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二恬 0

  愤怒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这句话适合身处不公境遇的人,同样适用于创作者。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因英文名Clint Eastwood中Eastwood一词可直译为东方木头,影迷一般称他为东木导演)时隔一年拿出的这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以愤怒作原料,向人们胸膛射了一颗够劲儿的子弹。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海报

片子延续以个体书写群体,干脆利索,硬朗直接,像锋利的呐喊和质问,问善举的有无,良心的底色和正义的去处。

片子激发观众的扪心自问

如果我是一个有良知的无名之辈,我在这个社会上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

如果冤枉我的是远远比我强悍的媒体和政府,我能否获得一个普通人应有的尊严?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我可以怎样有效避免做好事却被泼脏水?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立场

作品根据1996年亚特兰大公园爆炸案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理查德朱维尔是一名安保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现了炸弹装置,使上千人幸免于难。一夜之间,理查德朱维尔的名字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东木导演擅长在关系中塑造人物,形象准确,完成高效。五个最主要的形象,简直刻在观众心里。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左起:保罗沃特尔豪泽、山姆洛克威尔、东木导演

电影第一场戏,办公室里。律师沃森布莱恩和理查德的关系迅速建立。

体型滞笨,性格执拗,对于工作的过于认真程度,行为语态像个孩子,这些特点都在沃森两人的对话里展露无遗。

你来我往间,沃森强烈而直爽的性格,也渗透进观众心里。

第二场电玩打枪戏和第三场理查德告别,二人之间的情谊和彼此的性格,都又加深了一步。不得不服,老爷子太会处理了。

在校园做保安的戏,干净利索,一场触发,一场解决,一场跟好朋友抱怨,埋下两个种子。

紧接着女记者出现,出离愤怒,脏话乱飞,想方设法利用性别及身体优势,颠覆记者的知性形象。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左起:东木导演、奥利维亚王尔德

FBI的探员接着出现,和记者一样,抱怨自己被派去百年公园这样无关紧要的地方。记者和探员分别代表了美国最强大的两股力量,媒体和政府。

至此,除了理查德的妈妈波比,电影最主要的角色都出场了,不到十分钟内,完成了人物形象和心理动机的构建。

选角精确特别加分。

电影根据《名利场》杂志关于理查德的报道改编而来,看到原型人物的照片,就能体会到角色找得多么贴合。

敦厚的母亲和敦厚都不足以形容的理查德,和片中形象简直一模一样。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名利场》杂志中理查德朱维尔的报道

律师由山姆洛克威尔出演,给人物增加了一份迷人和帅气,凶起来恰到好处。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左起:山姆洛克威尔和沃特布莱恩

记者由奥利维亚王尔德出演。她演出了女记者咄咄逼人、招人烦的劲头。

看过《广告狂人》的朋友应该能明白,简直没有第二个人比乔恩哈姆更适合出演FBI探员,高大帅气又傲慢之极,简直是精致的混蛋。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一部影片历经时间淘洗后,人们会记得什么呢?不是故事的节奏、架构和运镜,是深刻的人物形象。这部电影做到了。

如果说五个主要人物当中,妈妈波比和理查德相对站在同一立场上,那律师、记者和探员无疑都有着自己的视角和动机。

尤其是记者和探员,社会地位和工作属性赋予他们的权力,太容易让人忘记个体的渺小无力,误以为平台的势能就是自己能力的证明。

特权思维和傲慢偏见被喂成打不倒的怪兽,公平和真相不再是值得敬畏和追求的价值,只是私我完成任务的工具。

英雄或罪人,就在一念间

乱世出英雄。

假如没有爆炸案,在正常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里,理查德这样的人只会显得不合时宜,举止怪异。

恰恰在爆炸这样的危险到来时,他对制度规范近乎迂腐和苛刻地执行,使他能够拯救千万人,造就了某种不凡。

这样的对比显然是导演有意安排,爆炸前的平庸不受尊重和爆炸后的人人夸赞,一个人的不同境遇反映出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欺弱慕强。

影片有两个丝毫不出人意料的反转,或者说导演已经用足够强大的铺陈告诉观众,理查德的命运一定会在你想到的地方出现转折。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一次是他成为所谓英雄的时刻,一次是英雄被冤枉成嫌犯的瞬间。

如此下来,观众更能集中体会的是,原本应该因正直负责而骄傲的好人,如何在权力和媒体的共谋下,在世界的非议和恶意注视当中,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痛苦和屈辱。

