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巴黎仅200多公里,加拿大在法国还有一块飞地?(图)

环球情报员 0



在法国北部小镇阿拉斯的北郊有一块连绵7公里,海拔145米高的小山丘,叫维米岭。维米岭距离法国首都巴黎仅仅200公里,算是在法国的腹地,但是查领土的归属地你会发现:维米岭周边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不是法国的领土,而是加拿大的领土。



▲图中红色为维米岭(Vimy Ridge)位置

法国的领土内竟然有加拿大的一块领土,是不是感觉很诧异。从16世纪往后到1945年二战结束大多数时候都是法国去欺负别人,像加拿大的魁北克就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那法国为何在自己的国土内出现加拿大的领地呢?是割地赔款了还是卖给了加拿大?

一、荣耀的维米岭战役

战争是英雄的成名曲,也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力量的最佳舞台。加拿大能够获得维米岭,就是其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

19世纪后期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英国因为可以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而不愿采用新技术,统一的德国则是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成果迅速崛起。

崛起后的德国发现整个世界的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了,环顾一周发现老牌强国英国殖民地最多,德国开始打起英国殖民地的主意。英国担心强大的德国会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并且德国的强大也违背了自己“大陆均势”的政策。

两者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开始拉帮结伙准备对对方动手,欧洲形成了以德国为主导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欧洲主要分了东西两个战场。东线是沙俄和德国以及其同盟奥匈帝国在厮杀,西线则是英法两国和德国对战。

战争爆发后,加拿大站在英法一方对德宣战。1914年9月,3万多名加拿大士兵远涉重洋来到欧洲参与了这场大战。



▲马恩河战役剧照


在西线战场一开始德国凭借蓄谋已久的计划,打的法国军队节节败退。最后英法两国联军在马恩河进行了艰苦阻击,终于打退了德军的进攻。自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由运动战转变成了阵地战,堑壕战。交战双方挖战壕、筑起坚固的防线,进入了持久消耗的阶段。

维米岭尽管只有145米高,但在平整的西欧平原上是一块高地。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战争的开始德国就占据了这个地方。

对德国来说,一旦失去维米岭,往东百余公里就成了一片坦途,协约国军队将可以顺利地穿过多莱平原,并从北面包抄位于德国本土的德军主力。因而德军不仅投入了重兵保卫,还积极修筑工事,另外德国还在工事里遍布机枪,火力极猛,可以说维米岭是德军西线战场守卫最坚固的地方。



▲维米岭(Vimy Ridge)的位置,维米岭的右上方就是多莱平原


1915年,英法两国联军就曾经调集重兵进攻维米岭,结果却大败而归,光法军就有将近十五万士兵牺牲在这片山丘上。

1916年7月,在阿拉斯南边的索蒙之战中,由于英国黑格将军的瞎指挥,协约国军队一天伤亡5万多人。索蒙之战的大败,严重影响了英法等协约国军队的士气。到了1917年,英法两国决定在法国北部发动一场战役,通过夺回维米岭,振奋一下士气。

由于英法在之前战争中的巨大消耗,所以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年轻的加拿大士兵。



▲维米岭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朱利安·宾将军


加拿大士兵在战前仔细研究了英法之前失败的原因。发现维米岭的地形是易守难攻:维米岭面对着英法这个方向的是一个缓坡,背面是悬崖峭壁,英法为主的协约国部队只能从正面进攻,但是进攻军队没有什么掩体,防守的德军居高临下;而且德军在维米岭安放了大量的马克沁机枪,居高临下的机枪手,绝对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另外德军后方还有大量的炮兵部队随时支援。



▲《勇敢的心》中维米岭战役中炮击场面

探查完情况后,加拿大军队采取了一种新的作战方式——炮击。1917年4月2日,加拿大军队开始炮击德军战线,一直持续到4月9号,在一个周的时间里,加拿大总共向维米岭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4月9日,4个师约3万人的加拿大军团发动了对维米岭的总攻,最终加军以伤亡1.1万人的代价拿下了维米岭。

至此,德军西线号称最坚固的阵地落入了协约国一方。英法两国打了两年多,伤亡几十万,都没占领的阵地被加拿大士兵夺回来了,这场战役大大提高了加军的地位。

二、备受侵略的加拿大


加拿大为什么在一战中跟在英法一边对德作战呢,这要从加拿大和英国的关系说起。



▲黄色部分为1580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版图


13世纪土耳其兴起,经过不断对外扩张到15世纪成为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帝国。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亚欧之间的陆上商路,这样欧洲需要的香料、瓷器、茶叶等东方特产都要看土耳其的脸色。

