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打了十多年,可我还没冲出小区八强赛(组图)

beebee公园 0

中老年乒乓球竞技到底有多狠?

如果你曾在任何一个场景跟大爷大妈有过交手,无论是篮球场上对抗勾手大爷,还是与舞曲大妈争夺solo king,

你会相信,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哪一位大爷大妈都是如此的才思敏捷。

而他们在乒乓球台上的肆虐,会让你更确信这一点。



中老年选手在球台上的狠劲儿,主要突出一个野,这和国手的敢打敢拼还不太一样。

历经数十年野球生涯的浸淫,他们已经见识过太多野路子,但怕就怕在他们这些又将各种野路子融会贯通。

当他们练就了旁门左道却自成一家的路数,大爷大妈就成了球台霸主。



比如,他们虽然上了岁数不怎么愿意来回跑动,却只凭一个绝活就能让人颠鸾倒凤。



再比如,你预料一位大爷必定患有腰间盘突出,

他在吊死角之后为你精心准备的侧身反手拧拉,会让你急忙作出一个足以扯蛋的跨步,

却不足以救球。



专业队员在对战中会极其在乎前三板,利用发球和对手回击的瞬息占据攻球的主动权。

中老年乒乓竞技从不在乎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前几拍只是在短兵相接中的试探。

一旦确定对方连削球和反手冲球都能招架,双方的同时暴退,意味着即将进入最胶着的拼打。



一方大爷用当年上山下乡时练就的锄地技巧暴力扣杀,而另一方大爷在超远台推挡的技法,来自当年气功热时领悟的太极推拿。

旁人只能看得出他们的攻守之势不相上下,却不知道这是他们在利用人生经历相互斗法。



有什么样的大爷当然也会有什么样的大妈。

小区里普及的便民设施让大妈们在看孙子的时候也能来两板子国学对抗,还能向孙子从小灌输当代国学文化。

这种水准放到国外的运动场上,妥妥的能够一击必杀。



能做出这种论断也不是我胡说,但凡会打乒乓球的都会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水平划分,

从低到高依次为:球县市省级比赛水平,世乒赛水平,全运会水平,以及小区的大爷大妈水平。



这条准则已经受住了国乒最强战力AKA六边形战士的考验。

在一局友谊赛中,马龙被业余大爷的攻势逼离台面,而大爷一手稳健的吊短手,让已经疲于反打的马龙难以回防,也让所有小区和公园里的乒乓大爷脸上蒙了一层荣光。



如果再算上高中体育老师讲到乒乓球就会提起的那个传言,说是国家队会从业余大爷中间请一些知名刁钻高手去陪练,

我会时常为自己小区乒乓球赛十六强的身份感到自豪。



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大爷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一位驰骋乒乓球场的大爷也会遇上天敌——大爷的大爷。

当一位大爷在球桌上与他的大爷对阵,蓄势待发的冲劲总能被大爷轻巧的撩拨开来,心里纵然有千般憋屈,却也只能因为技不如人而衷心的称赞一下他大爷。





至于大妈的大妈我见得不多,我想应该也是有的。



如果他们在下午的激战中只是十分敷衍的应对,那可能是当天没有午睡。

比如这位橙衣大爷看似是在球台远处闲庭信步,仅凭波澜不惊的举手投足,就可以化解大妈的猛冲招数。

是否会失球,则主要取决于他几十年来对乒乓球和大妈了解的深度。



还有一些大爷大妈选择跳出这场纷争,将好胜之心抛向云外,技艺的精进只是为了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乒乓球表演艺术家。



使用光板球拍击败对手不是球台上最为悬乎的炫技,一块木板能让大爷成为最无情的战争机器。

时而静若处子,利用板长形成绝对防御,时而动如猛虎,挥舞大板绝地反击,

这让所有对手都明白,乒乓球竞技也遵从沙场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



乒乓大妈的艺术人生则致力于展现女性柔美。

穿一身靓丽的劲装,将自己的广场舞底蕴暴露于乒乓球场,

再利用拾球间歇展示一下新学的花手,尽量吸引一些观众,让他们的目光不仅仅萦绕于对位大妈的rhythm and tempo。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阵仗可能都是蓄谋已久的民间培训项目。

厉害的大爷负责历练乒乓球青年爱好者的技艺与心态,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能切身感受乒乓魅力。



厉害的大妈则为了竞技中的观赏性,专注于将下一代选手孕育成乒乓舞者。



他们甚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辞劳苦,并且还要忍受磨炼与孤独。



这一切突然就解释通了。

关于为什么国手越来越强,不是简单的出于氛围浓厚,而是我们早就有了民间筛选机制。



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新手走上了这条成长之路。

他们大概是受到了使命的感召。

而且永远不会为时过晚。 阅读原文

文章来源: 留园 查看原文
https://www.6parknews.com/newspark/view.php?app=news&act=view&nid=395020
分享文章:
还没有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返回 到顶部