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城市的野生动物这么多!被忽略的央视神作(图)

Pinterest 0

2017年,央视一部“不起眼”的动物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原来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这么多,只是我们忽视了。”



是的,就像这部纪录片一样。

2019年10月片子上映,3个月过去了,b站只有1.7万播放量,还不及普通up主一个视频的热度高。

尽管如此,看过的人还是深深被片子感动得湿了眼眶。



“这是我看过最治愈的动物纪录片”

在看这部片子以前,许多人,包括小in在内,都理所应当地认为——

城市,是属于人类的。

其实,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从来都不是只属于自己的。



城市化让我们生活变得便利,却让千百年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们,被迫接受“改造”。

动物和人类一样,生活在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里,为了谋生,夜以继日地“打拼”着。

只不过,动物们的处境,比人类要艰难得多。


一只刺猬在觅食过程中被电缆拦住了去路

城市是冰冷的。

人类为了在城市里立足,买房有多难,想必不必小in多说。

对动物来说,也一样,失去自然森林,他们经常不得已要与人类的建筑发生关系。

700年来,生活在北京的雨燕,早就习惯把北京的角楼、故宫房檐当家了。

可人类为了保护历史遗迹,开始安装防护网,雨燕就快要失去自己在城市中唯一的地盘了。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人类有时显得“无情”,它们依旧把城市当家。

据保护雨燕的相关动物志愿者调查发现,这么一只体重只有30、40g左右的小鸟,

居然每年都会飞行一万六千公里的路程,甚至越洋抵达南非。

哪怕它们一生的寿命只有12年左右,但每年都一定会“回家”。



但城市也是温暖的。

因为生存条件有限,鸟类有时不得不抢占人类的空间。



北京一对夫妇的房子就被“霸占”了。

一对红隼夫妇在他们安装空调户外机的地方安置了新家。

但他们并没有打算赶走它们,而是决定在小红隼们羽翼丰满之前,暂时不安装空调。

“毕竟在城市里生存,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这些鸟儿,在漫长的城市进化中,和人类相互建立起信任,想想也是很暖心的事。

导演说,这也是他想要拍摄这些城市动物的原因之一:

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

但相似,战胜了遥远。

“人与动物,不是帮助,而是互助”

在城市的近郊,少了人类的活动,但这里仍属于城市。

随着旅游和自然景区的发开发,不少野生动物还是受到了干扰。



生活在北京房山区十渡的黑鹳,因为景区小河鱼菜肴备受推崇,开始面临生存危机。

它们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只剩下1000多只左右。

而十渡的峭壁和浅滩的环境,十分适合它们居住,它们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生存地了。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热心人,为了遵循自然动物觅食的习惯,悄悄在深夜投喂泥鳅,等待第二天黑鹳们来捕食。

再远远地看着饱餐的黑鹳们,开心得像个孩子。




同时他们还给游客普及黑鹳保护意识,呼吁大家不要点小河鱼这道菜,断了动物们的吃食。

看到这里,很多弹幕都非常感动,纷纷刷屏:好心人,一生平安。

还有长期跟踪鸳鸯长大的学生,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下水,爬树,测量...



只为给它们造一个更好的家。



在他不懈的努力下,鸳鸯们选中了他的劳动成果。

小鸳鸯们孵化了,一个个跳出地面,就像一个个希望倾巢而出。



有时,帮助动物们,就是在帮助人类自己。

北京市门头沟区,养蜂人和蜜蜂们相互依存。

蜜蜂们为养蜂人提供收入,植物收成不好,养蜂人也给蜜蜂提供食物能量。



每年,蜂农都会和蜜蜂们共享成果——吃西瓜。

因为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也促进了植物的授粉,结出的西瓜更大。



曾有人说过,如果地球上没有了蜜蜂,人类只能存活4年。



人与动物互助,动物和动物之间也是。

城市里的松鼠,总爱跟着灰喜鹊的行踪走,因为灰喜鹊们总能找到吃的。

跟着吃货走,总能分一杯羹。




地球上一切的生灵,从来都息息相关。

只是生活在自己精心建造的城市里,我们都没发现,自己离自然,越来越远。

“我们都是地球的借住者”

生活在城市里的动物们,有一点和人类不同。

我们是主动迁徙,而它们很多是被迫离开。

像是猕猴,原本长在温暖湿润的南方,但被人运到北京进行动物表演以后,就开始被迫接受零下十几度的气温。



还有螳螂,原本在森林里产下的卵,被连同和大树一起移植到了城市。

而城市为了保护绿植经常喷洒农药,许多被消灭的害虫,正是它们生存的食物。



长耳鸮是一种对栖息地选择非常挑剔的猫头鹰,以往每年冬天,它们都会来北京天坛住上一段时间。

因为长了一对像兔子一样的耳朵,人们也叫它“长耳木兔”。

是不是很形象。



一位玄武青少年科技馆的老师,十多年前曾一直呆在天坛,与他们朝夕相伴。

从1999年起,她一直在寻找长耳鸮的踪迹,但也许是因为游客和噪音变得越来越多,老师说已经很久没见过它们了。

但她没有放弃,每年冬天都会来,也许是印证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拍摄期间,它终于发现了一只“大兔耳朵鸟”,它终于回来了。



摄制组为了感受动物们感受的温度,体验它们生存的高度,与它们一同挨冻挨饿,耗时两年,就是想要更好地了解它们。

因为无法共处,就难以理解。



而越是理解它们,人类就越理解自己,在生老病死面前,人和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要面对谋生的压力,养育后代的责任。

为了活下去,在城市里一点点磨平棱角,去适应,去拼尽全力。


一直松鼠在努力消化人类遗留的,不属于自己食物范畴的食品

我们都在学习,如何适应彼此的存在。

也在互相鼓励,从彼此身上看到活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因为创业失败受到什刹海野鸭的鼓舞,这位大叔振作了起来。

往后每年冬天,什刹海面结冰,他都会给鸭子们留一片可以觅食的地方。

他还给鸭子搭建鸭舍,立了块木牌,上面四个大字“野鸭有家”。



纪录片的导演说过,

人类身边的野生动物故事,可能没那么精彩,没那么震撼,无法让人头皮发麻,浑身鸡皮疙瘩,但它的意义并不在此。



“我更关心的是,观众能否在看完影片之后,重新开始关注生活中的自然?”

毕竟我们都是自然界里的群体,只有相互依存,自然才会留给我们温度。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8632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