为了东方的财富,无奈之下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派航海家达迦马等从海上开辟了到亚洲的新航路。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新航路开辟后最大受益者,东方香料、金银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欧洲其他国家十分眼馋西班牙和葡萄牙获得的巨额财富,也想分一杯羹。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从非洲南端到达亚洲的道路上设置了大量的殖民据点,控制了这条商路,他们只好尝试往北走另外开辟条新的道路。



▲加拿大的行政图


1535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率船队到达了加拿大地区,发现了这块新大陆。自此之后法国不断派人探索加拿大地区。

1603-1604年法国蒙德爵士和探险家尚普兰奉法国国王的命令到加拿大建立殖民地。1608年,尚普兰在圣劳伦斯河畔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统治中心是魁北克。



▲英国航海家哈德孙最后一次的航行路线

在法国航海家频频出海开辟新航线的时候,英国也不甘落后。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开始疯狂的对外扩张。

1610年春,英国政府雇佣了航海家哈德孙,让其带领探险队前往北美洲北部海域寻找通往亚洲的航道,哈德孙率船队到达加拿大的哈德孙湾。但是由于内讧,哈德孙最终是魂落这片海域。后来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朱埃和托马斯·巴顿继续探索这片地区,在这些航海家共同的努力下,英国在哈德孙湾沿岸建立了哈德孙殖民地。



▲七年战争前,英法两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其中黄色的是英国的殖民地,紫色是法国殖民地


17世纪末加拿大中东部地区分别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英法两国能够在17世纪瓜分北美,在于他们自身的不断强大。1638年法国迎来了他国家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国王路易十四。

在路易十四的领导下,法国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积极对外扩张,力图建立一个雄霸欧洲大陆的霸主国家。后来继位的路易十五继承先辈的遗志,不断对外扩张。

在法国国力不断上升的时候,欧洲北部的岛国英国也迎来了自己一生荣光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光荣革命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留了君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完成革命的英国发展越来越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强大的英国不仅企图夺取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实现独霸海洋的目的,还对欧洲大陆实行了“大陆均势”的政策,避免法国过于强大。



▲奥地利维也纳女王广场上的玛利亚·特蕾西亚雕塑

在欧洲两强英法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奥地利王位继承出现了问题。1740年,奥地利国王查理六世病逝,因为没有子嗣,所以他的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继承王位。

法国、普鲁士等国觊觎奥地利领土而拒绝承认新女王,而英国为了制约法国支持新女王。双方爆发了长达8年的战争,最后精疲力竭,宣布停战。双方最后签订了《亚琛条约》,奥地利将领土西里西亚割给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后,普鲁士强大起来,这引起想要称霸欧洲大陆的法国的恐慌。法国国王又想起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曾嘲笑过自己的道德,转而同奥地利联合。1756年,奥地利与法国等国对普鲁士宣战。

法国是欧洲唯一能够在殖民地和海上向英国挑战的国家,英国为了制约法国,主动站在普鲁士一边对法宣战。英法七年战争正式开始。1758年6月2日英国派爱德华·博斯科恩海军上将率部队进攻法国在加拿大的路易斯堡要塞,英国正式开始了征服加拿大之路。



▲七年战争后各国在北美的殖民情况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签署了《巴黎和约》,规定法属加拿大和印度等殖民地归英国,整个加拿大正式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加拿大成为英国殖民地后的10年,英属北美最重要的13块殖民地闹起独立。1781年,美国独立。独立后的美国不断对外扩张领土,19世纪中期美国国土拓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为了防范美国向北渗透,1867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了加拿大自治领,自此加拿大不仅自己可以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还有了自己的贸易政策,军队等,但是宣战的权利还掌握在英国手里。所以在一战中加拿大要服从宗主国英国的调遣。

三、法国的感恩馈赠和现状

凭借着维米岭战役的出色发挥,加拿大赢得了英法等国的认同。战后的1919年加拿大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1921年加入了国际联盟。1922年,法国政府为了感谢加拿大在维米岭战役中的牺牲和贡献,将维米岭周围1平方公里的土地无偿划给了加拿大。



▲维米岭战役纪念碑


维米岭战役被认为是加拿大的“立国之战”,所以加拿大政府特别重视这个地方。在获得维米岭后加拿大投巨资在这里建了一个白色石灰石双峰纪念碑并建立了一个战争博物馆,由加拿大的退伍军人部派专人管理。2017年,在这里举行了纪念维米岭战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现在这个地方成为了一个缅怀历史、反思战争的教育基地。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532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