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质疑郑和下西洋是骗局 面对学生反问却无言

枕猫 0

  前一段时间有一部很火的剧《大明风华》让很多人的视野从清宫剧转到了那个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其中剧主要讲了明成祖到明英宗之间的一段往事,让很多人更加了解那个“幅员之广,远迈汉唐”的明代。

  而我们对明代最开始的了解,我想大部分人肯定还是津津乐道于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郑和很小的时候就侍奉明成祖,从靖难的时候开始,就多次出谋献策,深得明成祖的信任。

  由于当时明王朝十分强大,为了晓谕四方,开始万邦来朝的不二伟业,同时也为了寻找建文皇帝,郑和被授予重任,多次从苏州,福建等地出港,横跨广袤的印度洋一共去了30多个国家,最远一直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等地,在欧洲人没有发现新大陆之前,规模如此庞大的对外活动,这还是属于世界第一次。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或许是明王朝太过强大,也或许是传统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郑和和他的船队在这些地方也树立了一座和平的丰碑。

  但是在古代世界,规模如此大的船队,自然引起了那些西方人的质疑。他们固执的认为,在达伽马都只能靠着一叶扁舟沿着海岸线走的年代,中国人在几百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是不是有所夸大?

  我们接下来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真的远航过吗?”

  葡萄牙人远航过,西班牙人远航过,我们真的远航过吗?

  这种质疑论的创始人是一个加拿大的华裔,叫林炎平,曾经获得过加拿大McGill大学理工科的博士学位,并且写有《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这本书。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林炎平

  他说郑和下西洋只是一个明朝皇帝编出来的谎言,只是为了虚假宣传自己国家的强大而已,营造出一种虚假的盛世。他的关键证据是在《明史》中,因为他是一个理科生,而根据《明史》记载,郑和宝船的尺寸非常巨大,长就达到了140米,宽也有57米,用现在的方法换算下来,排水量差不多3万吨了,接近如今一艘小型航母的排水量了。

  他质疑的地方在于郑和木船的结构,在没有钢结构支撑的情况下,如果材料只是木材,是很难满足这么大的排水量的。他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多次的运算与模拟,并且根据现在造船的经验,远航船只的底部一定要是尖底,方便于乘风破浪,但是明朝的船只,根据记载,几乎都是平底船,而根据科学,他说采用平底的结构,是无法在澎湃汹涌的大洋中抵抗风浪的。

  博士还提出了一个异议,那就是记载的自相矛盾,按照《明史》和《郑和航海图》的记载,会得出一个违背规律的结论。根据《郑和航海图的记载,》当年长江口的实测水深不过是“出洪打水丈六七”,也就是说涨潮时水深一丈六七尺,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差不多5米左右。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排水量如此巨大的船,他提出吃水不可能低于5米,在武汉理工大学的实验验证下,按照中国古代船舶原理复原出的郑和宝船,吃水大概为8到10米,很明显长江的吃水,是达不到的,又怎么能从江苏的刘家港一直开到福建呢?

  因而我们的博士断言,郑和从来没有下过西洋,这只是我们古代人撒出来的一个弥天大谎,这是为了政治宣传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大学生之问

  博士刚刚这番论述,是在中国的大学里讲的,却没想到引来了一大片的非议。

  有一个学生站出来向这位博士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他曾经去过当时爪哇中部,也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并看到了当地人为了纪念郑和设立的三宝垄,并且还有一座“三宝公”寺庙,也是用来纪念郑和给这些地方的人们带来的技术和文化。

  之所以用“三宝”,是因为郑和有一个官方的称号“三宝太监”借用“三宝”,来表达敬仰和怀念。那个学生还提到了在非洲东部,有一些岛屿,也一直流传着郑和的故事,并且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就有郑和在当地所立的石碑,上面既有汉语,也有本地语言。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那位同学在这些事实的基础上发出了诘问:

  我们可以说明朝政府造假,难道这些东西,是当时很多国家配合作假的吗?

