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轶论文:穿山甲中发现病毒 与新冠约90%相似(图)

新京报 0

医学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2月18日发表了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管轶、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等人论文,论文提到,在广东、广西截获的从东南亚走私来的穿山甲中,发现了冠状病毒,并且与新冠病毒(2019-nCoV)的相似度在85.5%到92.4%之间。

这篇名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华南地区马来亚穿山甲中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的论文认为,尽管蝙蝠可能是2019-nCoV的原始宿主,但尚不清楚任何有助于转移给人类的中间宿主的身份。

论文报告了中国华南地区在反走私行动中查获的穿山甲中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基因组测序显示,这些在穿山甲身上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与感染人的新冠病毒有大约85.5%至92.4%的相似性,分属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两个子谱系。

华南市场被清理增加宿主动物寻找难度

论文提到,许多早期病例与湖北省武汉市的华南海鲜市场有关,推测可能是这次人畜共患病新冠肺炎的来源。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报告了从市场上获取的环境样品2019-nCoV呈阳性。但是,由于类似的生鲜市场(wet market)已经被证明了与2002-2003年的SARS暴发有关,因此野生动物似乎也可能参与了2019-nCoV的出现。

暴发前,华南海鲜市场上有许多非水生哺乳动物可供购买。不幸的是,由于市场在疫情暴发后不久就被清理了,因此从市场确定野生动物中的源病毒具有挑战性。尽管现已鉴定出2013年从云南菊头蝙蝠中取样的冠状病毒与2019-nCoV密切相关,但尚未在其他野生动物物种中检测到紧密相关的病毒。

论文认为,穿山甲发现的冠状病毒的多个谱系与2019-nCoV极其相似,穿山甲应被视为新冠病毒可能的中间宿主,应严禁在生鲜市场中出售,以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播。

广西、广东查获的穿山甲都带有冠状病毒

研究人员调查了穿山甲的病毒组成。他们表示,这种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最不合法贩运的动物:它们既被用作食物来源,其鳞片也被用作传统中药。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许多穿山甲种类被视为极度濒危。

论文研究者收到了从18只马来亚穿山甲收集的冷冻组织(肺、肠、血液)样品,这些穿山甲是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广西海关在反走私行动中获得的。这些组织中RNA的高通量测序显示,43个样本中的6个(两个肺、两个肠、一个肺肠混合物、一个血液)中存在冠状病毒。研究者对2018年5月至7月之间收集的另一批穿山甲样品进行了进一步的qPCR测试,12只动物中的19个样本(9个肠组织、10个肺组织)中,有3个肺组织样本呈冠状病毒阳性。

除了来自广西的动物外,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重新检查了他们在以前的反走私活动中获得的5份存档的穿山甲样品(两张皮肤拭子、一个未知组织、一个鳞片)。经过高通量测序后,鳞片样本被发现含有冠状病毒读段,与2019-nCoV基因组相似度72%。实际上,鳞片上的病毒序列可能来自其他受感染穿山甲组织。另外,2019年广东患病穿山甲肺样本中检测出的病毒群也与2019-nCoV有关。

论文表示,这些穿山甲冠状病毒基因组与新冠病毒有85.5%至92.4%的相似性,在系统树中可以表示为2019-nCoV的两个亚系。



管轶论文:穿山甲中发现冠状病毒 与新冠约90%相似

 

 

观测到了冠状病毒重组的信号

先前已经注意到,β冠状病毒属的sarbecovirus亚型的成员经历了广泛的重组。重组分析显示,蝙蝠中发现的两个冠状病毒毒株可能是重组体,包含来自多个SARS病毒相关谱系和新冠病毒相关谱系(包括从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的谱系)的基因组片段。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和在蝙蝠中发现的冠状病毒,以及人类新冠病毒之间观察到了重组信号。受体结合域方面,新冠病毒与广东穿山甲中发现的冠状病毒表现出非常高的序列相似性。

迄今为止,穿山甲是除蝙蝠以外唯一被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感染的哺乳动物。在穿山甲中发现了两个相关的冠状谱系,它们都与2019-nCoV相关。这表明这种动物可能是这些病毒的长期宿主。

穿山甲是相对较小种群数量的动物,状态濒危,但不能排除穿山甲是从蝙蝠或其他动物宿主中独立获得2019-nCoV相关病毒。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病毒可能从来自东南亚的被贩运的马来亚穿山甲中获得,人们对这种动物在其本土地区所携带的病毒多样性认识十分缺乏。

论文表示,穿山甲群中病毒传播的程度尚需进一步调查,但广西和广东在穿山甲中反复检测出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表明,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重要宿主。冠状病毒,包括与2019-nCoV相关的冠状病毒,显然存在于亚洲的许多野生哺乳动物中。尽管穿山甲中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致病性、种间传染性和可传播性尚待研究,但处理这些动物需要相当谨慎,应严格禁止在生鲜市场中出售它们。为了了解穿山甲在新冠病毒出现中的作用以及未来人畜共患病传播的风险,显然需要对中国和东南亚自然环境中的穿山甲进行进一步监测。

追问1

论文中的这几批穿山甲哪里来的?

