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美国开辟软件战场 中国科技公司不能再犹豫了

大包科技 0

过去多年,电脑、移动端操作系统和生态可以说一直由美国的微软、谷歌和英特尔等公司掌控,尽管中国公司不断尝试“攻山头”,但收效并不算明显。不过,随着国内研发企业走向联盟,这一状况开始改善。比如国产统一操作系统,也就是UOS横空出世,以及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即将诞生。

另一方面,美国在5G设备领域的竞争中,显然落后于中国。为了争夺这一行业的话语权,美国政府除了多次使用政治手段,目前还正在召集多家科技公司,从5G软件方面“围攻”华为。

可以发现,在全球最新的顶级技术之争下,中美两国的企业,由以往的各自为阵到逐步走向联盟。在两方的科技阵容形成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政治博弈,这将是一个长期议题。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中美软件系统之争现状如何。

1

在全球智能手机应用生态上,我们都知道,谷歌应用商店历来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和谷歌最初的“联盟”和“捆绑”策略有关。

2007年11月,谷歌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还有电信营运商,共同组建开放手机联盟,研发改良安卓系统。随后谷歌以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安卓的源代码。



这种模式拉开了安卓在全球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序幕。在第二年安卓智能手机宣告诞生后,安卓系统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等等。

应用的越广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越大。2011年,安卓超过封闭的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到目前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大约八成。

在安卓做大之后,谷歌被质疑垄断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及滥用安卓支配性地位“预装”推广自家应用。

于是,谷歌把所有可能被反垄断罚款的产品“打包”到谷歌商店中,然后再将应用商店深度植入到安卓系统中。这样谷歌既跨过红线获得了收益,也让应用商店进一步壮大。

但是,近几年华为、小米、OPPO、vivo通过激烈的厮杀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称雄时,在应用生态上却是各自为战,整体建树不大。

首先,在国内用不了谷歌应用商店,四大国产手机厂商在国内出货时基本都预装了自家应用商店和相关软件。

但是在国外,谷歌应用商店大行其道,另外很多欧美国家不允许预装软件。这就让国产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在海外显得弱势。

以弱对强,在兵法里面有一计“合纵”策略。最近有外媒消息显示,华为、小米、OPPO和vivo正在联手打造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让国外的开发者把他们开发的App同时传到四家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

从作用上看,这个平台能让海外的开发商更轻松覆盖多个应用商店,和营销他们的应用程序。可以预见,平台壮大之后将对谷歌Play应用商店的主导地位构成一定挑战。

据说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最快会在3月正式推出,平台最初将覆盖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内的9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将会拓展至全球市场中。

但是,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官网的介绍是去年8月就已经成立,而且目前只显示了小米OV三家公司的信息,华为并不在其中。

不过,或许“现在不在,不代表未来不在”。

分析原因,小米、OPPO、vivo的结盟有达成合作的基础。三家公司均属于全球智能手机头部厂商,在新兴市场增长迅速,而且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其中小米在印度拥有强大的市场销量和用户基础,OPPO、vivo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强悍的市场销量表现。

通过组建联盟这番操作,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行业话语权,在与谷歌的后期谈判中获得优势。

另一方面,这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国产手机厂商的利润率。近年来,随着硬件销售放缓,中国手机厂商正试图夺取更大的软件和服务市场份额,应用商店、预装应用、广告和游戏等都被看作是可能产生新收入和利润的领域。

2019年,谷歌仅在应用商店服务中,就获得了88亿美元利润。小米、OPPO、vivo也希望通过联合出击,在海外分得一杯羹。

不过,有人认为,传统上相互竞争的公司组建联盟很难取得成功,从长远来说,还得看具体执行情况如何。另外,其中可能涉及的谷歌GMS服务授权也是潜在的重要问题。

诚然,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如果凭借强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在不同地区的优势,统一协调好各方技术和利益来推广这个平台,产生的影响力将难以估量。

