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家:正月十五前武汉肺炎疫情或出现拐点(图)

人民网/环球网/澎湃新闻 0





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春节假期,年逾八旬的桂希恩教授仍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记者就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桂希恩教授。



记者:作为知名传染病专家,您如何看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

桂希恩:现在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但现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的防控措施在中国史无前例(超过2003年SARS流行时采取的措施),当前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比以前更多,相信疫情完全可以得到控制。

医务人员要保护好自己。本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染。

我们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都在一线坚守岗位,每天都在接触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包括传染性强的患者。虽然感染科医护人员被传染几率比一般医护人员更大,但没有一个人被传染,说明只要预防措施得当,本病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全国多地医务人员放弃春节休息来武汉支援防控工作。我们这些本地医务人员更应继续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贡献!



记者:您建议大众应该注意些什么?

桂希恩:本病传染来源尚未肯定,但来自动物可能性最大。因此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与感染者直接接触可造成传染,因此要勤洗手。当前不要参加聚会(包括家庭聚会),以减少感染机会。任何人患本病都要隔离治疗。戴口罩但不乱扔口罩,不随地吐痰,这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个人卫生习惯。

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称抗艾滋病毒药物可以治疗新型肺炎?

桂希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尚无批准的特异性治疗手段,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但推测对其他RNA病毒有效的药物可能对本病有效。例如治疗流感的阿比多尔,治疗艾滋病的克立芝(蛋白酶抑制剂)等。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合适的剂量、疗程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尚待探索研究。应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得出相应结论。



记者:您对这次新型肺炎的发展如何预测?

桂希恩:SARS病死率大约10%,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比SARS低,医务人员感染率也更低,我们在10多年前能控制了SARS,今天我们也能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我们既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必过于恐惧。新型肺炎患者中,大部分是轻症,而且是可以治愈的。我们应该有信心。

我们控制SARS病毒花了6个月,我预计新型冠状病毒完全能控制而且比控制SARS快!目前新的确诊患者一天比一天多,但从顶峰到下降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发病率“转弯”可以以周计算,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的疫情可能出现回落。


记者:今后还会有类似的传染病出现吗?

桂希恩:几千年来,真正被人类消灭的疾病只有一个——天花。艾滋病、军团病、SARS等新发的传染病不断,新型冠状病毒也属于新发传染病之一,即使我们成功将把这个病毒控制,将来肯定还会有新的传染病发生。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作为医务人员,更不应该害怕疾病,在疾病面前打退堂鼓!应有终生与疾病斗争的思想准备。

(桂希恩,人民医学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著名艾滋病防治专家,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中心主任。2004年度十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


武汉各大医院医护物资依旧紧缺 部分捐赠物资无法使用


据环球时报-环球网武汉特派记者了解,武汉各大医院,目前依旧处于医护物资十分紧缺的状态!据武汉市某定点医院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介绍,一线医务工作者日常医护用品需求量非常大。一名医生或护士,一次就需要2双手套、2件隔离衣、2副口罩、1个护目镜、1件防护服的防护套件。该医院急诊和发热门诊设置有12个诊位,每个诊位的医生、护士穿戴一整套防护装备需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4个小时,一天6个班次就需要72套防护装备。此外四个呼吸病区20名医生,60名护士轮岗一次就需要80套防护装备。

此外,一些患者作为最大的感染源,也得不到基本的防护耗材。目前,武汉市大部分商店已停止营业,市内物流也运行不畅,很多市民依旧买不到医用口罩等防护耗材,但与此同时,有些市民却囤积了大量口罩。为了安抚患者情绪,给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该医院每天都需要给他们提供口罩和帽子。所以目前医院能够接收到的医护物资远远无法满足日常防护需求。



虽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现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医院捐赠了大量的防护物资(耗材),但是捐赠品中有一些并不符合防护标准,院方在接收防护物资之后还需要花时间对捐赠物资进行挑选验收,这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救助效率,因此院方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进行物资捐赠时还需认准防护物资国家标准。目前院方使用的N95口罩应符合国家《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医用防护服需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需符合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技术要求GB10212-2006,护目镜应具有防溅功能,医用外科手套需满足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22技术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发现的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扩散,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齐心协力集结起来对病毒展开攻坚研究,开辟出医院以外对抗病毒的“第二战场”。