论文提出,广西和广东检测的几批马来亚穿山甲,可能都是来自东南亚走私。

近年来,广东、广西海关多次查获从东南亚走私的穿山甲及其鳞片。2016年5月,东兴海关破获一起重大涉嫌走私穿山甲案,查获走私入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活体穿山甲15只。2018年,广西东兴海关共查获走私穿山甲活体90只,还查获了200公斤穿山甲鳞片。

2017年8月17日,钦州海警向广西自治区林业厅移交其查获的走私入境马来亚穿山甲34只,其中32只活体,2只死体。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中心(简称“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收了这批穿山甲,2个月后陆续发病和衰竭死亡。

2019年3月23日,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部署和广东分署缉私局直接指挥开展的“守护者2019”打击濒危物种走私专项行动,查获103只活体穿山甲,其中68只活体被送往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紧急抢救。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 绿发会)志愿者参与了这批穿山甲的救治。记者从绿发会了解到,送往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68只穿山甲,截至2019年4月11日存活36只。送往广东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穿山甲截止到2019年5月23日,存活3只。

追问2

这些穿山甲当时感染什么病毒?

2017年8月,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收34只马来亚穿山甲,2个月内全部死亡。这件事一度引发质疑。

2018年8月6日,有媒体报道这批穿山甲冻体仍存放于冻库中。救护中心称,在该批次穿山甲中,有33只穿山甲携带高致病病毒。当时,中心主任廖河康表示,相关样本已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检测。

绿发会2月20日告诉记者,他们一直申请公开病毒的名称,但是从国家林草局2次行政复议,到东城区法院、北京二中院,一直到北京高院去年的受理,都没有公开,“我们补充了2次证据材料,都没有回复”。

近日,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就“2017年8·17批次马来亚穿山甲全部死亡作出回应”。回应称,该批次穿山甲移送到中心进行救护时已携带有疾病,经救护中心采样送国内相关机构检测,检测出感染了犬型细小病毒,在救护期间疾病发作等多种原因导致死亡,相关信息已全部向社会公开,并对检测机构名称的失误做了更正。

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同时表示,基于“8·17”批次34只马来亚穿山甲全部感染了犬型细小病毒,并导致全部死亡,从动物疫病防控角度出发,中心将该病毒列为对马来亚穿山甲产生疾病危害的高致性病毒,属于动物间高致病性病毒,并不是公众所理解的导致人兽共患的高致病性病毒。细小病毒是DNA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两者毫不相干。虽然华南农大等单位发布了穿山甲携带的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99%相似,并明确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但并不能说明中心收容救护的穿山甲就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也与救护中心对“8·17”批次马来亚穿山甲检测出高致病性病毒——犬型细小病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更与当前全国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完全扯不上关系。

 

追问3

武汉有没有出售穿山甲?

目前已知的穿山甲有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亚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大穿山甲、树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长尾穿山甲8个品种,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中华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但是,2019年6月,绿发会结合穿山甲保护项目合作伙伴、志愿者的红外相机野外记录和走访情况,近3年内,仅有效记录并查证到11只中华穿山甲,且在中国大陆地区长期未监测到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的存在,宣布中华穿山甲在大陆功能性灭绝。

2018年10月,长江日报报道称,在武汉一只穿山甲因四只脚被“草绳”缠住,困在马路中间动弹不得。东西湖常青花园派出所110值班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事发地点了解情况。民警将缚在穿山甲脚上的草绳解开,随后,与6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及陈先生一道,将这只穿山甲送至常青花园社区附近的林地放生。有人用随身携带的弹簧秤称了一下,发现这只穿山甲重约4公斤。

这件事的后续很有趣,就在绿发会要到当地调查的时候,当地派出所答复称,他们没有放生过穿山甲,并强调如果是穿山甲的话,他们肯定会联系森林公安等,不能自己随意放生。据派出所民警表示,他们当时放生的是一只刺猬。但是,长江日报的相关报道至今没有删除。



管轶论文:穿山甲中发现冠状病毒 与新冠约90%相似

这只“穿山甲”被发现的位置,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三公里左右。
 

新京报记者曾在1月下旬探访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一家商铺的李姓老板告诉记者,市场售卖野生动物的摊位集中在西区中部一条长廊,“偷着卖那多少是有的”。另有媒体拍到市场西区六街尽头遗弃的动物尸体和内脏。

讲述

“穿山甲女孩”记录到穿山甲咳嗽、气喘

2019年3月底,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部署、广东分署缉私局直接指挥开展了一次名为“守护者2019”的打击濒危物种走私专项行动,抢救了103只穿山甲活体,其中部分穿山甲被移交至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绿发会工作人员“穿山甲女孩”志愿参与照顾这些穿山甲。

“进入去年5月,广州一连几天下大雨,穿山甲寄居的笼舍温度很低,估计是受凉的原因,剩下的三只穿山甲分别出现流鼻涕、鼻塞、气喘。”“穿山甲女孩”2月20日告诉记者,专家称穿山甲的这些感冒症状是第一次被人记录到。

“守护至5月中旬时,我身上开始奇痒无比,胳膊上、腿上出现成片的红点。”“穿山甲女孩”说,“我每天几乎24小时的陪护,可能是被什么虫子咬了。但我还是坚持观察记录,给穿山甲拔蜱虫,为感染眼疾的一只穿山甲滴眼药、处理尾部化脓。当时的防护很简单,就是戴口罩、手套、白大褂,自己并不曾感冒或被病毒感染,现在想想很幸运。”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查看原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20/9152264.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