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亲闺女!父母先后病危 她却拦住医生不让救(组图)

健康报 0



(来自Y小编:快过年了了,发这样的文章不太开心,但Y小编希望,会有些作用,能救些人……好好过年)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单纯。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永远有着一些超出你想象的事物存在,永远有着一些让你不能够理解的人存在。

当然,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多种多样性,才构成了世界的“精彩”。

当然,我们并不能以此便要去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根本无法去体会别人的生活,去理解别人的挣扎。

但是,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我却要在这种“精彩”中永远的死亡下去了。

三年前的某天深夜,就连空气中漂浮着一股不安的气氛。

果然,不一会儿,120便送过来一位烦躁不安、面色灰暗、大汗淋漓、叹气样呼吸的老年男性。

凭经验来看,这位老年患者病情十分危急,甚至是凶多吉少!

我一边跑步前进将患者推进抢救室,一边问患者的女儿:“什么情况?”。

这位神情淡定的女儿却告诉我:“两个小时前,起床上厕所的时候说自己胸闷,后来就是这样了。他之前有很多年的心脏病,现在老毛病犯了!”

虽然只是简短的一问一答,但是从家属的表情和回答的内容来看,她还没有意识到患者病情的危机程度!



“血压只有80/40mmHg,指脉氧55%、呼吸40次/分!”护士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生命体征的检测。

“老人的病情很重,已经休克、呼吸衰竭,马上要气管插管,随时有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解释,甚至必须要先气管插管,然后再告知家属并签字。

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患者严重缺氧的事实,不但会给各个脏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跳骤停!

原本我以为患者严重的病情、抢救室里沉重而紧张的气氛和我简短的解释完全能够让家属感受到病情的严重和时间的紧迫。

但是,患者女儿开口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她说:“你们先不要动,让我爸爸休息一会,等他缓过劲来再治疗!”

“不及时处理,他是不会缓过来的!他现在病情危重,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快要死了!”我一时心急已经顾不得那些忌讳了。

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我几乎从来都不会对患者和家属说出“死”这个字,用迷信的观点来说这甚至是某种潜规则。

可是,此时,患者的女儿却在阻拦我抢救病人,并且美其名曰用亲情的名义!

听完我的话后,患者的女儿说:“我爸爸都快要死了,他现在很难受,你们等一等,等他好过一点在抢救!”



“他难受什么,他已经昏迷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如果你再拦着的话,就没有任何希望了!现在请你立刻离开抢救室!”护士一边义正言辞的对这位女儿说,一边示意保安将家属带离抢救室.

家属离开抢救室后,我们终于可以安心的对这位因为肺部感染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进行抢救了。

如果你是医生,在面对类似这样的家属时,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家属,在面对自己需要抢救的亲人时,也会以亲情之名而犯下错误吗?

作为一名急诊室医生,我要痛批这种干扰医疗的行为!

作为一名老百姓,我同样要批评这种不信任医生的无知行为!

好在家属很快便被带离开了急诊抢救室,病人也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得到了缓解。

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三年前,原本我已经快要将它忘记了。

但是,巧合的是,最近几天我再次遇见了这位家属。

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带着自己的妈妈来看病,相似的是她依旧犯着相同的错误。

上午九点半,我在急诊抢救室接到了门诊的电话。

“有一位快速房颤的病人,不愿意住院,先去急诊抢救室处理一下吧。”门诊医生简单介绍了情况。

很快,病人便来到了急诊室。

再次仔细沟通后,我才得知病人的真实情况:五天前,病人突发阵发性头晕胸闷,四天前跌倒一次,没有意识丧失,二个小时前持续头晕恶心不缓解。

初步检查后发现患者为房颤心律,最高心律在160次/分左右。

“为什么不住院啊?”我一边体格检查一边询问着。

事实上,此刻我还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家属正是三年前那个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忘记的人。

“我妈不能住院,住院会加重病情!”家属快速回答道。

家属的回答让我十分好奇:“为什么?”

“住院的话我妈心情不好,肯定会影响病情!”



体格检查又发现病人的头部存在淤血青紫,甚至还有着一个包块,只不过被隐藏在头发之中没有被发现罢了。

“要做头颅CT,看看具体情况。”

听见我的话后,家属突然嗓门提高八度,甚至吓了我一大跳:“医生,我妈不舒服好长时间了,你让她安静躺一会吧!”

“正是因为不舒服好长时间了,才要仔细查查,毕竟年纪大了!”

我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来沟通,避免了那些专业化的名词。

“先用点控制心率的药,稍微稳定一些后去检查一下。”

“不行,不行,不要折腾我妈了,她一定特别耐受!”说着话竟又带起了哭腔。

家属的话让我有些忍不住震惊了,甚至真的想质问她:“什么都不做来医院做什么!”

但,我还是忍住了:“难受不难受,问问病人自己。”

话未说完,一抬头,我才看见这位染着红色头发眉心间有着一颗痣的中年女性家属。

“原来是她!”在那一瞬间我又真切的想到了三年前的那一幕。

虽然在医生的医生里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经过,但几乎每一个医生都会在脑海中记住一些特殊的面孔。

对于我这个急诊医生来说,她便是其中一个。

当然,她已经记不住我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何尽快说服她,为病人完善检查治疗。

该做的解释都已经做了,该说的话也已经说了,家属却依旧抱着自己矛盾的想法。

“你要是还想看病的话,就要听我的,先控制心跳,然后做检查。不然的话,就请你带病人回家吧,一切后果自负,我还要去看其它病人呢!”

病人看似只是头部包块,但颅内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病人看似只是存在快速房颤,但导致房颤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目前的心功能又怎么样呢?

挣扎几分钟后,她终于同意了我的意见。

检查结果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患者已经因为外伤而出现了硬膜下血肿。

三年里,父母先后病危,她却两次阻拦了医生!

我不知道这位家属的逻辑是什么,但我却知道她在悄无声息中影响了自己父母的抢救。

我不知道她的父母在未来的岁月中还要承受着什么的痛苦,但我知道每一个遇见她的医生都会内心更加纠结痛苦。

虽然我不能简单的去批判她,但我却要通过她的行为来告诫所有能够看见多巴胺文字的朋友:当你自己病情危重之时,当你的家人身处抢救室之际,请相信你的医生,请尽可能配合。

毕竟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不了解,更何况已经心神慌乱。

这不是段子,是人世间最真实的故事。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705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