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瘟疫 人类社会几百年来 其实并无本质变化(组图)

冰川思享号 0

1918年9月28日,在西班牙萨莫拉市,一份报纸刊登了一则简短的报道,其内容是关于一场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的流行性感冒的。这则报道中这样写道:“这场流感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做‘法伊弗氏杆菌’的细菌,这种细菌非常微小,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

这则报道出现时,大流感已经爆发了半年,这次全世界都遭殃了。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感染了此病。

1920年3月,人们记录了最后一个病例时,估计有5000万人死亡,甚至有人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应该达到了一亿。因为人口庞大却没有可靠统计的远东,还有大量死亡病例未被记录。



▲“西班牙大流感”中的治疗地点(图/网络)

但是,这场“现代黑死病”既不是源于西班牙,也不是什么“法伊弗氏杆菌”引发的——压根就不是细菌引发的。

01第一个病例出现在法国,但是还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实施了新闻管制,所以没有任何报道。而西班牙在一战中保持了中立,新闻较为自由,才成了最初报道的国家。没想到的是,公开报道西班牙背负了病源地的恶名,西班牙人有理由愤愤不平。

至于法伊弗氏杆菌,纯属子虚乌有,只不过是一种对公众的抚慰。当时科学已经取代了宗教,成为人们对抗瘟疫的信仰。而那时候的科学观念认为,细菌是所有瘟疫的源头,找到致病细菌就能找到治疗手段。因此,法伊弗氏杆菌的出现给了人们极大的安慰。

然而,这也仅仅是心理上的安慰。

西班牙大流感从未被有效治愈过,轰轰烈烈的隔离措施好像也没有阻止病情的传染——大规模的隔离营地为后来纳粹德国的集中营事业提供了灵感。既然生理疾病可以集中隔离,那么“种族病”“思想病”“性心理病”也可以如此处理。



▲纽约、伦敦、巴黎和柏林在1918年6月至1919年3月的死亡率(图/网络)

刚刚进入现代的日本,街头流行起口罩,大和民族从此成为口罩爱好者,连口罩的形制也被保留至今。这种隔离性质的预防措施,也成了此后所有国家对抗传染病的标配。

消毒也和隔离一样在各国大范围开展,连孱弱的北洋政府也在北京采取了一些消灭法伊弗氏杆菌的消毒措施。至于效果,谁知道气味刺鼻的消毒液到底干掉了多少病原体——再强调一遍,不存在法伊弗氏杆菌。

大流感带来的恐慌也促使一部分人逃离城市,可是这一次适得其反,人口迁移帮助了瘟疫的散布。美国在一个月时间内,流感就从人口稠密的东部传播到了西部。

02

西班牙大流感来去匆匆,1920年后神秘消失,人们在很长时间里还担心它会像黑死病那样卷土重来。

就在大流感爆发时,少数科学家正在努力证明一个假想——存在一种比细菌微小的致病生物,并且为其命名“病毒”。

这个在很多科学同行看来属于怪力乱神的想法,在20世纪40年代末被电子显微镜证实。于是,病毒成了西班牙大流感的元凶最大嫌疑,但是到底是猪流感病毒还是禽流感病毒,至今没有定论。



▲重建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图/网络)

从黑死病到西班牙大流感,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其实人类在几百年间对瘟疫的应对,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治疗、隔离、消毒、抚慰以及逃离。

有些措施得到了改进,比如隔离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更高,消毒也更有效率,但是能不能治疗和预防就要看运气。

比如天花的预防从古代中国的“人痘”开始使用,19世纪从英国开始采用更为安全的牛痘疫苗,让这种恶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十七世纪从美洲秘鲁传播出来的金鸡纳霜成为了对抗疟疾的灵药。这些预防和治疗措施远远走在了致病机理的病理学研究之前,拯救了很多生命。

但是,还有很多传染病还是无解。

现代国家和现代科学创造了一种无所不能的幻觉,然而事实是对抗瘟疫依旧是个难题。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细菌、病毒、寄生虫,不同生命体之间冲突是大自然永恒的主题,无法逃避。

这既不是什么大自然的报复,也不是征服自然的目标,只不过正常的自然生态。



▲“西班牙大流感”中的人们(图/网络)

03

真正让人类减少瘟疫威胁的是繁荣富庶的社会进步,任何发达国家的瘟疫死亡人数、爆发频率都要低于发展中国家。

这并不是单纯的医疗技术问题,而是更清洁的水源、更好的公共和私人卫生条件,丰富的营养带来的健康水平,让发达国家有了更高的公共卫生水平。

而疫病防控治疗的手段进步虽然毋庸置疑,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有力,更不要说无所不能了。当瘟疫爆发时,疫病防控是人类社会最后的防线,但是奇迹不可指望。

2002年到2003年SARS来袭,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发现8422个病例,死亡919人,病死率近11%。比起黑死病、天花、西班牙大流感之流“老魔鬼”相比,规模小到忽略不计。



▲战斗在非典抢救一线的医务人员(图/图虫创意)

2018年中国艾滋病去年死亡人数为18780人,在纳入统计的传染病病种中排在第一位,占传染病死亡人口的80%,较2017年上升了23%。但是,这种排名第一的传染病几乎没有什么公众关心。

面对传染病灾难,人们的心态就是如此微妙。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7701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