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被围剿 《人民的名义》制片说了公道话(组图)

影视新咖/毒眸 0

《囧妈》成本2.1亿,徐峥片酬几乎占一半,吴京都不敢这么干!




2020年的春节档由于疫情扩散的原因,众多原本在该时段上映的电影纷纷选择撤档,别的电影像《唐人街探案3》、《夺冠》、《姜子牙》、《紧急救援》等制作成本巨大,没能在敲定好的档期上线,都有不小损失。

不过,徐峥自导自演的电影《囧妈》另辟蹊径,以6.3亿的价格卖给了字节跳动,令广大观众在大年初一不花一分钱看了场原本应该在院线看的电影。



很多人都说徐峥这次赔大了,我们都欠山争哥哥一张电影票,但事实上,《囧妈》制作成本总共2.1亿,徐峥一个人光片酬就高达8700万,尽管他在这部戏里又当导演又当演员同时还是编剧和监制确实可以适当多拿点儿,但当年吴京《战狼2》也是身兼数职,他可不像徐峥这样狮子大开口拿这么多啊!



《囧妈》这部戏里,徐峥又是导演,又是监制,同时还是编剧和主演,一人身兼四职,因此片酬加起来也非常可观,达到了8700万,这个数字在影片2.17亿总成本中占比达到了40%多!

当时演员限薪令正闹得沸沸扬扬,徐峥因为《我不是药神》获得了不少好感,所以“徐峥新片成本2.2亿,个人8700万”消息出来时,网友一边倒的表示支持“徐峥值这个价格”、“片酬再高,只要依法纳税就行”、“8000万,性价比挺高的呀”……



如果分别计算导演、监制、编剧以及主演这四个职务的薪酬,徐峥相当于每个职务分别只拿了2000多万,严格说来,跟娱乐圈小鲜肉和小花旦们动辄上亿片酬一对比确实不算太高,但这部戏总投资才2.1亿,山争哥哥拿走这么多钱,相当于个人片酬快占了成本的一半,这就让人有些不齿了。

想当初吴京拍摄《战狼2》,他一个人也是身兼数职,吴哥因为军人梦,在整部戏里又是当主演又是当导演还是编剧,包括、场工、打杂等片场一切需要人手的地方,他都不遗余力只要看到自己就马上顶上,就连资金不够了,他都立马自掏腰包,甚至不惜将个人房产抵押出去,为的就是把电影拍好!



《战狼2》最初给吴京定下的片酬到底是多少具体数字没有公布出来,但当时媒体采访时他说过,用张翰是因为他便宜,邀请卢靖姗来演女主片酬对方根本就没提……连给别人的钱都没有,更遑论他自己的片酬了。



徐峥《囧妈》制作成本跟吴京《战狼2》差不多,同样也是2亿,两人也都是身兼数职,导演、演员、编剧、监制等身份一个人统统包揽。

可能徐峥拍《囧妈》不像《战狼2》那样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困顿局面,不需要在片酬上抠抠索索,但一部作品的成本总共2.1亿他一个人片酬就占据快一半,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继被人喊话滚出娱乐圈后,《人民的名义》制片为徐峥说了句公道话

最近,徐峥的《囧妈》上映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前有春节档提档之事,后有免费线上首映之事,如今又有毕志飞让徐峥“滚出娱乐圈”之事。而近日,《人民的名义》制片人李学政又发文替徐峥讨了句公道话。





在他看来,徐峥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创新”行为,不可一棍子打死,与此同时,电影行业的集体封杀行为也不可行,需要自立自强,这才是发展之道。



在许多观众眼中,徐峥免费将电影拿到线上首映是善举,应该得到称赞,而毕志飞等人“狭隘”的看法应该得到抵制,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们之间究竟谁更应该遭到抵制呢?

[徐峥为《囧妈》做的这些“骚操作”,真的合适吗?]

①将《囧妈》提档到初夕夜。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囧妈》应该和《姜子牙》、《唐人街探案三》等电影一样,在大年初一亮相电影院,这些均称为贺岁片,但徐峥却出人意料地将《囧妈》提档到了除夕夜,这样的操作为何被称为“骚操作”呢?



