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不能盲目乐观 疫情还有卷土重来风险(图)

中国新闻网 0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如何?拐点何时到来?在重症患者救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以降低病亡率?

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等介绍了中央指导组指导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进展。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

经过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认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的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

目前,各地共选派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的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6000多人,可以说是精锐出征、专家云集。

选派核酸检测人员支援武汉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

国家卫健委全力推进湖北省武汉市开展社区防控工作,为此提出一系列措施。

比如对四类重点人群实行“5包1”的管理模式,社区干部、社区网格员、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民警、志愿者,5个人从不同角度帮助一个重点人员。同时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5万多人、社区干部3万多人、志愿者5万多人下沉到社区,开展拉网式的逐步排查。

另外,国家卫健委还从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区、市)选派了300多名实验室检测人员、环境卫生与消毒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协助湖北省、武汉市开展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对重点场所、特殊场所、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通风进行检查指导。

制定多种轮换休整方案 保证医务人员旺盛战斗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

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多种医疗队的轮换休整方案,保证医务人员始终保持持续旺盛的战斗力。第一种是在医疗队的内部挖潜;第二种是将近期派出的医疗队与1月份派出的几批医疗队进行整建制的轮换;第三种是把近期到达的医疗队分成几个医疗小组,编组到早期到达的医疗队中,以此拉长排班频次。

甘肃的医疗队经过人力补充后,医生可以做到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半到两天,护士工作一天可以休息两天半到三天。重庆的医疗队,医生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从50—60个小时下降到现在的25—30个小时,护士每周的工作时长由40个小时下降到20个小时。

武汉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治愈率从14%提高到64%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

为了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采取了“四集中”的办法。在武汉确定了11家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床位达到了9000多张。这些重症医院,集中了全国90多支国家级、省级医疗队伍,约有13000名高水平医务人员,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密切配合,重症患者治愈率从14%提高到64%。

不能盲目乐观,疫情还有卷土重来风险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

现在还不能盲目乐观,疫情依然严峻复杂,还有卷土重来的风险。为了确保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不出现疫情反弹,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组织督导组对各省区市预案制定情况、医疗救治力量准备情况、有关保障供应储备情况进行督导。在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如果出现因为防控措施不到位、引发疫情反弹情况,会严肃处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专家组分析研判认为,零增长并不等于零风险。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仍然面临着反弹的压力,所以还是不能盲目乐观,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从全国疫情态势来看,湖北省和武汉市仍然是疫情的中心,湖北以外的省份仍然要防控可能出现的暴发流行,尤其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一些地区就可能面临着疫情的死灰复燃或者反弹。下一步还是要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要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关系。

钟南山领衔发文:就诊时不发热患者超5成!不要误读超长潜伏期

当地时间2月28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临床特征”研究论文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正式公开发表。

报告显示该研究病死率为1.4%,相较于SARS-CoV和MERS-CoV(中东呼吸症)较低;新冠肺炎患者中位潜伏期为4天,重度、非重度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研究团队特别强调,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



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据介绍,该研究纳入了来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来自全国31个省(市)共552家医院的1099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926例为非重症,173例为重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当地时间2月9日,该论文已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率先公开发表,当时为未经过同行评议版本,已引起广泛关注。

研究指出,截至2020年1月29日,有7736例新冠肺炎患者在552家研究中心住院治疗,研究团队获得了其中1099例患者(14.2%)的临床症状和结局数据,其中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的患者量最大,为132例。

纳入该项研究的新冠肺炎患者中,3.5%为医务人员,1.9%有野生动物接触史;483例患者(43.9%)为武汉居民。在武汉外居住的患者中,72.3%有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其中31.3%曾去过武汉;25.9%的非武汉居民既未去过武汉,也无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

研究团队认为,分析显示约2%的患者有野生动物直接接触史,四分之三以上的患者是武汉居民、曾去过武汉或曾有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这些发现与其他最新报道一致,包括家庭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患者传播疾病和分为三个阶段的暴发模式。研究者认为,该项研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中位潜伏期位4天,大于14天仅13例

在1099名患者年龄分布分析显示,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0.9%的患者小于15岁,共有41.9%为女性。其中,25.2%患者至少合并一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入院时,926例患者的新冠肺炎严重程度被归类为非重症,173例患者被归类为重症。重症患者的年龄比非重症患者大7岁(中位数)。

该研究指出,潜伏期定义为接触传染源(野生动物或者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可能最早日期与出现症状(即咳嗽、发热、乏力或肌痛)的可能最早日期之间的间隔期。研究得出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研究还发现,重度、非重度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

然而,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关伟杰、梁文华、何建行和钟南山在解读时强调,仔细查阅整个人群的潜伏期分布规律,发现潜伏期大于14天的共13例(12.7%),而潜伏期大于18天的仅有8例(7.3%)。研究人员认为,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

1099例确诊患者病死率为1.4%,较SARS低

在治疗方面,大部分患者(58.0%)接受了抗生素静脉用药,35.8%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41.3%接受了吸氧治疗,6.1%接受了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

研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是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CU)、采用机械通气或死亡。在该项研究中,67例患者(6.1%)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送入ICU的5.0%、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2.3%和死亡的1.4%。173例重症患者中有43例(24.9%)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事件。

研究团队提到,尽管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死亡总人数多,但病死率似乎低于SARS-CoV和MERS-CoV(中东呼吸症)。研究团队在这项研究中确定的病死率为1.4%,低于近期其他团队报道的病死率。他们认为,原因很可能是样本量和病例纳入标准的差异,由于轻症患者和未就医患者并未纳入本研究,因此真实的病死率可能更低。

就诊时不发热占大比数 单以发热检测或漏查

该研究结论还显示,在症状方面,入院时有发热的患者占43.8%,但住院期间有发热的患者占88.7%。第二个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67.8%)。恶心或呕吐(5.0%)和腹泻(3.8%)很少见。研究团队表示,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与SARS-CoV相似,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胃肠道症状不常见。

但该团队提醒,不发热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高于SARS-CoV(1%)和MERS-CoV(2%)感染患者,因此如果监测病例的定义侧重于检测发热,则不发热的患者可能会被漏诊。研究还强调,尽管新冠病毒和SARS-CoV具有种属相似性,但一些临床特征可以将新冠肺炎与SARS-CoV、MERS-CoV及季节性流感区分开来。

此外,在新冠病毒传播渠道上,研究团队在讨论环节指出,SARS-CoV、MERS-CoV和高致病性流感的一般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可能也相同。但目前已在胃肠道、唾液和尿液内检出新冠病毒,因此需要对这些潜在传播途径进行研究。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3649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