  同时我们还有很多证据,比如郑和从海外带回来进献给皇帝的“麒麟”,也就是今天的长颈鹿,还有很多国家的国王跟随郑和的船队来到了明朝,并且在死后也不愿归故乡,只想葬在明代的土地上。难道这些记载,都是作假的吗?

  博士当时立刻哑口无言了,醉心于理工科研究的他,并不了解这些事实,只能尴尬下场。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一个逻辑错误

  其实这个博士,只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我们不能否认他关于船只大小推测的合理性,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句古人的智慧就能解释的,毕竟你就算是古代人,也得遵守牛顿的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按照这位博士所说的,木材结构做出来的平底船只无法完成远航,是现在的一个共识。尽管古代有很多技术我们现在还解释不了,比如越王剑不锈,比如金缕玉衣,还有秦朝神奇的兵马俑,这些我们都无法做出来,但是我们应该坚信的一点,今人更比古人强。

  前人的智慧虽然让我们高山仰止,但是我们却不能被这高山吓破了脚步。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我们还是来说,他犯的一个错误,他就是对记载的尺寸的质疑,转到了有没有远航上,但是这两个是无法推出来的。记载的尺寸可能有误,就算无误,也只能说远航的船只可能并没有如此的大,是无法完成对没有远航的判定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郑和的船只到底有没有那么大?

  我的观点倾向于,远航过,这是毫无置疑的,但是没有那么大。

  我们古代中国,其实一直没有成体系的科学系统,特别是那些写历史的文人,形容数量,大部分都是八十万大军,要么就是成百上千这种约词。在明代人的记载里,还出现过比郑和宝船还大的洋人的船只,据史料记载,在崇祯年间,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奉剿红夷报捷疏》中说他看到了一艘荷兰人的大船,“长五十丈,横广六七丈”。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但是我们知道,荷兰人根本无力派如此的战舰,因为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荷兰在远东的武装力量很薄弱,只有一些武装商船,而根据荷兰后来的史料披露,当时荷兰全国最大的“艾米利号”也只不过四十多米,文人很显然是夸大了的。

  还有一则记载,也是成书于崇祯年间,还是一个外国传教士汤若望和一位中国人一起撰写的军事专著《火攻挈要》里记载道,“西洋水战所用火攻虽以大铳为本,亦更以坚厚大船为基。海上战船,大者长六十丈,阔二十丈”,“长六十丈,宽二十丈”,这样的记载,不仅比宝船大,甚至超过了现代小型战列舰和小型航母。

  这无疑是非常荒谬的。

  我想他们本也无意夸大,但是实地测量在当时太过困难,也就只能靠着自己的观察,给出这样一个模糊又精确的读数罢了。

  博士之前的推理并不是没有道理。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大明风华”

  就算博士的推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结论错误了,也就是错的。

  宝船的真实体积如何,并不能影响,或者是掩盖那段大明风华。燕王起兵于幽燕形胜之地,以有天下。之后七下西洋,五征漠北,盛世修书,引得万国来朝,这是汉家天子最后的无上荣光,也是明代为数不多的汉唐那种开拓精神的遗风。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还是一个穆斯林,在自己一生的最后一次航行里,他完成了一个他们最大的愿望,圣地朝拜。这样的背景,更加使得他在对外交往中游刃有余。

  但是郑和囿于当时的体制,因此并没有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深蓝,又因为刘大夏毁掉了航海图纸,让郑和下西洋的直接证据也只是那些丰碑,那些传说而已,而之后越来越没落的大明,也越来越守旧了,中国在朱棣死后的几百年里,竟然除了收复台湾,再也没有打过一次海战,我们就这样,错过了大海。

  尽管如此错过,尽管我们现在距离统一只有那一段浅浅的海峡,尽管目前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重重封锁,但是我们还是要记得,在六百年前中国苏州的刘家河港口,有一只只像小山一样庞然大物,连绵不绝地填满了整个。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他们是我们中国的船,比达伽马,比哥伦布,比麦哲伦还要早的去到了半个地球的远方,并且没有掠夺,没有杀戮,只有那一座座和平的丰碑。

  我们最后在引用郑和的一段话作为小结: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倍可亲 查看原文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20/02/17/672392.html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