至于影响力有多大,确实需要看联盟后期执行力度如何,以及提防谷歌的“连横”策略。

另外,在抗击谷歌GMS整个框架上,华为公司目前走在了前面。1月16日,华为面向全球发布了HMSCore 4.0,进一步拓展HMS和鸿蒙生态。

目前,华为全球注册开发者已经超过130万,接入HMS Core的应用数量超过5.5万款。HMS生态已覆盖170个国家和6亿人口。

未来,随着华为开放速度加快以及各项创新能力加强,HMS生态的数字大概率还将持续增长。

2

说完手机应用商店,再来聊聊电脑操作系统方面。

众所周知,美国微软的Windows“独霸”全球电脑操作系统数十年。而为了抗争微软的科技霸权,近二十年国内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做了许多努力:

2000年,北京中科红旗软件公司成立,推出红旗linux;2001年,国防科技大学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研制推出银河麒麟;2003年,上海中标软件公司成立,推出中标普华linux;2008年,武汉深之度科技公司推出“深度”操作系统;2013年,中国CCN联合实验室成立,与天津麒麟联合推出优麒麟。



除了以上比较知名的国产操作系统,还有SPG思普、雨林木风、凝思磐石、共创Linux、COS、湖南麒麟等等。

国产操作系统多点开花,取得一定成绩。几大麒麟和“深度”操作系统开始脱颖而出,在军工、政府、金融、电力、教育以及大型企业等领域取得不少订单。

但是,在中国可谓撼山易撼Windows难。基础相对薄弱的国产操作系统在面对Window的软件生态、盗版问题、以及游戏性能优势等挑战时,仍然无法逾越这座大山。于是,国产操作系统开始逐步走向联盟。

2010年12月16日,民用中标Linux和军用银河麒麟系统正式合并,宣告将以“中标麒麟”品牌统一出现在市场上,并开发军民两用的操作系统。

四年之后,天津麒麟成立时,又将湖南麒麟旗下的“麒麟”与“银河麒麟”等无形资产整合在了一起。

中标软件、天津麒麟都隶属于中国软件集团,而且两家公司的操作系统都基于Linux内核,但被曝出各自为政,出现中标麒麟适配龙芯,而银河麒麟适配飞腾CPU的竞争局面。

但国内操作系统企业现状是普遍小、散、弱,配套软硬件生态分散,无法形成合力效应。在发展矛盾日益凸显情况下,产业急需打造统一技术体系和生态环境的自主操作系统,屏蔽CPU架构体系差异等,构建更完善的生态。

最终,2019年12月6日,在中国软件母公司CEC中国电子整合下,业界期待已久的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正式合并。这意味着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宣告诞生。

实际上,在两大国产系统合并的半年前,CEC中国电子已经签署协议,联合中兴、深之度等公司在打造了统一操作系统联盟,并在武汉、南京、北京等地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团队。

自去年10月起,基于Linux内核的统一操作系统开启了四个版本的快速迭代,从发布面向桌面和服务器的测试版本到正式版发布,历时不到4个月。

1月15日,统信软件公司正式发布国产统一操作系统UOS 20,支持龙芯、飞腾、兆芯、海光、鲲鹏等芯片平台的笔记本、台式机、一体机、工作站以及服务器,拥有多款原创应用、原生软件以及专属桌面等。

另外,在硬件方面,UOS能够兼容联想、华为、清华同方、长城、曙光等整机厂商的40余款终端设备;在软件方面,能够支持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安全等200多种应用和业务;在外设方面,能够兼容主流的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由于适配的产品、芯片、软件以及相关设备达到国产高峰,并且表现出较优异性能,UOS 20的发布甚至看作国内操作系统史上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但这背后,它能快速取得成功离不开武汉深之度公司。某种程度上,UOS20可以说是深度v20改良版,而深度系统经历了12年发展迭代,目前用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开源操作系统排行榜上排行名最高的中国操作系统产品。