首先,电影突然提档对于一直为电影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言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们不得不舍弃自己的个人时间而奔波到电影宣传中来,有的甚至为此不能回家。



除了影响工作人员以外,影片突然提档也会对院线排片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都得需要提前商量才行,否则会闹得一塌糊涂。

最后一点,影片突然提档会对其他影片造成一定的冲击,使票房悬殊过大,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作弊”行为。



②和院线沟通的同时,却又突然宣布线上首映?

从《囧妈》提档播出的票房来看,它的票房成绩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徐峥赶紧和各大院线沟通,希望它们能够提高排片率,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和许多线上媒体联系,字节跳动就是其中一个。



当这些院线努力的为其增加排片量时,他却突然宣布《囧妈》将在大年初一免费线上首映,这一说法对于院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使得他对方名利两失。

③强制工作人员看电影,否则就罚钱?

近日有内部人士爆料,徐峥在《囧妈》杀青后发了很多电影票给内部人员,并要求他们去电影院观看,如果观看不完就会被罚钱。



这一消息一经爆料很多网友都坐不住了,一方面质疑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在质疑徐峥的为人。



按理说观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自愿行为,何来强制?又何来罚钱一说呢?这难道不是为了自己的票房在做压榨吗?

[毕志飞、陈思成的diss,难道一点参考价值都没有吗?]

众所周知,毕志飞就导演过一部电影,名为《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它在豆瓣评分仅有2.2分,打破了豆瓣评分史上的最低分,被人戏称为“烂片”导演。



虽然毕志飞在电影创作这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他却是一名专业的影评人。在徐峥的《囧妈》宣布线上首映后,他在微博公然怒怼徐峥,并列出了对方很多不仁义的举动。



有很多网友认为,毕志飞没什么资历,怒怼徐峥更是没资格,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是!

早在以前,陈思成也曾发文暗怼过徐峥,言外之意就是他破坏了行规,其实毕志飞的这番言论和陈思成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徐峥让《囧妈》线上首映,这一做法无疑是对传统影业最大的伤害,且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突然上映,这更是给了对方一措手不及,这种举动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

[制片人的这句公道话里,到底有哪些潜台词?]

如果说毕志飞,陈思成等人是电影的创作者、参与者,在发表言论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公正性,那《人民的名义》制片人所说的这几句话就可谓是公道至极了,他的这些话中,很明显有很多潜台词。



①传统影业需要创新,需要自立自强。

在李学政看来,传统院线封杀徐峥的做法并不是上策,他们要做的是自立自强,在5g乃至6g到来之前努力创新,升级自己。



②彻底封杀徐峥不可能。

徐峥将《囧妈》放到线上首映后,有很多影业坚持封杀徐峥甚至上报国家,但在李学政看来这种做法不太可能能实现,而且封杀徐峥也不是上策,只会导致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③网络平台也有所亏损。

从表面上看,徐峥将《囧妈》放到线上首映,既赚了一波好口碑,也使网络平台收获了大批活跃粉。



但在李学政看来,其实网络平台也是有所亏损的。因为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网络观众的在线人数还是很少的,所以几乎收不回成本来,这一点,传统院线大可放心。



综上所述,徐峥的这一波“骚操作”的确在某些方面有些不仁义,也的确给了院线和许多传统电影人一定的冲击,但正应了李学政所说的那句话:行业唯有精诚团结、强化共赢,才能取得成绩。

没错,不管是徐峥的“一意孤行”,还是其他传统院线的封杀怒怼,这些都不能解决实质的问题,唯有合作方能共赢,这是根本中的根本!

《囧妈》热播,是对影视行业的一次“降维打击”吗?

181万,这是2020年大年初一的票房总额。

181万是什么概念?2019年大年初一,单日票房总额为14.58亿,单日票房最高的《疯狂的外星人》斩获了4.11亿票房,而当天有一部2014年的老片《毕业那年:分手季》(豆瓣3.4分)在影院复映,单日票房124万——受肺炎和撤档影响,原本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档,成了影院最冷清的日子。

而与此同时,临时向线上转移的《囧妈》却在渠道和舆论优势的助推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热度。截至毒眸发稿前夕,在豆瓣上标记观“看过“《囧妈》的观众人数已经超过了19万(上映一个月的《叶问4》标记人数是11.9万);云和数据则显示,大年初一当天《囧妈》网络端的市占率超过了10%、高居电影类第一。毫无疑问,《囧妈》是这个春节最炙手可热的电影。





