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犹太人” 温州人这一次,必须曝光!(组图)

视觉志 0

>也许没有人想到,距离湖北千里之外的温州,

竟然成为除湖北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地级市。

 

当我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武汉的时候,

温州却在一旁默默自救……

 

 01 

截至2月21日15时,

温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04例。

这个数据超过了本省省会杭州,也超过一线城市北上广深。

 



(图源:丁香医生)

 

不过这也让人相当疑惑?

相隔千里之外,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温州,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感染者呢?

 

早在2017年11月份的时候,

湖北日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武汉:打造温商”第二故乡”》的新闻报道。

 

报道中写道:

 

“武汉市主要负责人表示,

目前武汉市生活着17万温州人,

是除温州外,温州人最为聚集的城市。”

 



(图源:湖北日报)

为什么温州人喜欢去武汉呢?

我们都知道,温州人特别喜欢做生意。

他们也常常被叫做“东方犹太人”。

现在,很多产业也都在往中西部转移,

武汉对温商来说,

正是那个非常理想的落脚之地。

 

首先,武汉是九省通衢之地,

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

这就为商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其次,

根据《中国城市消费升级报告2018——“双11”十年大数据透视》显示:

武汉2017年较2009年双11人均消费力排名明显提升,

从第八名蹿升至第五名。

这说明武汉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最后,武汉汇集着众多名校,

有百万大学生的人才优势。

在这个地方,永远不用愁招不到人才。

 

总得来说,

便利的交通,巨大的消费市场,强势的人才储备,

这一切都为温商提供了天时地利的营商环境。



(图源:视觉中国)

以至于到后来,

武汉已经有3000余家温商企业。

在武汉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汉口北批发市场,

温商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在机电、印刷等行业,

温商的更是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两座城市紧紧相连了。

 

 02 

从疫情发生,

温州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温州市市长姚高员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说,

春节之前约2万人返回温州,

除夕开始返温人员增量还是特别多,

从除夕到2月2日,

10天内,约有29000人从外地回温。

 



 

可是,即便困难重重,

温州,依旧上演了教科书式的硬核自救。

 

疫情一开始,温州的反应速度就极快。

不拖沓,不怠慢,不观望,

严格的防疫措施那是一条接着一条。

截至2月21号,

温州市已经发布了12条疫情防控通告。



(图源:温州发布)

 

期间1月31号的时候,

温州市还发布了25条紧急措施。

2月8日,温州又进一步出台12条深化措施,

将防疫工作由“外防输入”向“内防扩散”升级,

实施“集中硬隔离”占比超过96%。

这些举措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严。

就如同织起了一张天罗地网,

让病毒休想再进来。

 



 

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也都不敢对疫情怠慢,

店铺关门,不随意出入,严查体温……

有位新华社的记者来到温州,

24小时里,记者在不同场合,

被测试体温30来次。

虽然这座城市变得安静了,

可是它也变得更安全了。



(图源来源:新华网)

 

此外,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治疗,

温州还准备了10家定点收治医院, 8家后备定点医院,

总床位达到2150张。

 

医疗救治力量除一线1600多名医务人员外,

第二梯队540名医护人员动员培训已完成。

温州版的“火神山医院”更是创造了又一个神速。

仅用了7天就将一家刚刚竣工,

尚处“空壳”的骨科专科医院,

改造成具备接诊能力的定点医院。

 



(图源:钱江晚报)

 

这一系列的措施执行下来,

那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截至2月21号,

累计治愈已高达245人。

 

 03 

 

疫情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每一个温州人也在用行动让这个城市快速迎来春天。

 

温州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紧急将

过年回家的员工再次召集回来。

老板给员工三倍薪资,并且报销机票。

 



(图源:乐清日报)

 

一个生产车间内,

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负压救护车灯具,

一些员工还动员全家帮忙赶工。

虽然因为原材料的问题,成本直接翻番了。

但即便赶一套亏一套,

厂家说也说要全力以赴。

因为多一辆负压救护车,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图源:中新网浙江新闻)

 

