国司法部(Ministry of Justice)2月27日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份新政策的公开征询意见稿时,社交媒体上开始充斥着各种意见。

有些人对这种包容性政策措手不及,因为这种政策欢迎符合某些标准的外国人。如果你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或者在关键领域拥有专长,这些建议将使你更容易申请在中国大陆的永久居留权。附加的权利将赋予外国人在中国购买房地产和住房的更大自由。

在网上,这个话题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既有反移民情绪,也有与目前许多其他国家类似的更开放的观点,还有关于中国人身份的辩论。

“你认为给你一张纸,上面印着中国国籍,就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公民吗?”不可能的!一位网友写道,“文化血统必须是绝对的。”还有人补充说,“没有理由把外国人介绍到受保护的中国国土上来!”

其他人则更加乐观。“一件好事!一个写道,“更多人才介绍!”

该报道认为,中国的立法者将如何回应公众舆论还有待观察。

RADII是一家面向北美年轻受众以报道当今中国见长的独立媒体平台,其目标是在中国和西方之间架起文化理解的桥梁。

台湾《自由时报》3月2日报道,中国司法部日前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草案,订定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条件、规范申请程序和流程,向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稿;许多中国民众认为申请条件太宽松,未来这些取得永久居留的外籍人士轻轻松松就能享有多项社会福利,纷纷发起“反条例”、“民族自救”,号召向官方反映强烈反对意见。

不少中国民众都对此条例持反对意见,并愤怒表示,申请条件太过宽松且模糊,一旦通过还能轻松享有多项社会福利,如今纷纷在微搏上发起“反条例”,主张不能这么容易让外国人永久居留中国,永久居留证应通过严格审核。


红墙内求贤若渴


由国际知名科技媒体人陆刚博士创立动点科技(TechNode)官网3月3日报道称,如果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草案获得通过,可能会将永久居留权扩大到包括投资者和科技行业工作者在内的外国人。

报道指出,这只是许多国家政府正在采取的举措之一,目的是重组中国的移民体系,减少官僚作风和不确定性,这可能会阻碍科技人才的发展。

如果没有国际人才,中国发展半导体等技术的目标就会变得困难得多。

中国学者表示,中国有大量的中低端劳动力,但在创新方面却缺乏人才,通过这些规定,可以看到中国吸引人才的制度设计。

中国华东区最大英文报纸《上海日报》推出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SHINE,以及《中国日报》英文版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仅是对中国官媒新华社的通稿进行编辑后发布,并没有进一步解读。

文章指出,征求意见稿明确,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是永久居留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身份证明。

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外国人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外国人,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荐,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的外国人,如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区域引进并经主管部门推荐的急需紧缺人才等,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

征求意见稿规定,永久居留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留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征求意见稿要求,为永久居留外国人凭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外汇、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住宿登记、财产登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等事务提供便利。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409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