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终于体会到海外华人好山好水好无聊的痛苦了

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0

疫情发生后,在国内的朋友终于可以能体会海外华人平日“好山好水好无聊”的“痛苦”了。大年初三晚上,在加拿大的我看到闺蜜转发了一个段子:“是不是在家里闲的发慌?天天想着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看了好多的综艺电视电影纪录片?跟小伙伴们交流也只能靠手机?想约小伙伴出去吃饭玩耍约不到也没地儿去?超市采购成了为数不多的放风机会?在大街上见不到几个人?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点不到外卖?快递变成慢递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恭喜你,你终于体会到大部分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了!!“ 这段子一下触及了我的笑点。

我把这个段子转到了一个同学群里。这个群很小,里面都是当年一起留学的同学,除了我以外,其他人如今都在国内的不同城市居住。末了我说:“同学们,这次咱们终于过了一个一样的年!“ 他们回复了我一堆笑哭和握手的表情。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一样。

在海外居住数年,早已习惯了没有春晚的年三十晚。不过往年在年三十上午刷朋友圈、看国内亲友或惊艳或吐槽春晚却是例行之事。而今年,朋友圈里春晚的信息踪迹全无,几乎全是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这次疫情的爆发,给鼠年春节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霾,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也能感到这层霾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有位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一边看电视一边刷朋友圈的我,感觉精神要分裂。” 我感同身受:世界仿佛在这一天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狂飙猛进的绚烂世界,另一部分是被疫情笼罩的灰色人间。

无论如何,日子还要照旧过下去。春节期间,病毒暂时还没传到加拿大,一切按部就班。下午接回放学的孩子,我赶紧打扫卫生。在国内的时候,母亲总在年三十到来前把家里打扫干净,连窗帘都要洗过,垃圾也要赶在三十扔出去,然后初一初二都不能往外扔垃圾,以免“破财”。这一“迷信”习俗的最大好处,就是督促想偷懒的人打扫卫生吧,我也不例外。



 年三十的中式年夜饭

晚上约了去一个朋友家吃饺子。其实朋友和我都是南方人,过年吃饺子并不是我们的传统,不过她先生是北方人,而在讲究多元文化的加拿大,我们常常身不由己地践行着将各种传统混在一起的大杂烩生活方式。新学年开学时,学校曾经让孩子带过一份材料回来,里面列出了十几种各族裔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包括中国农历新年、印度排灯节、犹太人的光明节等等,还有一份表格,如果孩子需要请假去参加本族裔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家长提前填好表格给学校就行。这份材料可以说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最直观的体现了。

晚餐后孩子们忙着玩电子游戏,朋友把电视打开,选播了春节联欢晚会。但我们都无心观看,就坐在餐桌边聊天,中间也用微信和国内的父母视频拜年,都不约而同地叮嘱他们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记得戴口罩和勤洗手等等。外面一直在下雨,回家的路上没看到几辆车,更没有行人,今年注定是个冷清的新年。



 大年初一的西式晚餐

大年初一正好是周六,睡个懒觉起来,我做了一盒点心椰子球,下午去另一个朋友家。这次我们的晚餐是西餐:烤三文鱼排、奶油烩青口蛤蜊、蔬菜沙拉,主食是烤小土豆和面包。其实在饮食方面,我的西化程度很低,基本保留了中国胃。不过这几道菜都是我喜欢的,尤其加拿大盛产优质三文鱼,不尽情享用太说不过去了。更何况,大年初一吃鱼也符合“年年有鱼(余)“的传统。

我给女儿换上了一套中式裙装,上身是红色立领小夹袄,前襟用浅粉、浅绿和白色丝线绣了一只鹿和花卉图案,下装是墨绿夹棉短裙,裙裾也用丝线绣了与衣服同款的花朵。这是在淘宝上买的,夏天母亲从国内过来探望我们的时候帮我带了过来。大家都夸这身裙子漂亮。



我想起去年女儿过年穿的衣服是一件中式夹袄连衣裙,大红底子,正面用金线绣了两条金鱼,鱼尾用了金色亮片装饰,特别喜庆。我们去一个商场观看舞狮表演,部分市政府官员和市议员也出席了庆祝活动。观众里各个族裔的人都有,包括我的伊朗裔邻居也去了。华人反而不太多,穿中式衣服的就更少,女儿的裙子就显得格外亮眼。舞狮结束后,有个议员跑过来,问我能不能让他跟我女儿合影,因为觉得孩子的裙子特别漂亮,又应景。我同意了。于是女儿和那个议员走到两个“狮子”中间,媒体纷纷举起相机,拍下议员的“亲民”镜头。



 2019年春节庆典活动上一位市议员与女儿合影

今年春节,大多伦多地区原定举办的很多庆祝活动因疫情而延后或取消了,虽然还有一些没取消的,但我们也没有了去观看的兴致。就在年初一的晚餐期间,我接到好友Z君的微信,他转了一条突发新闻给我,说是加拿大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这名病患是1月22日乘坐南航飞机从广州飞抵多伦多的。Z君告诉我,他也是坐那个航班回来的。

Z君此次回加之前,我们曾说过要找机会聚一聚。但前天抵达后,他发微信给我说,鉴于目前的形势,这次就不聚了,他准备在家自己隔离两周。好巧不巧,他竟然是与首位确诊病患同机返回的。这消息令我有了双重的担忧:病毒终于来了,而好友不幸身处风险。Z君说他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他有没有任何机构通知他,他说没有,他也是看新闻才发现自己坐的竟然是同一航班。我感叹到,看来政府的措施还不到位啊,Z君回复道:“可能还不够重视“。

初二几乎一整天都在忧虑中度过。上午看加国新闻,联邦和安省卫生部门负责人都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首例确诊病例的情况及疫情可能对加拿大造成的影响。我留意到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正在想办法联系该病患乘坐航班前后三排内的乘客。航班上的座位信息通常要经过联邦交通部允许才能获取,想到加拿大省级和联邦政府之间并不总是那么高效的协调能力,以及种种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方面法规可能造成的擎肘,我又发了条微信给Z君。我说不如你自己给安省卫生部门打个电话吧,如果能确认你的座位离那个人的距离,也可以安心一些。

Z君告诉我,他已打过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毕竟是星期日,所以他自己到医院去了,正在等医生,看是否需要检测。过了一会儿,Z君告诉我,医生给有关部门打了电话,确认他的座位离那名病患很远,感染机率很低。医生建议他再自己观察几天即可。谢天谢地,终于有了个好消息。网上陆续看到更多报道,联邦和省卫生部门的人回答了民众关注的各种问题,我之前的种种疑虑都找到了答案,一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初三是周一,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微信朋友圈里虽然还是有很多令人担忧甚至揪心的消息,但也开始出现一些苦中作乐的段子和视频,有数花生米的、通过视频跟朋友干杯的等等,透着一种苦中作乐的悲壮感。

我再次和国内的母亲视频联系,她告诉我,这几天都没出门,原先约好的一些聚会都作罢了。母亲一向是爱热闹的人,看来这次也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了。不得不说,国内一旦政府重视起来,宣传工作总是卓有成效的。母亲还告诉我,白天她站在客厅窗前看下面的街道,看了老半天,只见到4个行人经过。

如今疫情已超过一个月,仍时刻牵挂国内的朋友。这两天,国内朋友发来的问候信息让我哭笑不得。好几个朋友微信问我:听说加拿大和美国的超市发生了抢购潮?你快点多屯些吃的吧。我一查新闻,可不是,北美还真有几个超市的大米被抢空了。

我用这两天同样热传的一张图回复朋友,在北美,真的不用抢购粮食。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4005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