整体来看,目前国产操作系统已经基本具备替代Windows 系统的水平和能力,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尽管生态建设和研发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正在逐步改善和壮大。

而在未来,随着国内UOS统一操作系统、“深度”以及“中标麒麟”再向前跨越一步,或许至少在政府及公共机构替代微软的Windows系统指日可待,甚至在民用领域获得更多突破。

3

在前面说到的电脑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应用生态上,中国暂时不及美国。但在5G设备领域,美国明显落后中国。

为争夺这一领域的话语权,美国曾使出浑身解数遏制中国的华为、中兴等企业。但在收效甚微之后,美国开始蓄意集中力量从5G软件上突击。

去年底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拉拢一些科技企业在5G技术上合作,用开源软件提供替代华为的产品。



这项技术就是Open RAN,属于TIP联盟的其中一个计划。TIP是2016年由脸书发起,旨在基于开源软/硬件部署电信网络。目前,TIP联盟已有超过500家成员,其中沃达丰,西班牙、德国、英国电信,以及诺基亚、英特尔、三星等都是主要成员。

经过几年发展,三家美国公司Altiostar、Mavenir和Parallel Wireless已从TIP联盟中已脱颖而出。

不过,由于美国政府要求参与5G开源软件计划的企业开放自己的技术,这可能威胁到一些网络设备供应商的利益。于是甲骨文和思科公司拒绝了美国政府的“邀请”。

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因此停止这项计划。他们一方面宣扬“5G软件正在取代硬件”,同时警告一些美国公司在5G竞争中不要落得像柯达一样的后果。

1月,一个由两党参议员组成的小组曾提议,美国政府应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5G软件标准的相关研发。尽管美国监管部门正在考察这项计划,尚未最终决定,但特朗普已明确表示支持。

最终,在美国政府的“威逼利诱”下,2月,AT&T、微软、戴尔等公司已达成合作,将共同打造5G通信网络的“先进”软件。软件系统预计在18个月内上线,最终目标是确保“美国5G架构和基础设施”来自国内公司。

在美国政府推动下,有人说,OpenRAN可能将颠覆传统基站设备市场的游戏规则。一旦形成规模,开源软件供应商来自美国,通用芯片由英特尔提供等,整个生态都有利于美国。

但是,Open RAN是5G网络中的组成部分,离不开5G核心网、基站、通信系统等支持。这些系统最终仍要由华为、中兴等设备厂商去做。Open RAN不过是一个软件,说颠覆是夸大其词。

另外,华为在全球5G必要专利中占据绝对制高点,微软、戴尔在蜂窝网络使用的高度专业化技术面前还是“小白”,Open RAN涉及的复杂检测、验证和故障维修等,都是美国政府的挑战。

不过值得华为警惕的是,全球第二大电信运营商沃达丰也一直是Open RAN计划的积极推动者。去年10月,沃达丰启动OpenRAN规模试验,供应商就是美国的Mavenir和Parallel Wireless。

不到一个月后,沃达丰就宣布了全球行业内最大的一次招标,计划覆盖欧洲14个国家,超过10万个站点和4亿人口。

实际上,自2016年起,美国、德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国的运营商,以及科技公司联合成立的RAN开源组织便不断涌现。目前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都已经加入一些RAN联盟,但华为正处在“犹豫”状态中。

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华为本身应该比任何人清楚“备胎”的重要性。毛主席曾总结“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一口号,意味着要从最坏处着眼,往最好处努力,这对“犹豫”中的华为以及其它中国科技企业或有所启示。

综合看来,在中美软件系统生态竞争中,国内企业实力较弱的一方,如果各自为战容易被逐个击破,而“联合行动”在目前形势下相对明智。



而在未来,随着国内的科技创新速度加快,以及“团体”阵容加强,国产统一操作系统、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以及华为HMS等将对美国构成有力挑战,最终斩获更好的成果。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278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