反差之间,也不难解释影院会对《囧妈》的上线感到愤怒:大年三十当晚,一份《关于提请主管部门规范电影窗口期的紧急请示》(以下简称《请示》)开始在网上流传,包括上海联和院线、万达院线、金逸院线在内,二十余家国内头部院线、影投联合向主管部门发出紧急请示,对《囧妈》的转网表示抗议。

影院的愤怒,首先在于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和Netflix的《爱尔兰人》那样一开始就对准网络的电影不同,《囧妈》是最早宣布定档今年春节档的一批影片,而早从去年9、10月开始,很多宣传攻势就已经陆续铺开,各大影院里都能看到相关的海报、物料。

“宣传物料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预告片,30秒4周的刊例价,全国平均是16-20万/家影院;另一个是影厅外的平面宣传,墙体灯箱刊例平均在12-15万/块,其他一些就比较难统计了。”某家负责影城广告的公司负责人告诉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很多热门电影在宣传时,都会以远低于上述数字的价格向影院采购广告位置的,很多院线还不收钱,因为在谈分成比例时,影宣也是参考因素。”



某院线的相关负责人也向毒眸证实了这一点,称很多影院在和《囧妈》合作时都是免费提供广告位,换算下来很多影院的平均损失多达数万元。据该负责人保守估算,此次全国影院因此而“白白打水漂”的成本投入或将高达数千万元。

对此,《请示》当中表示,影院的行为如同为他人做嫁衣:“此前,全国影院为了电影《囧妈》做了宣传,电影院是主要宣传阵地,但其收益现在由互联网平台享用。”

而除了眼下的损失,更叫很多影院担忧的是将来。在《请示》中,下游从业者明确提出,《囧妈》转网是对行业的一种“破坏”:“绕开传统院线影院网络在线首播的放映模式完全无视影院与其他放映终端之间的正常壁垒,必然会对电影观众造成分流,破坏中国电影市场多年建立起的受众基础。”



这个“正常壁垒”,指的其实正是“窗口期”,即电影在院线上映到发售DVD、在网上上线的时间间隔。在过去,院线拥有较高的话语权,为了保障其权益,院线影片的窗口期很多时候可达4个月或半年以上——也就是说,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4个月或半年后才有机会登陆视频网站。

窗口期对影院至关重要,是因为其关乎到了影院行业的“生死存亡”。2018年上影节上,上海艺术电影联盟负责人金辉曾如此解释窗口期存在的价值:“看电影是花40块买一个享受和服务,可如果一部片子明天就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看到,那观众可能会犹豫要不要去影院看电影。但是要是得等半年才能看到,那一些观众说不定就会进影院看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灯塔专业版的统计显示,2019年票房1亿以上的影片,首日票房贡献率从2018年的13%下降到了12%,这意味着好影片往往会具备一定的长尾效应、后期票房收益正变得越加重要——这部分票房的主要来源,正是很多非活跃影迷、受口碑影响的路人观众和临时决定要观影的人群,一旦窗口期缩短,这部分票房将很可能丧失。

而在2017年,好莱坞片场试图推行影片的线上高端付费点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让部分影片可以打破90天窗口期限制时,便有业内人士推算,美国院线或因此每年亏损近4亿美元(约合28亿人民币)。

正因如此,多年以来海内外院线一直死守窗口期的“底线”,为的就是守住院线最后的阵地,不被越来越强势的流媒体所攻掠。过去由于流媒体商业模式不够成熟,片方不敢因小失大、得罪了影院,但近年来Netflix等的崛起已经打破了这样的桎梏,而《囧妈》的上线则是开了国内市场的先河。



《囧妈》上线的界面

既然如此,《囧妈》转网会改变行业游戏规则吗?短期来看,很难。

《囧妈》能够大热,是受到肺炎、影院关门、春节放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具备很多偶然性;头条系在长视频上还没有探索出足够成熟的商业模式,不能指望每部片子都砸高价,优爱腾的经历已经证明了价格战是非良性的,因此便很难吸引其他大片去“对抗”影院;而一些明确拒绝了线上播出的春节档影片片方则和毒眸提到,一些视效大片还是需要在影院播出才能凸显其品质。