1月24日,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 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新型冠状病毒电镜照片。 北京时间25日凌晨,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领衔的相关研究论文,披露了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全过程。

高福团队通过对早期发现的三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乙型冠状病毒属(betacoronavirus)病毒。该病毒从感染者气道上皮细胞中分离出,随后将其命名为2019-nCoV,这种病毒归属于Sarbe病毒亚属,正冠状病毒亚科,但形成了另外一簇的进化分枝。2019-nCoV与MERS-CoV和SARS-CoV都不同,它成为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科中的第七个成员。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文版《NEJM医学前沿》25日的报道,高福团队在论文中披露,2019年12月末,几家当地卫生机构报告了一组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这些患者在流行病学上与武汉的一家海鲜和湿畜批发市场有关。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出快速应急小组会同湖北省和武汉市卫生机构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

据研究报告,2019年12月27日,出现严重肺炎症状的3名成年患者被收入武汉一家医院。患者1为49岁女性;患者2为61岁男性;患者3为32岁男性。研究团队收集了患者1和患者2的病史:患者1没有潜在的慢性基础病史,但从2019年12月23日出现发热(体温37-38°C)、咳嗽及胸部不适症状。在临床症状出现后4天,咳嗽和肺部不适症状加重,但发热症状缓解,基于CT扫描的结果做了肺炎诊断。此患者的职业为海鲜市场的零售商贩。

患者2初始症状从2019年12月20日开始,出现了发热和咳嗽。在起病后7天出现呼吸困难且后续2天进行性加重(胸片资料见图1),在此期间进行了机械通气。该患者曾经常出入海鲜市场采购。患者1和患者3在经过治疗后于2020年1月16日出院,但患者2在2020年1月9日死亡,没有采集到患者的组织标本。



胸片

高福团队称,2019年12月30日,从武汉金银潭医院采集了这3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后从这3位患者体内都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论文称,尽管2019-nCov与蝙蝠体内分离到的乙型冠状病毒相似,但是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不同。上述3份来自武汉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2份来自蝙蝠体内的SARS样病毒株形成了Sarbe 冠状病毒亚属B谱系中一个新的分枝;来自人体的SARS冠状病毒则与中国西南部蝙蝠体内分离到 SARS样冠状病毒共同形成了Sarbe冠状病毒亚属的另外一个分枝。

《NEJM医学前沿》同期发表的一篇社论中指出,继2002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2012年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2019-nCoV是过去20年间在人类中出现的第3种致病冠状病毒。

来自中国、泰国、韩国和日本的最新信息表明,与SARS和MERS相比,与2019-nCoV相关的疾病似乎相对较轻,2019-nCoV的致病性似乎比MERS-CoV和SARS-CoV弱。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对遏制新病毒、防止其大规模传播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社论指出,高效率的人传人是这一新病毒发生大规模传播的必要条件。然而,如果病毒感染不会引起严重疾病,感染者很可能不会就医。相反,他们可能会去工作和旅行,从而可能将病毒传播给接触者,甚至可能发生国际传播。如果许多感染者并无症状或仅有轻度症状(假设这些人能够传播病毒),那么确定传播链和追踪后续接触者将变得复杂得多。

社论还表示,目前尚不知晓在病毒人际传播能力的整个范围内,2019-nCoV新病毒落在何处。但基本上可以认定,如果该病毒可高效传播,则其相对于SARS而言看似较低的致病性可能反而会导致大规模传播。这样,在个体层面构成较低健康威胁的病毒可在人群层面构成较高风险,有可能造成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破坏和经济损失。

另一位专家艾奥瓦大学的Stanley Perlman在杂志配发的评论中指出,关于这种新病毒感染,仍然有很多信息需要了解。最重要的是,需要确定人际传播的程度和临床疾病的各种表现,获得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地理上无关的临床分离株,以评估病毒突变的程度,并评估这些突变是否表明对人类宿主的适应性。此外,还应当尽快确定该病毒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来源。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倍可亲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7946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