温州一家公司接到抗菌消毒液包装的任务,

在48个小时里,不仅紧急召集工人,

还联系供应商,制版,生产,品检,直至出库,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负责人说,开工这批单子成本比平时高很多,

可以说是亏钱的。

不过,接这单时就没想过赚钱。

 



 (图源:温州新闻)

 

 04 

20年前,作家莫言在给温州籍作家张翎的作品写序时写道:

“地球上也许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

但没有温州人去不了的地方”。

据2014年基本侨情调查数据显示,

温州共有68.89万海外华侨,

是浙江省海外华侨最多的地区。

疫情发生后,

那些身处海外的的温州人,

也在为支援家乡拼尽全力。

在阿联酋创业的90后迪拜小伙,

动员公司50余人,连续30多个小时工作没有睡觉,

筹措了25吨医疗物资。

创业三年,他现在还没挣到钱。

一向精打细算的他说,

唯独这件事没有预算,也不会有预算。

 



(图源:汉网)

 

马来西亚的温州华侨朱卫东率领员工

在当地展开地毯式地搜索,

最后,终于费尽心思抢购到了500箱抗疫物资。



(图源:温州晚报)

18000公里以外的巴西,

30多万名华侨华人踊跃捐款,

紧急采购450多万个各类医用口罩,

11000多个护目镜和7500多套防护服。

 



(图源:浙江新闻)

 

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华侨华人募集了

约2吨国内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

这批物资共有200箱左右,包括口罩、防护服、防护镜等。

温州旅美同乡会荣誉会长王俭美说:

“我们的支援行动在继续,

只要航班不停飞,我们每天积少成多,

尽最大可能,不断往家乡发送救援物资。”



(图源:人民网)

由30多个国家、地区,

270余个侨团捐赠的270万件防疫物资,

更是通过包机,

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直飞温州。



(图源:网络)

 06 

 

因为国际快递手续繁琐,

但是家乡又急需物资,

为了节约时间,一些人更是当起了“人肉背客。”

人在温州的日本华侨唐升克买空了

日本一家仓库的25万个口罩。

为了让口罩尽快带回国,

他自己飞去日本,亲自把口罩带了回来。



(图源:浙江新闻)

意大利华侨傅勇克从米兰带回

当地侨胞捐赠的10万个口罩、2000多件防护服,共103件行李,

他的托运单,被称为“史上最长托运单”。

 



(图源:浙江新闻)

远在阿联酋迪拜的弱女子周东伟,

收到有9大箱医疗物资亟需人肉携带的求助消息。

二话不说,她就马上答应。

更是在领着4个孩子的情况下,

将9大箱防疫物资,跨国“人肉”带回。

她说:“我也曾是一名医护人员,

能为家乡做一点小小的贡献,再累也没关系。”

 



(图源:浙江新闻)

 

15岁少年赵珺延本来在印尼的舅舅家过寒假,

但因为疫情,他主动挑起了重担。

独自从印尼背回15000个口罩,

登上了当时从印尼回国的最后一班航班……

 



(图源:快点温州)

 

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高能”“有温度”的

温州籍青年们自发在线上集聚起来,

为筹措“抗疫”物资群策群力。

 



 (图源:人民网)

人人都说,温州人有钱。

甚至因为有钱,

有人就给温州人扣上爱算计的帽子。

他们真的爱算计吗?

当然不是。

这场疫情也让我明白了人家活该有钱。

他们务实,高效,有凝聚力……

他们有顽强的意志和及时止损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

即使温州处在湖北外的疫情“重灾区”。

但他们依旧上演了「教科书」式的自救。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打心底佩服。

即使以后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温州人去克服, 

但希望他们挺住,再坚持一下。

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湖北以外的“重疫区”,为什么是温州》

中国新闻网:《疫情下的展现企业担当:亏本赶制 全球采购》

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浙江温州:“人肉带货”开展城市自救背后的故事》

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市委书记点赞华侨海外抗“疫”故事》

快点温州:《「感动!」海外温州人抗疫日记》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40235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