而无论英雄还是罪人,理查德的生活,都再也没有往日的平静。

导演用将尽十分钟来呈现爆炸案发生的过程里群众的恐慌和场面的混乱可怖。

这时场面有多残酷,之后理查德就会获得成倍于此的荣耀和关注,在他被怀疑为嫌犯时又会遭受成倍于荣耀的攻击和唾弃。

全片两小时十分钟,在半小时之后,理查德已经成为银幕上的英雄,媒体争相报道,书商想要为他著书立传。

好景不长,在片中不到十分钟的笔墨后,理查德就陷入泥潭中拔不出来。

在校园埋下的引线在此处引爆。教授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有道出真相的义务。

FBI也以阴谋论的视角照单全收,肥仔妈宝男反社会,这些标签太有利于编织一个独行罪犯的形象。

理性和逻辑是奢侈品。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肖探员的行为完全印证了这一现象。

当被质问理查德和罪犯的作案时间时,一句他有同伙的无据推测就能打发过去。最后,当FBI解除对理查德的嫌犯认定时,肖依然坚信理查德并非无罪。

这样的偏见的普遍,就是平凡人生活中的隐形炸弹。

我们感受到屈辱和愤怒,一方面替理查德,另一方面也代入了身份背景皆庸常的自己。

影片的后一半,理查德被FBI戏弄、哄骗、施压,被媒体不实报道、疯狂曝光。我们跟着揪心。

没有人能在发出诽谤后宣称自己无辜,没有人能在不公的环境中确保自己免于受害。

信仰的东西,摧毁了自己

理查德太天真了,正是他最相信的事物亲手害了他。

他一直渴望成为警官、保护人民,学习法律、痴迷打枪,一切都为了这个目标努力,甚至将其作为信仰一样追寻。

但正是FBI,这个美国政府权力最集中,貌似最能保护人民的机构,一步步怀疑他、构陷他,将他从拯救民众的神坛,一下打入爆炸案疑犯的地狱。

而理查德一直在为FBI辩护,似乎只要合理化他们的行为,就能保持自己的信仰完好无损。

忍耐、忍耐、忍耐。

配合、配合、配合。

我们同情理查德,但在观影过程里,一定有一种情绪充斥观众心里怒其不争。

明明FBI在想方设法诓骗陷害你,你为何还要配合他们工作,对警方和政府投以百分百信任?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这是我们和沃特律师一致的立场,是我们对理查德的不理解。

在理查德从被动受欺到主动反抗的过程里,他对于权威的信仰的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

观众情绪得以释放的地方也随着理查德的觉醒而来。

反抗,站起来反抗。

沃特带着情绪激怒理查德。

理查德终于生气了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我选你是因为只有你,不把我当五岁小孩,不叫我零食袋飞艇米其林男和皮尔斯柏里道格贝!你是唯一一个把我当人的人!

现在你只冲我大喊大叫,叫我去做别人!我不知道怎么去做那样的人!你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我!

到这,观众没办法再去指责他。

他只是他。做错的是在公权机构内滥用职权的人,做错的是摧毁民众对官方信任的人,错的不是一个依旧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错的不是一个依旧相信的人。

最后,理查德终于选择回击,他问肖你们到底有什么证据指控我么?

我以前以为联邦执法部门对人有最高的要求,我现在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再这样想了,尤其在经历了所有这些后。

我做了我该做的,一些人因此还活着。你觉得下次有保安看到一个可疑的包裹,还会打电话报告么?

他们会想,我不想成为另一个理查德朱维尔,所以我就跑开好了。

这才是最悲伤的地方,人们对于公共体系的信任就是一步步这么瓦解的。

在《名利场》那篇名为《美国噩梦: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的报道中,理查德对于媒体有着比片中更为激烈的反应,影片中FBI去理查德家采取头发,搬走各种生活用品作为物证,甚至把波比的特百惠都带走,诸多细节和台词均真实地发生过,甚至比影片中更为激烈。

自证清白,是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理查德44岁因心脏问题去世,他的母亲波比认为,爆炸案新闻等一系列事情对理查德的早逝有着很大影响。

影片的结尾某种程度上是大快人心的,真正的罪犯落网,理查德又当上了他喜欢的警官。

而那篇报道以理查德的话作结,他说我回不去了,因为在人们心中,他不再是那个无辜的人,也不再是拯救生命的英雄,而是一个可能无辜的理查德朱维尔。

残酷的是可能。

这才是噩梦降临的时刻。

这样的世道,才是最令人寒心的、最坏的世道。

×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26/9174961.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