对于影院“特殊性”的认可,恰是海内外很多传统影视行业从业者的“信心来源”。在此之前,毒眸采访过多位行业大佬,他们都相信视效、观影环境等让影院具备极强的不可替代性;2017年,面对北美流媒体巨头缩短窗口期的努力,MKM Partners的分析师Eric Handler同样信心满满地表示:“影院的窗口期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缩短,可其实什么也没发生。”

但实际上,如今的时代背景已和过去十余年间大不相同,影院真正需要担心的也不在《囧妈》,而正是在于行业本身的变化和用户迁移的大趋势。

《囧妈》宣布转网的消息发布后,有前影院从业者在毒眸后台留言称,很多资深从业者其实都固化了“甲方思维”,一度认为自己所在的影院很稳定,从来没有想过各种线上视频平台、5G会发展得如此之快。现如今,很多家庭都有更好的条件去接受高清高质量的片源了,影院的优势早就不比当年。

另一位前影投高管也向毒眸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互联网企业‘入侵’购票渠道只是一个开始,内容的线上分流是必然的趋势,在我看来电影院并非不可替代。”在他看来,尽管很多电影爱好者、从业者,仍然对在大银幕观影有着诸多执念,可很多年轻观众并不一定在意“原教旨主义”的观影理念——此次《囧妈》上线,虽然抖音竖屏观影体验并不算好,但依然收获了一片叫好。



“影院是一个体验业态,但也具备很多短板,特别是时间成本。”该前高管表示,“在网民日益碎片化的生活状态下,拿出三四个小时用于一项活动(北上广等大城市可能更多),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如果手机端可以看、随时可以看,对一些用户来说就是不错的体验。”

诚然,大银幕观影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手机观影便捷化的优势面前,这样的壁垒究竟还有多高、吸引力是否足够大,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不难看到,这几年很多头部影投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新的视听、放映系统来升级视效体验,也是一些有前瞻性的从业者在试图深挖护城河的尝试。

变革,或许是比单纯抗议和反对更有价值的自救。

早在2018年,就有资深影投人士向毒眸预言,“社区型影院”或许会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社区型影院的出现,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其次,热门商业地段已经遭到了过度开发,而很多社区周围影院密度较低,这块价值被忽略了;此外,非热门商业地段,租金相对较低,可人流量很大,性价比其实很高;而最重要的,则是社区型影院能发展复合型的业态发展模式。

“一家社区附近的电影院,能够和周围的超市、文化场所进行联合,打造一个生活化的消费场景,这一块之前被忽视得很多。在未来,电影院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看电影的场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供者,做完整的环境才有意义、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有影投负责人指出,“用户体验”将会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社区型影院是其中一种形式。

基于用户体验,毒眸接触到的影院当中,有很多影院都在积极打造自有品牌文化、丰富自有业态和服务模式,以求提升用户的好感度与满意度、进而留住顾客。

但与此同时,也确实有很多从业者,正在透支着外界对于行业的信任感——去年春节档开始前,不少影院公开向片方索要红包;春节期间,很多影院一面过度涨价、一面超售;《复仇者联盟4》上映时,天价服务费事件还历历在目……



如今《囧妈》转网后网民一面倒的叫好声,和行业抗议时很多观众的反对声,对比之下,正是此前一些不规范者种下的恶果,叫整个行业背了黑锅。

回到标题中的问题,《囧妈》成功上线,会是对影视行业的一次“降维打击”吗?毒眸认为不是。

这并不是一个可被大规模复制的案例,而行业的危机也并不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的。但《囧妈》事件,却再一次动摇了很多人心中的笃定——电影院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5G时代等新的变革到来前,我们谁也无法验证自己的答案。

“我不认为徐峥做了次变革,因为临时上线的实质还是损害了影院的利益,有些不厚道。”某位资深从业者告诉毒眸,“可(用户分流)本就是一层很薄的窗户纸,网络平台的号召力已经不是原来的草台班子了,希望《囧妈》事件能给影院敲个警钟,一尘不变的事物要淘汰的,影院变革势在必行。”文章已于修改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882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